高句麗在百濟國都西面,離開百濟國之後,還要穿過新羅的地盤,這個距離不是很長,然後便可到達高句麗。
若是從北城門殺出去,那就有點繞路了。
“陛下,大唐軍隊也會猜到,咱們有可能逃離國都前往高句麗,肯定在西城門外布下層層防御,就等著我們入套。”
武將向扶余璋解釋道。
“除此之外,南城門,常遇春駐扎那里,東城門外,是黃巢駐扎的地方,這幾個方向都不好殺出去。
所以我們從北城門殺出去,一定能夠給他們一個猝不及防,殺出去的幾率更大一些。”
眾人听了武將的解釋,不由自主的點點頭。
沒想到這名武將如此有謀略,看問題看得很透徹。
扶余璋也滿意的點點頭,不過他沒有完全相信,讓自己的手下去西城門外看看具體情況。
沒多久,手下便回到了王宮之中。
事實卻如武將所料,西城門外的敵軍防御很嚴,想要殺出去基本上不可能。
扶余璋向武將投來了欣賞的目光,笑道︰“誰說我們百濟沒有厲害的大將?這不就是嗎?
這名將軍,你叫什麼名字?”
額!
說話的武將愣住了,心中也有些無語。
自己經常上朝,見過國王很多次,原本以為國王對自己已經挺熟了,沒想到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
“陛下,臣姓張,名二虎,原本是中原人。後來隋末大亂,臣一路逃亡,便來到了百濟。”武將認真的回答道。
扶余璋點了點頭,道︰“原來是你呀,本王記得。當初我們百濟與新羅交戰的時候,你首當其沖,干掉了對方的先鋒。
後來與高句麗作戰的時候,你帶著軍隊迂回包抄,毀了對方的糧草,迫使高句麗大軍撤退。”
對于這個外來人,扶余璋還是有印象的。
原本外來的人,在他們百濟內很難高升。
但張二虎很有能力,立下不少功勞,一路高升,做了一名大將軍。
听到國王講述自己的英勇事跡,張二虎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本王有你這名軍事奇才相助,定能化險為夷,扭轉乾坤!”
“陛下言重了,臣能夠做到這些,全憑陛下的英明帶領!”張二虎拍了個馬屁。
他能夠一路高升,除了自己的能力之外,也是因為他會說話,會拍馬屁。
其他的臣子們也趁此時機開始吹捧扶余璋。
扶余璋沉浸在眾人的吹捧,笑得很開心,感覺好像已經打贏了秦王一般。
就在百濟君臣沉浸在吹捧中的時候,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了過來︰國都破了!
什麼!
扶余璋瞬間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啥情況?
大唐軍隊進攻都城也不過一天多的時間,怎麼可能攻破呢?
周圍的文官武將們也帶著不可思議的目光看了過來,以為對方說錯話了。
這名匯報的探子被君王和大臣們盯著,瞬間緊張了起來。
“陛下……這……常遇春……黃巢,他們兩個將軍已經殺上城頭了。
我們的人正在節節敗退……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殺到王宮……”
全場一片寂靜,百濟國的君臣們被恐慌籠罩心頭。
原本他們以為依靠都城,還能夠抵擋敵軍一段時間。
但沒想到,對方這麼快就打進來了。
“逃吧!”
不知道誰說了這麼一句,瞬間,整個大殿內的君臣亂作一團,慌不擇路的逃竄。
“張二虎呢?讓他來保護本王!”扶余璋大聲的喊道。
然而他的周圍早已沒了張二虎的蹤影,大殿內的臣子們也沒有一個保護他的。
看著這一幕,扶余璋內心既生氣又絕望。
真是樹倒猢猻散呀,到頭來竟沒有一個真正忠于自己的臣子。
扶余璋絕望歸絕望,但他並沒有選擇放棄,依舊在找逃跑的辦法。
……
常遇春和黃巢二人攻上了敵軍城頭,開始大肆屠殺。
百濟士兵原本就無心戰斗。現在大唐軍隊打了進來,他們稍微抵抗一番,便開始往城下撤退。
大唐軍隊一擁而入,進入城內剿殺敵軍。
常遇春與黃巢兩個人一路向前,來到了王宮之中。
剛到宮門口便遇到了張二虎,一刀砍了他。
如今整個百濟王宮亂作一團,有的人在逃命,有的人則是趁機搶奪財寶。
大唐士兵看到敵人,無需廢話,直接就殺。
“黃巢將軍,你可有找到百濟國王?”常遇春走上前來問道。
“沒有找到,不知道這家伙跑哪兒去了。”
“那咱們兵分兩路去尋找吧,這家伙逃不出去的。”
整個都城都被大唐軍隊團團圍住,扶余璋想要毫無聲息的逃出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黃巢帶著軍隊四處搜尋,他一定要找扶余璋,立下大功。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時辰的搜尋,黃巢終于找到了百濟國王。
王宮後院的一個廁所之內,扶余璋就在茅坑里面躲著。
黃巢捏著鼻子走了進去,這家伙渾身上下都是骯髒之物,臭烘烘的。
眾人都有些驚訝,沒想到一個國王竟然能躲到茅廁之中。
黃巢擺了擺手,旁邊兩名士兵把扶余璋踢到了湖水之中,給他洗了個澡。
“來人,把這家伙送到主公處!”黃巢開心的說道。
自己這次算是立了大功,在主公面前露了臉。
隨後,黃巢與常遇春會師一處,繼續殺百濟人。
……
扶余璋被帶到了李恪面前,恐慌的匍匐在地。
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就這樣被抓住了。
原本以為借助大唐朝廷的力量,自己不僅能脫離秦王的掌控,還能擴張地盤。
沒想到幾天時間,秦王大軍就攻破了他的都城。
李恪淡淡的看了一眼扶余璋,並沒有多說什麼,讓手下把他拖下去關押。
“軍隊都集結好了嗎?”李恪看向了旁邊的許褚和典韋。
“主公,五萬大軍已經集結完畢,咱們接下來要打誰?”許褚滿懷期待的問道。
最近這段時間,李恪又將自己的近衛軍團擴張了一番,人數來到了五萬。
“雲羅城。”李恪的目光看向了西面。
眾人都听過這個地方,雲羅城是新羅與高句麗交界的位置,距離百濟也不是特別遠。
百濟逃亡的百姓們,基本上都是往雲羅城的方向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