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讓她動容的是沿途村民的反應。每當電瓶車經過,無論男女老少,都會停下手中的活計,笑著揮手打招呼︰“空村長來了!”“卜蘿姑娘也回來啦!”
那笑容真誠自然,毫無距離感。能雪敏銳察覺到,這份熱情並非出于對“村長”頭餃的敬畏,而是源于對空無的親近。
她悄悄側目看向空無。他正微笑著向每一位村民揮手回應,語氣親切,話語簡短,毫無刻意,仿佛他本就屬于這片土地,屬于這群人。
再看向卜蘿,她神情恬淡,嘴角含笑,目光溫柔掃過熟悉的面孔。她早已習慣這樣的日常,也早已融入這份人情的暖流。
能雪心中悄然泛起漣漪。她來古村科工已有數周,耳聞過太多關于空無的傳說——他如何帶領村民從貧困中突圍,如何以科技帶動產業,如何吸引青年返鄉創業;也听過他的冒險、理想主義的堅持,甚至那些若隱若現的風流往事。
可直到此刻,親眼看見他走在村中,被如此多人真心喜愛,她才真正理解︰所謂領袖,不是站在高處發號施令的人,而是走在家門口的小路上,仍能被每一個普通人笑著叫出名字的人。
旅游巴士緩緩駛離村子東側的村口,車輪碾過新鋪的瀝青路。一踏上疾馳的旅程,視野驟然開闊。窗外,石橋橫跨碧水,橋下流水淙淙,映著天光雲影;
古村大道蜿蜒向前,一側是蒼翠連綿的青山,雲霧繚繞如畫卷鋪展,另一側是清澈蜿蜒的河流,偶有白鷺掠水而過,激起漣漪點點。
陽光透過車窗灑進來,落在能雪的手背上。她知道,正是先有了那座石橋,打通了雨季無法通行的斷流;又有了這條古村大道,讓封閉百年的村落終于與外界相連。
從此,真酒、土特產得以運出大山,人才、資本、技術也得以流入村落。古村不再是被人遺忘的角落,而是一步步踏上回歸繁榮昌盛之路。
不多時,旅游巴士穩穩停在古廟山門處。山門前香火裊裊,古樹參天。而緊鄰山門的,是現代感十足的古村集團辦公樓——灰白相間的建築線條簡潔,玻璃幕牆映著山色天光,傳統與現代在此刻達成奇妙的共生。
門前廣場上,古村演藝的工作人員正引導從游輪下來的游客們前往古廟風景區。彩旗飄揚,廣播里播放著輕快的民族音樂,孩子們興奮地指著空中高高飄著的熱氣球,那五彩斑斕的球體緩緩升空,像一顆顆夢想的種子,飛向藍天。
三人下車後步入廣場,微風拂面,帶著山林與河水的清新氣息。空無忽然轉身,伸出手,穩穩握住能雪的手,目光坦誠而堅定︰“歡迎加入古村集團。”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
在卜蘿的介紹下,能雪這才知道,除了擔任古村科工財務總監外,她還被空無賦予一項全新的職責——古村集團審計部部長。這個職位不僅意味著更高的責任,更象征著一種信任的托付。
審計,是集團運轉的“免疫系統”,是透明與公正的守護者。而空無將這把鑰匙交到她手中,不是因為她的資歷,而是因為她的眼光、她的清醒,以及她尚未被世俗磨滅的初心。
那一刻,能雪站在古廟山門前,望著眼前這片山水相依的土地,听著遠處傳來的孩童笑聲與熱氣球升空的轟鳴,忽然明白︰
她所加入的,不僅僅是一家企業,而是一場關于鄉土重生、科技向善與人心回歸的偉大實驗。而她,正站在它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