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安勿躁!”高楷淡聲道,“新品還未上完呢。”
堂中,又一個僕役捧著瓷碗,高聲道︰“本月新品之二,剝豹皮,請諸位客官品嘗。”
這剝豹皮也不復雜,只將烏雞皮、海蜇皮、豬皮下鍋一煮,即可食用。
高楷饒有興致︰“這三者之間,風馬牛不相及,必然另有所指。”
唐檢頷首︰“大王一語中的。”
“杜比鄰手下,有三個稅吏,私自加征秋賦,又敲詐勒索,小民動輒得咎。”
“洛陽百姓稱其為三豹。”
“三豹?”高楷淡淡道,“這豹皮,是該剝了。”
“唐檢,你率奉宸司校尉審訊一番,我倒要看看,洛陽城的水,有多深。”
“遵令!”唐檢肅然應下。
汆雙肚、剝豹皮,這兩道新品異味撲鼻,難以下咽,但圍觀民眾爭相品嘗,連道好吃。
蕭毓秀掩著鼻子,蹙眉道︰“夫君,這新品未免太腥了。”
然而,陳昂一口接一口大吃大嚼,津津有味。
“汆了雙肚、剝了豹皮,我們才有好日子過。”
角落處,高楷嘆了口氣,原以為打天下難,沒想到,治天下更難。
封長卿滿臉羞愧︰“微臣無能,竟未察覺……”
高楷擺了擺手︰“既有貪官污吏,繩之以法便是。”
“遵令!”
見他心緒不佳,唐檢忙道︰“大王,南市魚龍混雜,難免滋生惡行。”
“不如去北市一觀,靠近皇城,絕無人敢造次。”
高楷笑了笑,這北市相當于長安東市,鄰近皇宮大內,所居皆是公卿大臣,天潢貴冑,自然讓人敬畏,小官小吏哪敢橫行?
但也讓尋常百姓甚少來往,遠不如南市熱鬧。
“不必了!”
“在洛陽逗留多日,也該回返長安了。”
“是!”
……
天佑十五年,冬至日。
長安城,太極宮,武德殿。
薛采薇從黑暗中醒來,下意識地伸手摸去,毫無意外地落空。
她望著彩繡輝煌的殿頂,幽幽地嘆了口氣。
侍女含香听聞動靜,輕聲道︰“娘子醒了?”
“奴婢服侍您梳洗吧?”
薛采薇輕嗯一聲,下了床榻,來到銅鏡旁。
含香忍不住贊道︰“娘子容顏絕世。”
薛采薇搖頭失笑,深宮婦人,常無夫君相伴,她都快成望夫石了,縱然容顏絕世,也難免憔悴。
含香給她梳著發髻,手速飛快,一面笑道︰“奴婢听聞,明日,大王就要班師回朝了。”
“這可真是大喜事!”
薛采薇展顏一笑︰“確實大喜!”
夫君率軍出征大半年了,雖然連戰連捷,但長久未見,實在讓人想念。
“這天下,不知何時才能太平……”
等天下太平,夫君也就不用上陣廝殺,可長久相伴了。
含香寬慰道︰“大王文武雙全,統一天下是遲早的事,娘子不必憂心!”
薛采薇輕點螓首︰“今日是冬至節,先去拜見王妃,再去向太妃問安,可不能誤了時辰。”
“是!”
不多時,立政殿中,薛采薇盈盈一拜︰“妾身見過王妃!”
“起來吧。”楊皎笑道,“這寒冬臘月的,何必這麼早起。”
“妾身淺眠,來尋王妃說說話,倒是叨擾了。”
楊皎搖頭︰“宮中人少,正該多走動,否則也太過冷清。”
“你能來,我心里高興。”
薛采薇心中感嘆,王妃性子隨和,從不盛氣凌人,著實好相處。
她環顧左右,疑惑道︰“ 哥兒呢?”
以往她來時, 哥兒總笑著鬧著撒歡,今日卻不見,反倒靜悄悄的。
楊皎頭疼道︰“這孩子,一大早就坐不住,吵著去折臘梅。”
薛采薇恍然,曉妝染梅,這是冬至習俗,貼一枝梅花于窗間,賞其傲骨風姿。
說到這,她陡然想起民間九九消寒圖,也是一大習俗。
畫素梅一枝,花開八十一瓣,從冬至日起,每天染紅一瓣,九九之數後,便是春深時節。
倒是有趣!
半盞茶後,殿外忽然響起環佩叮當之聲,伴隨悅耳笑音。
“我來遲了,還未拜見兩位嫂嫂!”
敖鸞蓮步款款,笑意盈盈,美得一如既往。只是一身裝束,卻讓人驚訝。
她頭戴襆頭,內穿圓領衫,外搭翻領窄袖長袍,腰系蹀躞帶,腳踩尖頭軟錦靴。
竟是女扮男裝!
楊皎眼前一亮,笑道︰“你這身打扮,倒是別致。”
薛采薇附和︰“著實英姿颯爽,巾幗不讓須眉。”
“兩位嫂嫂果然眼光獨到!”敖鸞笑了笑,讓侍女嫣然奉上一套鞋帽。
“亞歲迎祥,履長納慶,我給 哥兒做了一頂虎頭帽,一雙軟靴。”
“手藝粗陋,二位嫂嫂見笑了!”
楊皎接過一觀,鞋帽上繡著猛虎,針腳細密,栩栩如生,不由贊道。
“鸞兒心靈手巧,怎會粗陋。”
“ 哥兒見了,必定喜歡。”
說話間,一枚炮彈從殿外撞了進來,大呼小叫著,嚇了眾人一跳。
“阿娘阿娘,快看孩兒折的紅梅!”
敖鸞笑道︰“ 哥兒真有孝心!”
薛采薇點了點頭,看著 哥兒蹦跳歡騰,頗為歆羨。
楊皎笑嘆︰“你們都寵著他,慣得越發頑皮淘氣,一天天鬧得人頭疼。”
不多時,三女帶著 哥兒來到淑景殿,給張氏問安。
“祖母,祖母!”
“哎!”張氏笑容滿面,“恰好你們來,剛煮好的餃子,快嘗一嘗。”
又哄著 哥兒︰“吃了冬至餃,耳朵不受凍?。??這祛寒嬌耳湯,可得多吃幾個。”
說笑間,免不了提起高楷︰“楷兒傳來家書,明日才到長安。”
“這冬至節祭祖,便帶著 哥兒去宗廟,給他祖父磕個頭,上柱香。”
“是!”楊皎連忙應下。
敖鸞抬頭一望,暗贊,太極宮五氣蒸騰,遍布祥雲瑞靄,鸞鳳和鳴,越發有天家氣象,可喜可賀!
……
翌日,晨光熹微,淡淡白霧尚未散去,整座長安城萬人空巷,齊聚朱雀大街兩旁。
“拜見秦王!”
見高楷入城,立即爆發出山呼海嘯,人人與有榮焉。
放眼天下,秦王已然據有九道,距離一統神州,更進一步。
想來,天下太平,海晏河清之日不遠了。
高楷笑了笑,過朱雀大街,進皇城,先去拜祭宗廟。再入太極宮,拜見張氏。
不久後,駕臨兩儀殿,召集文武百官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