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另一層面講,站在被棄孩童的角度來看,拋棄他們,還不如殺了他們。
人死如燈滅,一死百了。
作為被殺嬰孩來說,記憶是短暫的,在他還是朦朧時期,對這個社會沒有形成認知之前消亡,痛苦只有一瞬。
可若死不了呢?
沒有親人庇佑,艱難求生,彼時的痛苦,漫長晦暗又潮濕。
這不是天子第一次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民間被丟棄的,大多都是女嬰。
為何?
他好像懂,又好像不懂。
或許不是不懂吧,是他不希望自己的百姓如此。
如此一面,太過丑惡。
“朕會下罪己詔。”天子道“朕登基數年,從未正視過棄嬰之法,朕有過錯,朕會自省。”
百官驚駭。
陛下如此,是不是太過了些?
棄嬰是偶有之,但並非天災,又未引起民憤,何以要到發罪己詔的地步?
先帝在位數年,幾次天災,幾次民怨沸騰,都憋著一口氣,從未發過罪己詔,就因“自爆其短”與“皇權無上”不可並存。
大多皇帝都覺得下罪己詔是丟人的。
“陛下三思!”崔相出列,面上有不贊同之色“百姓棄嬰一事實屬不該,但此事非災非難,陛下乃萬乘之尊,實在不必做到如此地步。”
在他心中,人心甚賤,天子越是“親民”,百姓便會越發不將朝廷放在眼中,官員在民間的聲勢,也會大打折扣。
話音落後,天子盯他看了一會。
“崔相作為百官之首,監察失責,也發一則劾己文吧,明日早朝念誦。哪位愛卿還有異議,一並站出來?”
這是誰出頭誰挨打的意思。
崔相面色鐵青,心中怒急,卻不敢再言。
就在此時,余時章站了出來。
“老臣,願與陛下一同發劾己文!”
崔相轉頭,神色怪異。
若余時章不站出來,他會覺得丟人。
可此時余時章站了出來,他反倒覺得余時章在與自己搶功。
“愛卿為何要發劾己文?”天子問。
“因為老臣也有錯。”余時章跪地道“陛下信任臣等,臣等卻忽略民情,讓棄嬰一事存續百年,如今才得以正視。老臣愧對陛下,也愧對那些孩子,請陛下責罰。”
見余時章都跪下了,不少官員便也跟著跪了下去。
此時已經不是“棄嬰”事件的輕重與否,而是表態了。
君認錯,臣得跟。
“臣等,願與崔相、永寧伯同發劾己文!臣等失責,請陛下責罰!”
發現問題後,天子開始思考該如何解決問題。
他要罰,百官也要罰。
法制不全,是朝廷的錯,但丟棄嬰孩之人,亦有錯。
他要在補救的同時,讓百姓意識到此事的嚴重性。之後用律法輔以民生,讓百姓不必丟、不敢丟、舍不得丟。
“先從刑罰與糧稅改制。”天子道“棄嬰與殺嬰同罪,再一並加重罪罰。其次,家中有嬰孩降生者,可少些稅賦。此事刑部、大理寺、永寧伯共同商議。三日之內,遞上改制折子。”
余時章三人出列領命,崔相的臉又黑了黑。
發劾己文有他,改制律法就沒他。
天子這心,未免也偏得太多了些。
百官正要開口拍天子馬屁,便又听天子道“另,朕自罰銀一萬兩。退朝後,永寧伯去與沈卿商議,看如何行事,能讓那些無家可歸的孩子有個去處。”
余時章雙眼微亮。
陛下果真如此說了。
沈箏在將折子給他的時候,便說過,陛下應當會提及補救之法,讓他也跟上。
“老臣願罰銀兩千兩。”余時章道“補救之法,或許沈大人已有眉目,臣退朝後便尋沈大人共同商議,後再呈奏章稟上。”
“好。”天子心中終于舒坦了半分。
百官面面相覷片刻,心中滴血,但嘴還得跟上。
“臣願罰銀兩千兩!”
“臣願罰銀一千兩!”
“臣願罰銀三千兩!”
“臣願”
“臣願幫朝廷管理這筆罰銀!”
這句話是誰說的,壓根不用猜。
岳震川低語“你再管,也管不到你戶部口袋里去。”
季本昌“你不懂。”
他又不貪,只是享受這種管銀子的快感罷了。
可他被天子拒絕了“不必,這筆罰銀交由沈卿處置便可。”
季本昌失寵了。
退朝後,余時章便來壩上尋了沈箏。
沈箏正與包成試驗輪軸,他在旁等了一刻,等候之時,他一直在想補救之法,但想著想著,他突然想到了史書記載,難免有些擔憂。
沈箏忙完過來之時,便將他端著一盞茶遲遲不飲,面上還露出糾結之色。
“您這是怎的了?早朝和人吵架了?”
沈箏突然出聲,嚇得他手中茶水灑了幾滴。
將茶水擦掉,余時章沉吟道“確實如你所說,陛下要加重棄嬰刑罰,且還從私庫中出了一萬兩銀子,用以補救。對了,陛下還要下罪己詔。”
“這不是好事嗎。”沈箏坐到他身旁,側頭問道“您為何愁眉不展?”
余時章看著她,嘆了口氣,“陛下讓你管罰銀,你明白這是何意吧。”
原本他以為,天子只是讓沈箏一起想法子,誰料最後對方拒絕了季本昌,將罰銀給了沈箏管。
這擺明是想讓沈箏接手差事。
沈箏屁股一歪“讓我代朝廷出面補救,順帶在百姓中建立聲望?”
對她來說,這算好事,可眼下她哪里忙得過來?
上個差事都還沒辦妥,下個差事就又來了。
同安縣
還回得去嗎?
怎麼感覺天子有點變卦了呢。
沈箏垮臉沉思,余時章說“我之所以愁眉,一是覺得你本就差事不少,如此會累著,對身子不好。二是”
他看著沈箏,問道“史冊上,有過類似的存在。為濟民而立,但終毀于民,你可記得?”
沈箏想了片刻。
“您是說濟民坊?”
“正是。”余時章點頭,又問“那你還記得,濟民坊為何難以為繼嗎?”
沈箏明白了他的擔憂。
在很多人面前,自身利益大于家國利益,而促使濟民坊垮台的,正是人心。
喜歡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