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听到梓布元帥這番話後,沒有人再言語,而是紛紛離開朝堂,去收拾行裝,準備出逃西去大翰國。
滿朝文武盡散而去,整個薩城上空,暴風雪在肆意飛舞!
大元帥看著離開朝堂的文武百官,心中唏噓不已︰這就是所謂的國之棟梁,國難當頭,各奔前程!
薩城西門,跟隨椿布國王西逃向大翰國的文武百官,已集結西門。
守城軍卒見國王與權貴門將西逃,萬不得已打開西門。
風雪載途,積雪盈尺。
土蕃數百文武百官,跟隨椿布國王于當晚亥時逃出了薩城。
然而,九月初三日凌晨,老帥梓布得到報告,土蕃國出逃的文武百官,包括椿布國王,數百之眾,全部死于城西十里處的一密林中,無一生還,而他們攜帶的巨額財富,不翼而飛!
梓布老帥听了這消息,無喜無悲,只是冷冷的道︰“知道了!”
這是他預料中之事,可這些蠢貨,卻在這節骨眼上,想攜巨額財產潛逃,你們把趙烈這個夜郎王小看了!
趙烈興兵,一是增大自己的勢力,二是掠奪財富,為以後自己的帝路鋪道。
而薩城這些達官貴人想攜巨額財物逃走,門都沒有。
暴風雪仍在飛揚著!
一身戎裝的梓布,在親衛兵的保護下,踩著厚厚的積雪,登上東門城樓。
梓布看向城下對面的夜郎軍軍營。
軍營里晨炊已起,顯然是在做早餐了。
梓布年近古稀,戎馬生涯數十載,為土蕃立下無數汗馬功勞。
而今夜郎大軍壓境,這個老帥感到孤獨無助亦無力。
辰時,大雪初霽!紅日高照!
整個大地分外刺目。
夜郎三軍吃過早飯後,趙烈令幾個軍卒,對著薩城城內喊話︰冰雪融化後,從東門攻入,平民百姓去西門暫避一時,以免誤傷。
這種喊話,持續到初三日傍晚。
城中百姓,皆知道夜郎王在邏城與拉城皆是如此︰叫城中百姓奔往西城!怕被炮火誤傷。
因此,城中平民皆奔向西城。
當晚亥時,趙烈下令炮擊東門城樓與城門。
東門守軍密集,只幾盞茶功夫,東門被擊破。
梓布元帥忙派大軍前來堵缺口。
趙烈早已料到如此,候土蕃大軍就位後,接著又是一頓炮擊,堵缺口的大軍死傷無數。
如此反復數次,在東門口已是尸山血海!
喪生在此處的土蕃軍人已有萬余人。
九月初四日凌晨,梓布元帥發現中了趙烈的計。
他原以為趙烈攻破東門之後,夜郎大軍會立即攻入城中。
因此,梓布元帥才多次組織人馬前來堵住缺口。
如此反復多次之後,梓布才知道中計。
辰時,趙烈令炮火延伸,開始轟向南門與北門。
頓時,城中土蕃軍早已亂成一團。
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仗怎麼打?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戰友,頃刻間血肉模糊,死無全尸!
他們根本不知道怎麼還手,因為他們根本連自己的對手都沒看到。
尸山血海,在初升的太陽照耀下,顯得格外醒目。
如此密集的炮火,使得北門與南門守軍死傷無數。
梓布元帥,知道大勢已去,這薩城本就守不住的,他只不過是盡人事听天命而已。
眼見著守軍數萬,已折損了大半。
梓布已到了西門,派出幾路傳令兵,如果想逃的話,都可從西門逃出。
然而,趙烈卻早已令八九十三營一千余人,埋伏在通往大翰國的一個土坡上,這里是去大翰國的必經之地。
梓布以為趙烈像前面兩城一樣,西門逃走的人馬,听之任之。
可是,這一次是最後一戰,也是鎮滅八國的最後一戰!
趙烈下令︰對土蕃軍人,鐵血鎮殺!
而城中,九十九號帶領蒼龍特戰隊,已偷偷的來到東門,開始清掃殘余土蕃軍隊。
城中土蕃大軍,早已得到梓布老帥的命令,準備西逃。
因此,趙烈率大軍殺入。
由于土蕃大軍軍心渙散,無心戀戰,皆向西門逃去。
因此,南北及東門,沒遇到土蕃軍抵抗。
趙烈下令,大軍向西門壓去!
西門城門大開,梓布元帥,在一眾親衛兵保護下,二萬余土蕃軍涌出西門。
趙烈令夜郎軍咬住不放。
這猶如趕鴨一般。
土蕃軍根本沒有還手的機會!
一路追殺十余里,二萬余土蕃軍死傷近半。
來到那土坡前,被埋伏著的三營人馬,用強大的火力阻住了去路。
梓布見狀,仰天長嘆︰天要亡我,如之奈何?
說著,梓布拔出隨身佩劍,刎頸而亡。
可憐一代名將,最後隕落于疆場!
這不是他無能,而是武器相差太過懸殊。
冷兵器對熱兵器,後者虐殺前者!
沒有半點懸念!
一萬余土蕃軍被圍,夜郎軍人,對西南八國軍人恨之入骨,他們不等趙烈下令,便輕重火器一同招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憐這些土蕃軍卒,只幾盞茶功夫,便全部被擊殺!
正午時分,趙烈三軍進城,劉振騰出榜安民。
同時寫下趙烈的詔告︰土蕃域內,信奉宗教自由,只要不違反大楚律法,便視為合法。
同時,按人頭平分土地與山林。減免三年賦稅……
制訂出許多對老百姓好的政策!
薩城整個城中百姓歡呼雀躍!夜郎王趙烈很快贏得了老百姓的擁護。
薩城內的佛教徒及苯教徒,心中的石頭也落了地。
特別是苯教徒,他們押的賭注是對的。
如果跟隨土蕃大軍抵抗夜郎大軍,那麼,將是釀成慘案,苯教徒將血流成河。
在趙烈這個夜郎王面前,苯教徒人員再多,也經不住夜郎大軍的鐵血鎮殺。
至此,趙烈已鎮滅了八國。
如此豐功偉績,自然將慶幸祝一番。
當晚,三軍在南門校場,大擺宴席,慶祝鎮滅八國的勝利。
肉山酒海,觥籌交錯!
將士同慶,同時令百姓同樂。
百姓們自發組織娛樂隊,載歌載舞,為趙烈歌功頌德。
這也正應了那句︰老百姓不管誰為帝,只要對老百姓好,所制訂的政策,對百姓有利,老百姓自然會擁護。
因為︰天地間有桿秤,秤砣是老百姓!
慶功宴直到午夜才散去。
大軍駐扎在南城校場。
趙烈高興之余,今晚也喝了不少酒。
散席後,剛想睡覺,誰知喝得歪歪扭扭的十三公主,在荷葉的攙扶下,東倒西歪的走進了趙烈的帳篷。
喜歡寒門人杰請大家收藏︰()寒門人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