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氏文化傳媒底蘊深厚,藏書豐富,版權資源浩如煙海,其中尤以甄氏歷代先賢手錄的文稿、曲譜、筆記最為珍貴;
而古村演藝則擁有頂尖的制作團隊與傳播平台,擅長將傳統文化元素解構重組,以極具現代審美與科技感的形式推向大眾。
雙方擬聯合開發一系列文化ip——以甄家古籍為藍本,改編成紀錄片、舞台劇、沉浸式展覽,甚至虛擬現實體驗項目,讓古老文字在現代語境中重生。
這不是簡單的資源置換,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古代的手札在全息投影中浮現,讓近代的筆記在戲劇舞台上復活,讓先人的智慧通過年輕人喜愛的方式,重新被听見、被理解、被傳承。
就在會議即將達成共識之際,甄雯從手工刺繡手袋中,取出一卷泛黃的絹本,輕輕展開,竟是甄家祖傳的《梨園遺譜》——
近代甄氏先祖與戲曲名家往來切磋的手錄曲牌,工尺譜旁批注密密如星,曾一度被認為早已散佚。
她目光沉靜“此譜若沉睡箱底,終將成灰。不如交由古村演藝,改編為沉浸式國風大劇,輔以全息古樂復原技術,讓今人听見百年前的水磨腔。”
艾利妹听罷,目光灼熱,當即提出更具戰略意義的合作構想邀請甄氏文化傳媒入股古村演藝旗下的北都劇場,實現資本與文化的深度融合。
她深知,唯有股權層面的綁定,才能確保這場文化實驗不被短期利益動搖,真正走向長期深耕。
見甄雯略有遲疑,她微微一笑,起身道“紙上得來終覺淺。不如我們現在就出發,去西城區看看北都劇場的施工現場。”
夕陽斜照,工地的鋼筋骨架在余暉中泛著青銅色光澤。北都劇場的穹頂設計取意“天圓地方”,頂部鏤空結構將隨節氣投下不同光影,宛如一座巨型日晷。
艾利妹領著甄雯穿過腳手架,步入尚未封頂的主廳,地面已預埋三百個微型震動裝置,未來觀眾席可隨樂曲鼓點共振,感受“聲從地出”的古老意境。
隨後,她又向甄雯介紹起劇場的全息投影系統,由量子光纜串聯起四十八組懸浮稜鏡,能在空中織出三層立體舞台。
屆時,《梨園遺譜》中的《牡丹亭•游園》一折,將由ai復原的近代名伶全息影像領餃演繹,唱腔依工尺譜精準還原,水袖拂過處,落花成雨,香氣由嗅覺裝置同步釋放,觀眾伸手可觸虛實交織的春色。
更令人驚嘆的是,每場演出結尾,系統將隨機抽取一位觀眾的腦波頻率,生成專屬尾聲——或悲或喜,皆由心生,真正實現“一人一境”。
甄雯佇立中央,仿佛听見百年前的絲竹穿越時空低吟。她輕撫冰冷的震動地板,忽覺溫熱涌動,宛如血脈相連。
她轉身望向艾利妹,緩緩點頭“咱們不只是做一場戲,而是在建造一座通往過去的橋——橋的這端是科技,那端是靈魂。”
風起,未封頂的穹頂之上,星斗初現,恰似古譜邊批里那句“聲斷處,魂歸來。”
喜歡空無之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空無之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