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一生,沒遇見墨兒之前的日子里他未曾有過半分歡愉,甚至對自己心生厭棄。
世人皆道他此生最大功績是收復漢家故土,他卻從未將此視作豐功偉績。
在他看來,換作任何一個坐在他這個位置的帝王都會這樣做,未必不能做得更出色。
他年輕的時候本不想做帝王,卻又不得不坐上這個位置,他曾以為此生都掙脫不了這名為權力的黃金囚籠。
傷春悲秋,他時常這樣笑話自己。
幸好,他有墨兒一直陪伴著他,讓他有了一個家,還為他生了一個優秀的太子和乖巧的女兒,他終于不再感覺到孤單了。
佑兒他從小都是想做帝王的,和他這個父親不一樣,他是為了責任,但佑兒他是真的喜歡,他想做一個唐太宗那樣文武兼備的皇帝,並且一直為此努力。
佑兒未來的成就一定會比他這個父親高。
佑兒真的很優秀,有時候他在他身上看到了祖父的身影,不,應該是墨蘭身上的一些特質,只有一瞬間,更多的時候,他都是理智的,無論面對任何事。
他第一次頂撞我時,不過十三歲,還是在眾人面前。
那時滿朝文武皆跪地求我息怒,為什麼要息怒?太子很優秀,不是嗎?他是儲君,卻能看出我全力推行的改革尚有缺漏,還敢直言不諱地指出來,這難道不是件好事?
他們都不知道,我這心里頭有多歡喜。
唉,這天下間,怕只有他的墨兒,才真正懂他。
只是,這臭小子也不知給爹爹留些體面,真是個臭小子、小混蛋!這事若傳到後世,他還要不要面子了?
下朝後他直奔坤寧宮,他要去找墨兒告狀。
太子似是猜到了我的心思,當場黑了臉。
朝臣們卻只當我惱了太子,更有人覺得太子是恃寵生嬌,竟又動了往宮里送美人的念頭,自然也是沒送成的。
墨兒之後果然罰了太子,雖只是因著他當眾駁了我這做父親的面子而罰的,可他還是很得意。
為此,太子單方面和他這個父親絕交,和他說話也不搭理,他嘆了口氣,真是個倒霉兒子。
年輕人嘛,總歸要多摔幾個跟頭、多踩幾處坑,才能長些記性。
最要緊的是,他這個做父親的可從沒坑過兒子,頂天了,就是在一旁瞧個熱鬧。
沒過幾日,果然,有朝臣在大朝會上公然彈劾太子。
對此他很震驚,難道他們不知道他就太子一個兒子嗎?真是好膽氣。
他看看下面面容冷峻的佑兒,年輕人嘛,該低頭就要低頭,傲氣,是沒有好結果的。
下朝後,佑兒見著彈劾他的折子,起初他猜佑兒該是難以置信,接著便是動怒。
可佑兒什麼都沒顯露,只冷冷笑了一聲,將那厚厚一沓折子歸置整齊,轉身該做什麼還做什麼去了。
他覺得,今日,可載入史冊。
這可是太子趙佑第一次被彈劾。
他把彈劾的折子遞給墨兒看,墨兒拿起最上頭那本折子,前前後後看了三遍,整整三遍,末了才說出那句我最想听,听了卻又不怎麼舒坦的話。
“讓他自己處置,他也長大了。”
突然間,他有些挫敗,孩子好像不需要他這個父親了,好像一瞬間就長大了。
他又很自豪,他的孩子就是最好的。
墨蘭這話,我對著太子翻來覆去說了五遍,末了才問他︰“要和好嗎?”
他只仰起頭,笑著吐出一個字︰“不。”
他正想再勸,太子卻又睜著那雙肖似墨兒的眼楮接話,“兒子何時與爹爹有過嫌隙?”
好兒子,好機鋒,他竟一時無言以對。
說的他好像很小氣,很無理取鬧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