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家咋辦?日子不過了?”李氏愣愣的道︰“我受了這麼些年的罪,不會讓我兒媳婦吃那個氣,但咱們家的日子也得過吧?”
“娘,咱們的日子一樣過啊!”
“可我和你爹把銀子都拿出來給你媳婦兒置辦聘禮了,那就是給她的東西,她的嫁妝也是她的……”
沈慶遠︰……
爹娘這是誤會了,也怪自己沒有解釋清楚。
沈慶遠道︰“我給爹娘的銀子是給你們零花的,聘禮我安排人去備了。”
“啊?”
零花?
每回都是百余兩的給,這比他們夫妻倆這幾十年的攢余都多!
李氏見沈守禮和孫氏都在發愣,也知道他們家的情況應該和自家差不多。
只是自家大郎會說的很明白,往家里給銀子就是家里的花銷,孩子手里的才是大頭。
但他們夫妻在這里,慶遠肯定也不方便解釋,為了打破他們一家人的尷尬,李氏問道︰“慶遠,真不用管嗎?咱們來這麼些人,總得干點啥吧?”
家里的長子成親,在老家他們當爹娘的那是最忙的人。
沈慶遠道︰“當然有,嬸兒您幫著娘幫我縫制喜被啥的。”
“我呢,我呢?”
“守義叔您和我爹可能還得回趟老家,有可能年底會成親,日子會比較緊。
所以,定親後,就得回老家告訴族里,看看族長他們有能來吃喜酒的就接來,來不了也沒事兒,等有空了我回去再擺席請他們也行。”
還有就是,沈大能家里的喪事,在他成完親後也會告訴這老幾位。
想必到時候老哥倆也是要回去的。
這會子就是給他們找個事兒做著,別在那里胡思亂想的。
“那沒問題,飯菜啥的呢?”
“這得麻煩您讓忠叔幫著安排一下,我從人牙子那里買了倆人過來,讓他們弄就行。”
“那成!”
其實小六都安排好了,就是讓守義叔再和忠叔打個招呼就行。
沈守義松了一口氣,他還以為自己得去買東西呢!
京城的糧菜啥的可貴!
他在這里人生地不熟的,可不知道哪里的東西實惠,哪里的好?
“還有,聘禮該怎麼個準備法?”看著沈慶遠那不緊不慢的樣子,貌似這些事兒都沒有多難辦的樣子,沈守禮終于問出他最擔心的。
親家那邊的陪嫁是六十六抬,真的嚇到沈守禮了!
他擔心孩子不懂鬧了笑話。
沈慶遠笑了笑道︰“爹,娘,你們把咱們那邊的習俗的聘禮告訴我,我再添吧添吧的買一些就行。”
“咱們那邊的……能行嗎?”
“行啊,入鄉隨俗嘛!”所以還有後面那句啊,但爹娘已經很緊張了,沈慶遠並沒有再多說啥。
“可你媳婦兒六十六抬,咱們那麼點兒,不好看吧?”
“夫妻成親就是過日子的,管好看啥事兒啊?”
“……”
看著沈慶遠那似乎真是不在意的模樣,就連沈守義也覺得五郎這孩子真的是有點奇怪!
長大了能擔事了,但也會藏事了!
話是那樣說不假,可新婦的嫁妝多,新郎的聘禮少會被人看不起。
對方陪嫁六十六抬,就算賣了沈守禮夫妻也湊不夠。
其實在沈家莊那邊哪里有什麼正兒八經的嫁妝,能吃上一頓飽飯不打不罵就是不錯的人家了。
京城這邊既然也有嫁妝是新婦所有,那麼聘禮多少的這個習慣應該也有。
可五郎貌似真的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似的。
奇怪,太奇怪!
沈慶遠︰從他答應娶姜安然那天起,他已經做好了被人說的打算了。
一個農家子娶大將軍府的嫡小姐,外人看到的那就是他飛上枝頭攀高枝。
或者拿他吃軟飯來說事兒。
不用想都知道,只要定親的事情傳出去,這樣的說法絕對不會少!
爹娘已經很擔心,他自然不會表現出來。
大多時候,沈慶遠就不把姜安然看作是自己娶的媳婦兒,而是看成幫著安然姐活下去的辦法。
這樣想來情緒就會少很多……
轉眼到了沈慶遠定親的日子。
沈守禮幾人按照在老家沈家莊那邊的習慣給準備了六抬聘禮。
沈慶遠又添了一些。
吉時送去姜府的時候,一共是二十抬,相比較姜安然的六十六抬嫁妝,可以說是略有寒酸!
但姜府的人卻是沒有擺一點臉子。
兩邊加起來就是八十六抬,沒有超過太子妃娘娘的八十八抬,與禮與儀都合。
聘禮里面的東西也都是用了心思的。
二夫人傅知畫很是高興,女婿的底子府里都清楚。
難得的是女婿沈慶遠的心思,在去送聘禮的時候,坐在馬上的沈慶遠穿戴一新,懷里還抱著兩只又白又大的大雁!
大雁難得,如此康健的更是京城貴女的心頭好!
沈慶遠送的還是兩只!
有的人家因為找不到大雁,還有的用鵝抵數的也是有。
那樣的作派只會讓外人笑話。
但沈慶遠能親自獵到兩只,那就說明他對自家姑娘是真的誠心誠意!
沈慶遠︰不是他獵的,成親的好多事情都是他自己安置,根本就沒空出去打獵,這是小六派人給送來的!
聘禮里面有十抬都是小六還有其他的仁兄弟們送來的。
只依著他自己準備的話,能拿得出手的分散開來最多也就能湊十來抬……
沈慶遠定親之後的第三天,沈守禮和沈守義兩人呆了好一會兒就準備啟程回寶澤縣。
沈大能和沈婆子死了!
他們怨了那麼些年,怪了那麼些年,一听到他們的死訊,還是有點恍惚。
孫氏和李氏在京城照顧孩子就不跟著回去了,年底還要參加沈慶遠成親儀式,他們倆回去說一下五郎要成親的事情,沈婆子的墳前他們也是要過去表示一下。
在知道沈慶遠和沈書凡已經替他們在那天去過,也以他們倆人的名義上了表儀,倆人都沉默了一會兒才點點頭︰“知道了。”
他們想過弄死沈守誠夫妻倆好多回,對那老夫妻倆更多的是復雜……
前往賑災的沈書凡更復雜!
他想過賑災的難,但沒想到難的那麼有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