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妹此言一出,猶如點燃引信,雙方迅速展開討論。最終,初步合作意向達成︰黃四海將以旗下數家位于南都核心商圈的高端酒店資產出資,參股古村酒店,持股比例定為30。
這些酒店將成為“品牌共生”的試點項目,由雙方聯合組建管理團隊,實行共治共營模式,探索文化融合與運營協同的新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南都地產市場尚存下行空間,黃四海主動提出,用于入股的酒店資產將以專業評估值的80進行折算。
這一讓利之舉,無疑彰顯了他十足的誠意,也契合他一貫以來“以退為進”的商業風格。然而,在這層豪爽表象之下,卻隱藏著極其精明的計算。
黃四海心中清楚,古村酒店已步入上市前的關鍵階段,其品牌勢能、資產質量與成長曲線皆已具備資本市場追捧的所有要素。此時入股,無異于提前鎖定一張通往未來財富盛宴的入場券。
眼前的些許折讓,不過是為日後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增值鋪路。所謂“灑灑水啦”,實則是以小博大的經典棋局——他早已看準風向,只待東風一起,便可扶搖直上。
待合作細節敲定,三人緩步移至古村酒店主樓庭院。夜色如墨,檐角燈籠輕搖,古木參天,靜謐中透出千年村落的文化底蘊。
席間,一壇封存十余年的年份真酒啟封,醇香四溢,仿若時光流淌入杯。配以本地匠人手工烹制的古村風味佳肴——山菌炖土雞、荷葉裹糯米蒸臘味、石磨豆腐配野菜羹,每一道皆承載風土之魂。
酒過三巡,氣氛漸入佳境,黃四海忽然話鋒一轉,不再談估值、股權與對賭,而是娓娓談起南方文化的獨特神韻。
他講述騎樓林立的街巷里,清晨茶樓人聲鼎沸,阿婆提著竹籠賣腸粉,孩童追逐于騎樓拱廊之下;
他描繪南劇舞台上,水袖翻飛間唱盡人生百態,一句拖腔能勾出三代人的悲歡離合;
他細品南府茶樓中“一盅兩件”的生活哲學——不只是飲茶,更是鄰里交心、信息交匯、情感流動的社交儀式。
他的言語不疾不徐,卻字字嵌入文化肌理,句句呼應古村酒店“以文塑魂、以旅載道”的核心理念。
在這番看似閑談的敘述中,實則暗藏深意︰他並非僅僅在表達文化情懷,更是在向合作伙伴傳遞一種戰略認同——
真正的高端酒店,絕非堆砌的奢華,而是精神居所。它必須根植于土地,與文化血脈相連。唯有如此,才能超越功能性消費,升華為生活方式的象征。
這一席話,表面是酒後的文化漫談,實則是商業謀略與文化遠見的深度融合。談的是合作,品的是千年文脈,謀的卻是未來十年乃至更久的品牌格局與產業生態。
黃四海用一杯酒的時間,完成了從資本玩家到文化共建者的身份躍遷——而這,或許正是他真正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