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李大人不必客氣,不知者無罪!”趙烈笑道。
李兵早已嚇出一身冷汗,他听城主說,這次來此賑災的欽差大臣,正是趙烈。
據傳聞,九殿下趙烈軍功蓋世無雙!正因為如此,才目中無人,不把朝廷文武百官放在眼里。
最主要的是,李兵听說九殿下脾氣暴躁,且是個殺人魔鬼,若是得罪他,將死無葬身之地。
“謝王爺理解,現在是晚上,街道上到處是泥巴,不知王爺晚上來此是……”
李兵問道。
“哦!今晚月色很好,本王出來散步,不知不覺中便走向城里來了,現在城中情況怎樣了,城中居民還好吧?”趙烈不經意間問。
李兵略一遲凝,然後答道︰“城主應該在奏章寫明了吧,官府糧倉進水,貯糧十不存一。開倉放糧只兩天,老百姓從幾日前開始便斷糧了,而以劉仁為首的糧商,卻哄抬物價,大米已漲到三兩銀子一斤了!老百姓根本沒錢買米,如果王爺再慢來一天,只怕………”
“哦,這劉仁如此心黑,難道城主不管管麼?”趙烈冷冷的問道。
“王爺,不是城主不管,而是城主不敢管這劉仁,因為劉仁是當今禮部尚書劉義的哥哥,又是當朝宰相秦魁的義子,城主怎敢管他?”李兵說到這里,也是極為憤慨。
“哦!還有這等事?原來劉仁有這等背景,城主不敢動他,也是正常!好了,回去休息吧!這街明天白天慢慢清理,不必晚上勞民傷財!”趙烈說道。
李兵向趙烈施禮︰“下官謹遵王爺指示!”
趙烈帶著手下出了鎮江城,回到帳篷之後,他躺到床上,在思索著怎樣對付這個背景龐大的劉仁。
第二日卯時,趙烈便離床而起,慧梅早已到不遠處的一個水井提了一桶水來,趙烈見狀,心中一嘆︰這丫頭還真是有心了。
趙烈洗漱完畢後,與眾人一樣,吃了些隨身攜帶的干糧,便向鎮江西門走去。
鎮江城在撫無城對面,而趙烈他們是從安城到撫無城,然後乘船過楚江而來鎮江城的。
當趙烈這一行百余人來到西門時,卻見城主率鎮江一眾大小官員前來迎接。
眾官員與趙烈一一見禮之後,然後城主孟大人引趙烈進入城主府,只有慧梅與劉安及八個特戰隊員跟著進入。
慧梅歷來女扮男裝,除夜郎新軍知道慧梅是女兒身外,外界還沒人知道慧梅是女兒身。
進入城主府之後,孟城主把詳細情況一一說了出來,孟城主所言,與昨晚那官吏所說差不多。
只是,孟城主說劉仁在鎮江城是個典型的惡霸,仗著義父是秦魁,而兄長是禮部尚書劉義,自然在鎮江無人敢惹。
這也真難為了孟城主,在此做官,自然做得憋屈,萬事只得忍氣吞聲。
還有一點,孟城主提醒趙烈,劉仁手下養了至少五百家奴,個個都是犯案之徒,是劉仁給他們出錢買回生命,為劉仁所用的。
這樣,這些亡命之徒,自然為劉仁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趙烈听後,對孟城主點了點頭︰“還要麻煩孟城主,把這些糧商的名單,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給本王一份!”
孟城主早已準備好了,立即從懷中取出一份糧商名單,雙手遞給趙烈。
趙烈看後,很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對孟城主道︰“劉仁在鎮江城無惡不作,你應該有他犯罪的記錄吧?”
“有有有!這些下官早已準備好了,只等待時機而一擊必殺!”孟城主道。
接著,孟城主親自搬來一疊卷宗,雙手遞給趙烈。
趙烈翻看卷宗,見到劉仁這個狗雜碎,不但犯案累累,而且身上背負著數十條人命。
這些人命,不是一擊斃命,而是在酷刑面前,慢慢折磨而死的。
劉仁是個惡魔!
另外還有好幾份卷宗,皆是名單上的糧商財戶的名單,且是排在前十的存在!
看來,孟城主對這些奸商早已忍無可忍了。
“好!你們這里最大的酒樓在哪里?今日下午未時,召集這張紙上的前十名糧商前來酒樓議事,你就說為我這個欽差大臣接風洗塵!”趙烈說道。
“好!不過,九殿下若要對劉仁等人動手,千萬要小心萬分,弄不好王爺將有生命危險!”孟城主憂心忡忡。
“沒事,你就照本王說的去做!本王的安全無需擔心,本王自然會保護好自己!”趙烈對孟城主微微一笑。
孟城主不放心的對趙烈回以微笑,可心中深感不安。
他身為城主,在鎮江已有多年,自然對劉仁了如指掌。
劉仁心黑手毒,不但控制了整個鎮江的糧食,還壟斷了整個鎮江的百貨。
鎮江城百分之七十的鋪面,是劉仁的。
劉仁這麼多鋪面,自然富得冒油。
但人們皆知,這些鋪面,有九成九以上的鋪面,是通過巧取豪奪得來的。
那卷宗上寫著,劉仁十年前為奪下鎮江城所有的黃金鋪面,開始使用他血腥的手段,對商鋪的主人實施威逼恐嚇,逼他們就範。
膽小者自然乖乖交出,而不听話的,與劉仁對抗的,不是打得半死便是憑空一家人離奇的消失……
劉仁奪鋪面這事,便毆打了百余位鋪主,殺害十六位鋪主。
此等凶殘的惡魔,今日撞到趙烈的手中,趙烈準備大動干戈,欲把鎮江的邪惡勢力連根拔起。
“好!既然九殿下有把握,下官便放心去辦了!就在鎮江八仙酒樓吧!”孟城主笑道。
“嗯!你去通知吧!未時本王準時趕到!現在時間還早,本王便到街上走走!”趙烈說著便向府外走去。
劉安把那些卷宗收入懷中,一行人跟著趙烈出了鎮江府。
趙烈他們出鎮江府衙門之後,來到大街上。
初夏的陽光,照在這洪災的街上,散發出一股難聞氣味。
街上清掃之事在繼續。
大多數店面已開始營業了。
趙烈這一隊人引起街上行人的注意。
欽差大臣來鎮江賑災的事,早已傳開了。
這難道是欽差大臣?
這一百多人的正規軍,在鎮江城內,是很少出現的。
這里的正規軍,是守在海防要塞,正在抵抗著浪人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