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太後近些年來心情舒暢,身體比之五年前更好些了。
她本是打算出宮避暑,去宮外莊園小住的,但听說溫家溫容與和溫慕遠的子嗣進宮了,便延了出宮的日子,特意見過他們這才離宮。
因著溫氏的表態,與溫氏交好的洛氏、崔氏、王氏等家族各自向文帝遞了表示支持的文書。
文帝借著這股勢頭,又嚴懲了一批與各地豪強私相勾結的地方太守與貪官,一時間朝堂內外風氣為之一清,度田令短期內得以平靜推行。
然而平靜之下,暗流早已洶涌。
各州郡的奏疏便如雪片般涌入都城,堆滿了文帝的御案。
最先遞到御前的,是兗州州牧的急奏,兗州州牧上奏,稱境內 “流民驟增,多為豪強逼遷之戶”,流離失所者,不盡其數。
緊接著,青州、荊州的加急文書又接踵而至,內容更令人憂心,負責 “丈量田畝的官吏遭人伏擊,身受重傷” 的消息比比皆是。
更令人心驚的是,徐州各處豪族相互勾結,治中從事史溫祁竟遭遇刺殺,此案竟牽扯出了十余戶豪族。
原是徐州瑯琊郡豪族周氏暗中串聯十余戶地方豪強,以“度田令苛待黎庶、搜刮民脂” 為幌子,煽動麾下數千佃農圍堵郡府,打砸衙署。
一時之間,郡城內外人心惶惶,亂勢漸起。
危急之際,治中溫祁奉命前往瑯琊平亂。
用計反殺了徐州瑯琊豪族周氏等五六位族長,連同勾結豪強、魚肉百姓的貪官污吏誅殺半數。
誰料,就在溫祁安撫百姓、清點田畝,欲將平亂詳情上奏朝廷之際,竟遭到瑯琊郡太守率兵暗殺,最終溫祁下落不明。
徐州州牧在調度兵力鎮壓亂黨之余,加派了數路人馬搜尋溫祁蹤跡,卻始終杳無音訊。
文帝看著手上溫氏家臣和徐州州牧命人從徐州送到都城的沾染血跡的帛書,不由得佩服溫祁,此等亂象之中,竟能迅速厘清脈絡,斬惡吏、平禍端,若非太守背刺,也不至于……
文帝扶著額頭,指尖輕輕按壓著隱隱發脹的太陽穴,恍惚間又想起阿曉周歲宴上那個看著溫其如玉、清貴端方的溫氏少家主,不由得眼眶熱了起來。
“溫家慕遠,多好的孩子啊,這是溫氏的下一任家主,溫氏麒麟兒,朕當時看見他和溫容與的時候,恨不得搶來做自家的孩兒。”
“憑著他的聰明才智,和溫氏得力的家臣部曲想來一定不會出事的。”
文子端氣極了,面色越發的嚴肅。
文帝沉聲道“眾卿且議一議,眼下這局面,該如何收拾?”
文子端目光冷厲掃過底下的官吏,冷聲道“諸位大人,孤昨日已命人趕赴龍興之地景 郡,徹查當地官吏私通豪族、貪贓枉法之事!用不了幾日,想來沒幾日諸位就能收到幾顆妨礙度田官吏豪族的人頭了。如此,天下便知道朝廷的決心了,他們也該掂量掂量了。”
正要借此開口反對度田的官吏泱泱的坐了回去。
議事氣氛愈發凝重,諸臣圍繞 “安撫” 與 “鎮壓” 爭論許久,始終難有定論。
喜歡綜影視溫辭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綜影視溫辭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