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以為是這些凡人心智麻木,對“善舉”習以為常不再感恩,不料竟是這麼回事!
他們根本不是發自真心頌詠積善教,都是被教中弟子逼的無奈之舉!
......
原來這老玄龜乃是上古時期一位仙尊的座下靈獸。
曾伴仙尊修行萬載,後因這位仙尊閉關沖擊煉虛境,近千年不曾出世。
老玄龜沒了約束,性情便徹底放飛,仗著一身通天修為在西州大地肆意妄為。
一時間攪得西州之地生靈涂炭,妖邪橫行,混亂不堪。
嚴格意義來講,西州如今這種修行界風氣,跟它當年的肆意妄為多少有些粘連。
那位仙尊出關即將飛升之際,天道感應到老玄龜的滔天惡業,天降九霄劫雷,勢要將這頭為禍一方的惡獸鎮殺于劫雷之下。
若不是仙尊念及舊情出手護持,以自身修為硬抗雷劫,怕是老玄龜如今早就魂飛魄散,不復存在了。
也正因如此,仙尊險些被它連累得飛升失敗,最終以史上最虛弱的狀態強行飛升上域。
為了懲戒它過往的滔天惡行,也為了給它一個贖罪的機會。
仙尊飛升前特意設下九重禁制,將它囚禁在這片山脈之中,真身不得脫離此地方圓數百里半步,生生世世不得遠游。
又立下一枚蘊含法則的積善尺。
言明唯有積善尺上的善念積攢滿溢,方能解開禁制,屆時才可以真正脫身,重獲自由。
不曾想,這一困就是八千年......
如今老玄龜依舊被牢牢鎖在這一畝三分地中,寸步難行。
積善教也是它後來為了積攢善念所創,意圖通過教化弟子行善積德,收集凡人與修士的感恩善念來填充積善尺。
起初倒也有些效果,積累了些許善念,可距離積善尺攢滿還差著十萬八千里,連一絲掙脫的希望都看不到。
老玄龜當年那點微不足道的懺悔之心,也隨著八千年的漫長囚禁一點點消磨殆盡。
只剩下無盡的煩躁與壓抑。
它心里清楚,只怕再過八千年、甚至八萬年依舊無法脫身。
屆時它必將徹底放棄這無望的贖罪,大開殺戒,將積攢萬年的怨氣盡數發泄,之後便自行身隕道消,了此殘生。
它本就是個暴躁乖戾的老龜,被這般囚禁近萬年,早已快要被逼瘋了,全靠著一絲掙脫的執念強撐至今。
老龜念及他乃是道德宗德子,深諳德善之道。
也不再隱瞞,直言不諱地將自己被囚禁的遭遇、積善教的由來以及積善尺的秘密悉數告知。
同時也毫不留情戳穿了徐也假意求鱗片的小心思。
因為它脖子上不過寥寥數枚鱗片,根本不會蛻掉。
數千年來,倒是覬覦他骨甲的修士數不勝數。
卻無一人能從他手中討得好處。
唯有一次,來了兩名修為高深的化神境修士,設下奇陣才從他手中竊走了一小部分骨甲。
自那以後,他的骨甲便再未外流半分。
老玄龜坦言,只要徐也能對積善教進行徹底改革,讓積善尺的刻度飆升十分之一。
就將蛻下的甲片全部贈予他,絕不食言。
不僅如此,它還承諾,待到成功脫身之日,便會立刻解散積善教,親自前往東州的道德宗進修德善之道。
絕不再像從前那般肆意妄為,惹得天怒人怨。
徐也深知本性難改,對它這番話自是半信半疑。
誰知老玄龜竟以自身精血向天道起誓。
誓言剛落,天際便隱隱有雷光匯聚,險些引得天道雷劫勾起當年的意識,將它當場轟殺......
這些活了萬年的聖獸,對天道氣運極為敏感。
它自是在徐也身上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氣息,似有一種改天換地的潛力。
這才甘願放下身段,將所有希望寄托于他。
一來是死馬當活馬醫,盼著徐也能帶來轉機。
二來是它實在快受不住這萬年囚禁的煎熬,早已瀕臨崩潰。
將這千鈞重擔全拋給徐也後,老玄龜竟莫名有了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似乎積怨多年的郁氣與煩躁,也得到了一絲宣泄......
這卻把徐也難住了。
自己明明只想討點它褪下的甲片磨成粉,卻莫名其妙接下了提升積善尺,拯救老玄龜的爛攤子......
他心中哀怨,怪先前把道德宗和自己吹噓得太過,這下好了,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一連幾日,徐也獨自坐在龜頭山頂,望著山下的積善教山門愁眉不展。
他試著做了些類似扶老奶奶過馬路、救落水小動物的小事,可積善尺連一絲波動都沒有......
而這方圓千里內,根本不敢有大妖和魔道之人靠近。
一旦踏入老玄龜的感知範圍,便會第一時間遭到它的雷霆鎮壓。
雖說斬殺妖邪能讓積善值漲得飛快,可誰會明知這里有個大煞星,還敢往槍口上撞?
這也是赤練二人先前不敢靠近此地的根本原因。
徐也將隨身攜帶的四枚身份令牌在石桌上一字排開︰
藍珀城的紫金令、天元劍宗的劍子令、道德宗的德子銘牌,還有最後那個映著龜首圖案的積善教銘牌。
背面赫然刻著兩個大字——教子。
這是老玄龜為了讓他名正言順主持積善教事務,給他冊封的身份。
“哎......這幾年修為境界沒咋漲,倒是收集了一堆‘子’,真是頭疼......”
徐也無奈地嘆了口氣。
“教子大人,積善之事急不得,需得循序漸進。
在此地唉聲嘆氣也無濟于事,倒不如下山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積少成多。”
一個聲音從身後傳來。
徐也回身挑眉道︰“比如托姑娘屁股摘果子?”
此人正是當日先誘導他行善、後又潑他髒水的積善教弟子。
那弟子聞言頓時滿臉羞愧,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先前想到套近乎的話全堵在了喉嚨里......
徐也沒再理會那滿臉窘迫的弟子,轉身望向遠處雲霧繚繞的天際。
腦海中卻在反復回想著積善尺上的刻字。
那是當年那位仙尊親手銘刻的,蘊含法則之力,記錄著積攢善念的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