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暗思,大公子既是大王嫡長子,又是獨子,為他選蒙師,可非一件小事。
寧肯慎之又慎,也不能貿然開口。
高楷不悅,看向右側一人“楊燁,你是景行舅父,為何一言不發?”
楊燁拱手道“正因微臣是大公子舅父,理當避嫌。”
高楷一時噎住,無奈道“先賢曾言,舉賢不避親,不過為他找個蒙師,何必小題大做?”
這又不是選個太子之師,帝師,一個個竟如此謹慎。
眼看殿中氣氛越來越僵,章瓊忽然開口“大王,微臣有一人選,必能為大公子蒙師。”
“哦?”高楷好奇,“何人?”
“此人名為歐陽銘,才高八斗,博古通今,家中藏書汗牛充棟,更是個書法大家,尤其擅長楷書。”
高楷目光一亮“他在何處?”
章瓊遲疑片刻,低聲道“此人在吳國治下,江南西道,潭州。”
“這……”殿中一片嘩然,這位章秘書丞,竟舉薦一名吳國人,來做大公子蒙師。
竇儀頭一個反對“大王,此人不妥!”
“我秦國人才濟濟,卻不用,反倒去請吳國人,傳揚開來,豈不讓人恥笑?”
蕭宇附和“我等不知此人底細,若他心懷不軌,對大公子不利,那該如何是好?”
高楷笑了笑“我們去請吳國人,來做景行蒙師,正能彰顯我秦國不拘一格用人才,即便出身敵國,只要有才,也照用不誤。”
“至于不知底細,派奉宸司去查一查,若無大礙,便請他來長安見我。”
徐晏清贊道“大王胸懷寬廣。”
“只是,此人既有大才,恐怕必受袁弘道重用,可願來我秦國?”
章瓊搖頭“恰恰相反,歐陽銘尊奉大周天子陳昭,怒斥袁弘道為亂臣賊子。”
“因此,被褫奪官職,貶為庶民,流離于潭州,生計艱難。”
“所幸,岳麓書院山長惜才,時常接濟,這才活了下來。”
高楷面色古怪“你既說他尊奉大周,他怎會來我秦國?”
畢竟,對大周忠臣來說,他和袁弘道都是亂臣賊子,並無區別。
章瓊一時語塞,拱手道“微臣思慮不周。”
“不過,此人博學多才,詩文、書法、學識三者兼得,在微臣看來,當世無出其右。”
封長卿擰眉“章秘書丞對他如此盛贊,只怕他並不領情。”
章瓊淡聲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親。”
“我與他,是君子之交,不願見他窮困潦倒,白白浪費一身才華,方才舉薦罷了。”
高楷笑道“既如此,由你書信一封,派奉宸司校尉送到他手上。”
“他若願意來,便讓甦行烈、王景略二人設法相助,北上長安。”
“遵令!”章瓊連忙應下。
眾人雖覺大費周章,但並未直言反對。
沉默片刻,沈不韋忽然說起一事“大王,您膝下惟有一子,實在單薄。”
“後宮也只有王妃、薛側妃兩人,理當廣納妃嬪,綿延子嗣。”
听聞這話,眾人皆是贊同,大王就這麼一個王妃,一個側妃,區區兩個人,簡直讓人心酸。
更只有一個兒子,連女兒都沒有,著實不利于社稷穩固。
高楷搖頭失笑“天下尚未平定,我無心于後宮之事,容後再議。”
說話間,忽見唐檢來報,黔中道又有蠻族首領上表歸附。
高楷笑道“讓許晉斟酌,分置各州。”
“是!”
狄長孫拱手“大王,有功將士名錄已然擬好,只等您過目。”
高楷點頭“按功行賞,戰死者名列英烈祠,撫恤加倍,不得有誤!”
“遵令!”
裴季忽然起身,拱手道“大王,諸道秋闈已畢,各州舉子答卷,已然抄錄好,送來吏部備份。”
高楷恍然“重開科舉之事,說了這麼久,卻遲遲不見落實。”
“想必,諸道士子難免抱怨。”
徐晏清笑道“天下未平,自然以征戰為第一要緊事,有所疏忽實屬正常。”
高楷微微頷首“把他們答卷送來宮中,我倒想看看,有哪些才子。”
“是!”裴季答應一聲,忽又問道,“明年便是春闈,敢問大王,定在哪一月適宜?”
高楷沉思片刻“二月尚且寒冷,三月也有倒春寒,便定在四月舉行省試。”
“大王仁德!”裴季稱贊一聲。晚一個月,那些偏遠州縣的舉子,便可多一個月準備,不必匆匆忙忙,在寒風凜冽時,丟了性命。
“傳令各州刺史,贈舉子路費,尤其是家境貧寒者。”
高楷繼續說道“河西、河北、河南、劍南諸道偏遠州縣,讓官府、驛站,酌情為舉子們車馬。”
至于山南東道、黔中道,剛剛平定,來不及秋闈,只能再等一年了。
“遵令!”裴季連忙應下。
此事議定,宇文凱忽然說道“大王,太僕寺丞高萬歲上書,今歲幼馬降生數是去年兩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高楷訝然“區區一年,便有如此成效?”
宇文凱頷首“高寺丞手段了得,堪為養馬大才。”
高楷笑道“讓他來長安,我要見他。”
“是!”
駿馬可是戰略資源,堪比後世飛機坦克,怎麼重視也不過。
這高萬歲,倒是個專業人才。
念及此,高楷忽然想起一人“傳令方善行,讓他去請名醫梁文仲。”
“請他來長安做太醫令,執掌太醫署。”
名師出高徒,張神醫弟子,想必醫術不凡。
眾人也無異議,有名醫坐鎮,這可是好事。
……
江南西道,譚州,瀏陽城。
一行人策馬奔馳,行色匆匆。
“節帥,這歐陽銘不過是一介狂生,抱殘守缺之輩,您何必親自登門拜訪?”戴雅賢滿臉不解。
袁文毅笑道“歐陽銘不失為一員忠臣,又才華橫溢,正可招攬,為我府中學士。”
戴雅賢低聲道“節帥,歐陽銘縱然有才,但得罪大王,又和皇宮中那位,有師徒之誼,牽扯不清。”
“這節骨眼上,不宜去見他,以免遭人構陷。”
元奉義暗中籠絡錢惟治、馬希震、劉翝之事,不知為何,竟東窗事發。
袁弘道大怒,誅殺元奉義滿門,把三位大將貶為都尉,這還是看在他們並未參與謀反的份上,否則,早已人頭落地。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