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楷頷首一笑︰“果然一大喜事!”
“不光如此,夏侯將軍不戰而屈人之兵,拿下馮翊,全據同州。”唐檢滿臉驚嘆。
“哦?”高楷又驚又喜,“敬德竟拿下同州?”
唐檢重重點頭︰“夏侯將軍大張旗鼓,劃分三軍,浩浩蕩蕩向馮翊殺去。”
“同州刺史震恐,獻城歸附。”
“其余諸縣,亦望風而降。”
眾文武听聞,只覺不可思議。
主上派遣夏侯將軍,去伏擊突厥大軍。他不光得勝,更順勢拿下同州。
有勇有謀,著實與昔日莽撞性子大相徑庭,叫人驚嘆。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高楷大笑一聲,“敬德,已非吳下阿蒙。”
眾人皆是贊同。
楊燁不勝感慨︰“想當年,敬德不忿軍功被奪,屢遭苛待,率領一眾袍澤嘯聚山野,抑郁不得志。”
“一晃數年,他已是主上麾下第一武將,隨主上南征北戰,威名遠傳。”
“正所謂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不外如是!”
唐檢笑道︰“不光夏侯將軍,楊長史昔年籍籍無名之時,可能想到今日,為主上麾下第一文士,名動四方?”
楊燁慨然一嘆︰“仰仗主上文治武功,赫赫威名,方才讓我撿得些許名聲。”
“楊長史太過自謙了。”唐檢搖頭。
他忍不住回想起從前,家破人亡,顛沛流離,只能苟且偷生。
今日,卻也是主上心腹,執掌奉宸司,叫人聞風喪膽。
高楷朗聲笑道︰“爾等正當壯年,如日中天,理當向前看,何必追憶過去?”
“天下未靖,大業將半,還需你我君臣戮力同心,可不能半途而廢。”
楊燁、唐檢皆笑︰“臣等沉湎過去,讓主上見笑了。”
高楷道一聲無礙︰“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前路漫漫,尚需我等互相扶持。”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兩人拱手從命。
趙�式@尢曳 戎 允慶 邸 br />
同州既平,這偌大的京畿道,除卻雍州,便只有商州未定。
高楷即刻召回夏侯敬德、李光焰、徐晏清等人,齊聚潼關,打算擊敗劉競成,再從容圍攻長安。
……
潼關城外,趙軍大營。
劉競成仰觀天際,眼前諸景,一片綺麗,美不勝收。
然而,他總覺心緒不寧,似有不祥之事發生。
正躊躇時,忽見流星馬來報︰“大王,大事不妙!”
“蒲州傳來消息,突厥大軍遭遇埋伏,全軍覆沒,康紹利生死不知。”
預感成真,劉競成面色凝重︰“康紹利為何遇伏,你一一說來。”
“是!”流星馬面色一肅,“康紹利驅使百姓,搭建浮橋戰船,連通東西兩岸。”
“正渡河時,卻不知夏侯敬德提前數日在河岸設伏,悍然殺出。”
“突厥兵卒大敗,康紹利不敵,只能跳入黃河。”
听聞這一番話,眾人相顧駭然。
夏侯敬德竟提前數日在河岸設伏,以逸待勞,顯然受高楷指使,早有預料。
倘若大王親去,後果……
眾文武一陣後怕。
劉競成嘆道︰“高楷果然是孤一大勁敵,遠非羅士衡、董澄、王玄肅可比。”
馮睿擰眉︰“夏侯敬德,著實驍勇。”
流星馬點頭︰“據聞,夏侯敬德大張旗鼓,竟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同州。”
張釗忍不住贊道︰“夏侯敬德,不愧是高楷麾下第一武將。”
“如此說來,高楷只需將我等擋在關外,再奪取商州,便可圍攻長安,無人掣肘。”劉競成眉頭大皺。
馮睿急切道︰“大王,絕不能讓他得逞。”
長安,這可是大周都城,政治中心。拿下長安城,意義非凡!
甚至,坐擁長安,便不再是自封僭越的亂臣賊子,而是天下認可的英主。
他們君臣屢次南下攻打長安,費盡心思,正是為了這一點。
可惜,棋差一招,倘若讓高楷先一步拿下長安,那麼,他們一切謀劃,皆成泡影。
劉競成斷然道︰“這是自然!”
“傳令,即刻攻打潼關。另外,命岑方善加快行軍,奪取武關。”
事到如今,惟有這兩條路線可走。
只需打通一條,便可直入雍州,讓高楷功敗垂成。
“遵令!”
接下來數日,劉競成率四萬大軍,晝夜不停地攻城。
只是,潼關不愧關中第一要塞,每一輪攻勢,都被高楷輕松化解。
然而,高楷也被拖在此地,遷延日月。
……
此時,京畿道、雍州、長安城。
立政殿中,董澄听聞前線軍情,難掩驚愕之色。
“高楷棄同官,攻取永豐倉、潼關,並拿下華、同二州?”
“怎會如此?”
小黃門趴伏在地︰“稟……稟大王,高楷留下一支兵馬,困住薛將軍。”
“此後,襲取鄭縣,華陰校尉武興德,獻上永豐倉,崔刺史上表歸降。”
“潼關都尉崔桃符,殺魏將軍,引高楷入城。”
盧思管滿臉不解︰“趙王劉競成率軍來攻,竟也大敗麼?”
小黃門身子一抖︰“據聞……據聞,高楷設下詭計,誘使劉競成入潼關。”
“只是,他麾下將軍張釗識破,並未中計。”
“其後,劉競成派突厥大軍康紹利,率一萬兵卒,從蒲阪津渡黃河,準備佔據同州。”
“可惜,高楷提早安排夏侯敬德設伏,覆滅其軍。”
“劉刺史畏懼夏侯敬德兵鋒,獻上馮翊城投效。”
“如今,整個同州,已然落到高楷手中。”
這一番話回蕩在大殿之中,仿佛洪鐘大呂,震得滿朝文武面色蒼白,腦海中一片混沌。
高楷不僅困住薛衍,更佔據永豐倉、潼關,連奪華、同二州。
甚至,連趙王劉競成也被他牽著鼻子走,徒勞無功。
此前一番暢想,竟成了黃粱一夢,好似回旋鏢,本打算鏟除敵人,沒想到,最終傷到自己。
一時間,殿中眾人皆滿臉羞慚。
董澄更惱羞成怒︰“崔皓、崔桃符、劉文,一群恬不知恥的叛賊,不忠不義,有何顏面活在世上?”
當即下令,將崔、劉二氏在朝為官者,盡皆貶黜,削職為民。
若非尚有一絲理智,他早已大開殺戒,將這兩族滿門抄斬。
殿中文武噤若寒蟬,無一人敢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