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漸染,甄老家小院被一層薄薄的金輝籠罩,院中老槐樹影斑駁,隨風輕晃。
青磚黛瓦之間,九位甄氏家族核心成員齊聚堂前,或倚門而立,或端坐于雕花木椅之上,神情各異——
有人眉宇緊鎖,似在權衡利弊;有人目光游移,心事難平;亦有人悄然交頭接耳,難掩內心的躁動。
這並非尋常的家庭聚會,而是甄氏文化傳媒董事會的閉門會議,一場關乎家族未來走向的博弈正在悄然展開。
甄老並未現身廳堂,他獨坐于內室,一盞素瓷茶碗捧在手中,茶煙裊裊,升騰如思緒。
他望著窗外天光漸暗,神情淡然。這位執掌家族數十年的長者,如今已將權柄交予下一代,只以一杯清茶,靜觀風雲變幻。
廳中,甄秀立于主位之前,身姿挺拔,語調沉穩。作為甄家長女,她不僅是家族的象征,更是此次會議的主持者與推動者。
她的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位弟妹——這些人,既是血脈相連的親人,也是董事會中握有投票權的董事。她深知,今日的議題,不僅關乎商業決策,更牽動著甄氏百年文脈的存續與轉型。
她首先談及甄氏藏書寄存于北方文化院一事。語氣鄭重,措辭精準“這批藏書,是我甄氏祖輩幾代人搜集、整理、珍藏的成果,涵蓋戲曲、古籍、手稿,尤以《梨園遺譜》最為珍貴。
此次寄存,並非捐贈,亦非轉讓,而是以‘文化共建’之名,與北方文化院達成戰略合作。
咱們保留所有權,僅授權其進行數字化保護與學術研究。”
她頓了頓,補充道“此舉既可避免藏書流散,又能提升甄氏在文化界的影響力,為後續項目鋪路。”
接著,她話鋒一轉,提及昨日與古村集團總經理艾利妹的會面。
那是一場在北都城中心某座玻璃幕牆大樓頂層的密談,窗外是城市天際線,而室內,兩位女性在冷靜與試探中交換著籌碼。
甄秀描述道“艾總態度開放,對‘文化+旅游+演藝’的融合模式極為看好。她提出,古村演藝在建北都劇場,定位為傳統戲曲與現代舞台藝術的交匯平台,希望甄氏能以內容資源入股,共謀發展。”
隨後,她又講述了自己親赴北都劇場施工現場的見聞鋼架林立,工人們穿梭如織,巨大的穹頂結構已初具雛形。
她站在尚未完工的舞台上,仿佛听見了未來鑼鼓喧天、水袖翻飛的聲響。“那不僅是一座劇場,”她說,“更是一個文化符號的重生之地。”
最終,她拋出了今日會議的核心議題甄氏文化傳媒擬以家傳《梨園遺譜》的版權,搭配一筆可觀的現金,參股北都劇場,持股比例定為30。
這一舉措,意味著甄氏將從傳統的文化守護者,正式邁入現代文化產業運營的深水區。
話音落下,廳內陷入短暫的沉默。有人皺眉,質疑此舉是否會讓祖傳瑰寶淪為商業工具;有人點頭,認為這是文化變現的良機;更有人擔憂股權稀釋與控制權旁落。
意見紛呈,立場交錯,親情與利益在無形中拉扯。而屋內,甄老輕啜一口茶,嘴角微揚,仿佛早已預見這場風暴的來臨。
喜歡空無之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空無之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