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兆,我來助你!”見兩人遲遲不分勝負,郭恪按捺不住,策馬殺來。
夏侯敬德吃了一驚,連忙一槊擊退張建兆,作防守之勢。
然而,郭恪不過聲東擊西,他棄了兩人,直奔高楷所指,意圖不言而喻。
“休傷我主!”夏侯敬德大怒,一夾馬腹便要追上去。
只是,張建兆挺槍攔住,兩人打得難解難分。
高楷本在觀望,忽見又一員大將殺來。
其一身明光鎧,頭頂紅纓,猿臂蜂腰,相貌堂堂,手持一桿長槊,威風凜凜。
“此人卓爾不群,竟也有大氣運。”
“徐智遠著實好運氣,竟有如此多大將輔佐。”
面對凜冽殺機,他不閃不避,仿佛嚇傻了一般。
郭恪眉頭一皺,暗自提高警惕。
他可不會認為高楷束手就擒,想必另有倚仗。
果不其然,忽有兩名大將,從草木間殺出,一人護衛高楷左右,一人向他殺來。
“李光焰?”郭恪眸光一凝,神色越發謹慎。
李光焰威名遠傳,不下于夏侯敬德,他可不會掉以輕心。
霎時間,又是槍、槊交擊,火花四射。
纏斗數百回合,兩人仍然不相伯仲。
高楷笑道︰“今日,竟能一觀四位當世猛將交戰,幸甚至哉!”
吳伯當躍躍欲試,正想請命出戰,卻聞對岸傳來一陣銅鉦聲。
這是退兵的信號!
張建兆、郭恪听聞,紛紛棄了對手,領著騎兵退返大營。
高楷頗覺可惜︰“若能得此二人效力,實乃如虎添翼。”
鄭軍大營,徐智遠見兩位愛將安然無恙,方才松一口氣。
高楷詭計多端,他可不敢放任兩人出戰,萬一落入陷阱,那就萬事皆休。
“夏侯敬德、李光焰武藝如何?”
張建兆、郭恪齊聲道︰“冠絕當世,名不虛傳!”
即便是他們二人,也沒有必勝把握。
徐智遠驚嘆︰“除卻這兩人,高楷麾下還有吳伯當、甦行烈、趙�j紉恢諉徒 ! br />
“他究竟何德何能,竟可得天下英才相助?”
張建兆直言︰“末將愚見,秦王每逢戰陣,大多身先士卒,浴血廝殺。”
“甚至只帶數騎,親自探查敵情,悍不畏死,怎不讓人敬佩?”
听聞此言,徐智遠頗有自慚形穢之感。
曹全政冷笑︰“不顧性命,視江山社稷為兒戲,絕不可取!”
張建兆正想反駁,卻被郭恪攔下。
便在這時,一員小校飛奔而來。
“陛下,秦軍射來一封帛書,請您一觀。”
“哦?”徐智遠好奇,將帛書展開。
“鄭帝親啟︰我與竇至德交戰,乃秦、夏二國之事,與你何干?”
“為何發動大軍,多管閑事?”
“給你一個機會,趁我動怒之前,回你的都城去。”
“否則,我必親率鐵騎,踏破鄭國,滅你社稷。”
“勿謂言之不預!”
徐智遠氣得渾身發抖,將帛書撕成粉碎︰“豎子,欺人太甚!”
曹全政勸慰︰“此乃高楷激將之法,陛下切勿動怒,以免中了算計。”
徐智遠余怒難消︰“高楷如此羞辱,朕怎能咽下這口氣?”
“來而不往非禮也!”曹全政建言,“他既以言語相激,陛下不妨還以顏色。”
徐智遠點頭,提筆修書一封,命人射入虎牢關。
不多時,高楷驚訝︰“我用激將之計,誘使徐智遠出戰,沒想到,他倒是沉得住氣。”
諸將卻氣憤不已︰“徐智遠,怎敢如此狂妄!”
只見帛書上赫然寫著︰“高楷︰朕不來,豈非縱容你猖狂?”
“你興不義之師,侵略夏國疆土,怎敢大言不慚?”
“趁朕息怒之時,速速退返長安,引頸受戮!”
“否則,朕必攻破長安,誅你九族,毀你宗廟,挖你祖墳,使你淪落孤魂野鬼!”
“朕一言九鼎,說到做到!”
崔皓冷哼︰“撮爾小國,亂臣賊子,竟敢大放厥詞,可笑!”
夏侯敬德按捺不住︰“大王,末將願為先鋒,攻破鄭軍大營,取徐智遠首級來獻。”
“稍安勿躁!”高楷擺手,“我們去激將他,反倒被他激將,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他盡起十萬之眾,遠道而來,糧草消耗巨大,必求速戰速決。”
“我們憑借虎牢關,將鄭軍銳氣打掉,即可一戰決勝負。”
“眼下,沒有必要和他列陣廝殺。”
“是!”
正如高楷所料,徐智遠發動大軍,晝夜攻城。
然而,虎牢關易守難攻,縱然鄭軍使盡渾身解數,亦巋然不動。
連續一個多月,未有絲毫破城跡象,鄭軍士氣大跌。
期間,高楷密令魏州刺史韓耀,沿永濟渠南下,截取鄭軍糧草。
可惜,李元崇發覺此事提早布防,韓耀未能建功。
隨時間推移,秦、鄭兩軍,便在虎牢關內外僵持起來。
不過,高楷倚仗地利,又有回洛倉供應糧食,軍心振奮。
徐智遠卻越發焦躁︰“如此遷延日月,形勢必然不利。”
“必須想個計策,破解困局。”
曹全政建言︰“陛下,為今之計,只能圍魏救趙。”
“如何圍魏救趙?”
“虎牢關天險,想要正面攻破,難上加難。”
“既如此,何不繞開此地。”
“另派一支兵馬,從懷州出發,經太行徑,過天井關,北上河東道澤州。”
“再到絳州,潛入蒲州,由蒲阪津,渡過黃河,直抵京畿道,兵臨長安。”
“長安乃秦國心髒,京師有難,秦軍必然震恐,軍心動蕩。”
“屆時,高楷不得不退兵,洛陽之圍迎刃而解。”
“我軍趁機追擊,進可直逼長安,退可拿下洛陽,豈不兩全其美?”
“果然妙計!”徐智遠大笑。
柴讓遲疑道︰“智遠,玄虛上人曾說,不能向北爭鋒……”
徐智遠收斂笑容,神色變幻不定。
曹全政滿臉厭惡︰“他不過一介妖道,陛下怎可听他胡言亂語?”
“若要一統天下,勢必向北奪取河東、河北諸道,怎能因他一言,便躊躇不定,豈非自斷前程?”
徐智遠沉思片刻,看向諸將︰“爾等可有異議?”
眾人皆是搖頭。
“既如此,便用全政之計。”
“殷世珩,你率三萬精兵,過天井關,去往澤州。”
“務必兵臨長安,使秦軍不擊自潰。”
“遵命!”殷世珩連忙應下。
張建兆拱手︰“陛下,末將不才,願和殷將軍同去。”
徐智遠不許︰“朕身邊少不了你與郭恪,讓世珩前去足矣。”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