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農師和紅薯一起留在了莊子上。
因著種植時間緊急,沒那麼多時間肥地,所有只有讓農師在地里隨時看著,少量多次墊基後再耕一次地,盡可能地讓薯種早些下地育苗。
農戶們看著馬車駛過豆田漸行漸遠,這才打開了話匣子。
“庫房里那就是咱們要種的作物?”
“裝麻袋里的,看不到哩。”
“別說,那女娃好像懂挺多的,一直在給農師大人們說話,農師大人都只有听話的份兒。”
另一頭,曲老農師拿出沈箏留給他的冊子。
冊子不厚,只有十來頁,但每頁都密密麻麻寫滿了字。
沈箏說,這都是她積累出來的種植經驗,希望對新作物也有用。
實際上,這些都是紅薯育苗扦插期間的注意事項。
她寫得隱晦,但卻有意將閱讀之人往“正道”上引,跟著冊子上的節奏進行種植。
曲老農師看入了神,下意識覺得不對勁之處,都被他那顆好奇心給壓了下去。
“咱們下來再商討商討。”
曲老農師將冊子遞給另兩位農師,“種植新作物的農戶,要特意挑選過,不論是家中還是個人,都不能有任何人品問題。腦子也要夠靈光,然後咱們再給他們上兩堂課,這新作物馬虎不得。”
馬車晃晃悠悠出了嘉禾圃,往城外東郊駛去。
瑞谷軒位于上京東北方向,緊鄰洄河。
洄河類似于上京的“護城河”,是大河溯河的分支,由後期人工開鑿而成,取名“洄河”,意為“溯洄”。
上京近郊百姓都賴以洄河生存,不論是農田灌溉還是取水洗衣,都靠洄河。若往深處論,洄河也算上京的“母親河”。
馬車行至一半,拐彎後便沿河而行,河面浮光躍金,碎成萬點琉璃。
此時剛過枯水期,河灘有一半隱于水面下,一半還能站人,浣衣人三三兩兩蹲在灘上,搗衣聲混雜著笑語,驚起叢中白鷺。
熱風沾著水汽,裹著河灘特有的氣息涌進車廂,沈箏輕嗅。
又過了兩刻鐘,岸邊人煙逐漸稀少,洄河河面更加寬闊,左右蔓延的高牆映入沈箏眼簾,馬車正前方上頭有匾——瑞谷軒。
整個瑞谷軒,都被高牆圍了起來,因為再過不久,里頭便會種上數百畝高產水稻。
守衛一眼認出戶部馬車,小跑上前後,見著了車廂內坐著的季本昌。
“小人見過尚書大人!”
今年的季本昌,是瑞谷軒的常客,就連他這個輪流值守大門的守衛,都見過好幾次。
大門打開,馬車入內後,輕車熟路朝左拐去,而後不久,一大片翠綠秧苗直接闖入沈箏眼中。
“哎喲——”季本昌直接喚停馬車,撐著車板跳了下去,“我的小寶貝們,又長高咯!”
沈箏聞言,雙腳微滑,一屁股坐在了車板上,驚得車夫回過了頭,華鐸趕緊上前扶她。
面不改色地下了車,沈箏走向季本昌,眼楮卻一直放遠。
水渠縱橫交錯,流水潺潺,這一大片秧苗像是被揉碎的碧玉一般,被鋪在了天地之間。
季本昌脫了鞋,挽起褲腳,撅個 在看秧苗蘗部,沈箏蹲在田埂上,挽起袖子,將手伸入淺水地中,細細摸了好多根秧苗的蘗部。
“不比去年同安縣的差。”沈箏笑著說“蘗部粗壯,葉片挺健,葉色翠綠,都是壯苗子。”
季本昌一听笑眯了眼,“小沈送的稻種好!這些育苗方法,也是跟著你信上方法,一步一步來的,有些農師想改,我不許!小沈你都種出一千二百斤的稻子了,你說我不听你的,反倒听他們的,像什麼話是不是?”
邀功意味明顯。
沈箏淺淺一笑,“只是種植初期,稻種有限,農師大人們難以施展,待今年豐收後,大人們便可以放開了手腳。”
面前十來畝秧苗隨著微風蕩漾,沈箏心口也越來越熱。
不知同安縣的秧苗,是不是都移栽完成。
今年秋收,整個柳陽府產出的稻種,應該夠半個大周種植了。
而那些不適合種水稻之地,也有了紅薯托底。
一切都越來越好,肚子也越來越飽。
沈箏在看秧田,華鐸在看她。
“尚書大人——”
一道喊聲自苗田對面傳來,瑞谷軒的數名農師拔腿跑來。
季本昌怒吼“別踩了我的苗子!”
回戶部之時,夕陽將整個上京擁入懷中。
與季本昌約好下次見面後,一日的忙碌便算結束了,沈箏靠在車廂,鞋面全是泥灰,衣角也沾了不少秧田水漬。
今日一天的體驗,對華鐸來說新奇又震驚。
她家主子不僅懂作物種植,更懂器物營造,談論起那些之時,整個人都在發光。
正想著,對面傳來輕微鼾聲,華鐸抬眼一瞧。
——睡著了。
毫無形象地仰頭張嘴,睡得正香。
沈箏醒的時候,馬車已經停在沈府門口,華鐸坐在車板上,單膝屈起,正一瞬不瞬地看著她。
華鐸也沒想到她會突然睜眼,一時之間慌亂四看。
“嗯?”沈箏揉揉脖子,彎腰出了車廂,和華鐸一起坐在車板上,“什麼時候到的?”
華鐸低聲道“約莫兩刻鐘前,屬下看主子睡得正香,便沒喚醒您”
沈箏伸個懶腰,帶著華鐸入了府。
用完晚飯後,沈箏問古嬤嬤,古嬤嬤說以群還沒回來,李時源和馮千枝也還沒回來。
但她說,今日三司派人來過,說明日會前來問話,請那日在船上之人都切莫離開府中。
此事也一直是沈箏心下結。
有人想害她跟余時章,一日不揪出來,一日睡覺出門都不安生。
恰好沈箏明日也沒什麼急事,剛好能守著三司之人問話,免得方子彥被嚇得尿了褲子。
之後,古嬤嬤又遞來了一則名刺,同拜帖差不多。
古嬤嬤說“大人,今晨您離府不久,國醫署令呂大人便派人將名刺送來了府上。”
沈箏打開一看。
說是來拜訪她,但呂署令言語當中,都在打探李時源在不在府上。
這是想來探討學術。
沈箏一笑,“回帖子吧,明日巳時,謹當掃徑以待。”
古嬤嬤記下後,又說“午時後,還有一位先生攜學生登門,說想拜見您。”
喜歡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