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北都古村大廈頂層會議室內,暮色透過落地窗悄然灑入,映照在三人沉靜的面容上。
艾利妹端坐中央,目光如炬,手中握著一份剛剛修訂完畢的北都地產增發名單。
風總倚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羅舍站在投影屏前,神情凝重。三人正圍繞著北都地產新一輪資本布局展開深度商議。
盡管當前古村系的發展勢頭如春潮涌動,北都地產的股價亦持續攀升,市場熱度居高不下。
然而,艾利妹始終記得空無說過的︰“融資不是收割,而是共生。”她深知,在資本狂歡的表象之下,若將增發異化為高位套現、圈錢離場的工具,無異于飲鴆止渴,終將背離古村系“共生共榮”的初心。
因此,這份增發名單的制定,並非單純依據資本實力或短期回報率,而是戰略性的價值篩選。在原有十家合作機構的基礎上,新增五家機構的入選標準極為嚴苛——
首要條件,必須是“古村共命者”。所謂共命,不僅指利益上的綁定,更強調信念上的同頻、使命上的共振。
即便這些機構當前體量尚小、資源有限,但只要其核心團隊具備長期主義的視野與共建共享的誠意,艾利妹便願意給予機會。
“我們不是在挑選投資者,而是在遴選未來的同行者。”艾利妹語氣堅定,“今天的弱小,不代表明日的平庸。只要方向一致,古村系的生態足以托舉他們成長。而當他們真正壯大時,回饋的將不只是資本,更是忠誠與信念。”
這一理念,深深植根于空無所倡導的“物質與情感的平衡之道”——物質是基礎,情感是紐帶;資本推動發展,而信任維系長久。
風總听罷,不禁輕嘆︰“世人總愛追逐已成之勢,匍匐于強者腳下,卻忘了每一個強者,都曾無人問津過。真正的遠見,不在于依附高峰,而在于識別山勢初起的方向。”
羅舍點頭附和,眼中閃過敬意。他太熟悉這種格局了——這正是大哥空無一貫的行事風格。不爭一時之利,不炫一時之強,而是以成就他人的方式成就自己。
那些曾被扶持、被信任、被賦予機會的人,無一不心懷感念,將空無視為精神領袖,甚至超越利益關系的“不領?”。這種影響力,不是靠權力壓制,而是自然凝聚而成。
暮色漸濃,城市燈火次第亮起,如星河倒懸。艾利妹輕輕合上名單,投影屏上浮現出五家新晉機構的徽標,宛如五顆初升的星辰,在古村系浩瀚的生態圖譜中悄然定位。
會議室的智能系統悄然啟動背景音樂——一段由古村孩童用陶笛演奏的《共生謠》,清越的音符在空中流轉。
三人靜默聆听,心中明了︰
這份增發名單,也不再是資本文件,而是關于未來生態的契約,以信任為種子、以時間為土壤的長期耕耘。
而古村系版圖,正悄然從財務數據擴張,轉向價值共同體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