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艘船的魚鮮下了大半,船員們用木桿將水桶抬到了陰涼處,免得曬著魚兒。
有人好奇地看向這邊。
第五探微沉默了,遞出了右手文書,“祖父說,若您不買船,也可以......賃船。”
“哦——”余時章明白了,“還有後招兒。”
其實這不是後招。
余時章知道,自始至終,第五納正都只有這一招。
沈箏在一旁沒說話,也沒接文書。
老家伙之間的較量,她還是不插手為好。
余時章頓了片刻,轉頭問沈箏,“咱們入京坐漕船,是不是......有些委屈本伯這把身子骨了?”
漕船多是貨船,米面糧油、木材石礦,啥都能裝,且船員們也都沒法講究,有個小船艙睡覺便好,誰會去要求吃好住好?
船艙陰濕又幾乎暗無天日,就算是好點兒的船艙,那也只能保證基本的生活,什麼吃飯如廁,那都是大家伙兒一起。
余時章想了一會兒,又說︰“你和南姝千枝她們都是女娃娃,本伯怕你們住得不舒坦,也沒必要硬去吃那苦,你說.....是不是?”
沈箏垂眸,仔細想了一會兒。
她是過過苦日子的,南姝也是個堅韌姑娘,馮千枝就更別說了,跟著李時源有上頓沒下頓的。
所以此去上京的所有人中,“住得不舒坦”的,還真未必是她們。
但顯然余時章需要一個借口。
沈箏老實地點頭,“若出行能舒坦些,那咱們到上京時,必定是精神抖擻,面色上佳,如此才能更好地面見聖上,給太後娘娘賀壽。”
“本伯也覺得是。”余時章接過了那文書,大致看了一眼,意味不明地笑道︰“行,這兩艘船,本伯賃了。不過小丫頭,這就不能算是第五家給同安縣的賀禮了啊。”
第五探微回想著自家祖父的信。
“伯爺說得是,這兩艘船,當是伯爺給同安縣的賀禮,第五家,不過是出賃船方而已。”
東西出了,名聲沒掙到,這也在第五納正意料之中。
畢竟同安縣需要一個理由,一個足矣正當的理由,收下這兩艘船。
“送東西”和“租賃東西”,顯然就是兩碼事,不論這艘船的實際歸屬方是誰,在世人眼中,這兩艘船還是屬于第五家,那就夠了。
碼頭賃船,天經地義,沒人能抓同安縣的把柄。
將賃船文書收好後,余時章來了興致,喚上沈箏幾人,笑道︰“走,都上去看看,看看本伯賃給同安縣的賀禮如何。”
運船沒什麼好看的,真正讓人好奇的,是那艘樓船。
樓船,顧名思義,船上有樓。
那樓不需要多高,二層小樓也是樓,但想要在船上建樓,那成本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因著載著個“樓”,樓船重心沒有運船穩當,禁不住大波大浪,故而樓船多在內河航行。
但樓船的優勢也很明顯。
再往前數幾百年,樓船因樓面高聳,其上視野良好,故多用于戰事,也稱“戰船”。
說簡單點,便是船上好放箭、好丟石頭,由高射低,瞄得端正、射得穩當。
但天下幾多分合,河流流域也少了戰事,樓船,便逐漸不用來打仗了。
高也有高的好處,站得高看得遠。
時代更迭,人們也更會享樂,也更會自己找風光看,故而樓船,逐漸成了游樂船。
船上的生活設施也愈發完善,樓船的住人艙更不似漕船陰濕,而是建于“小樓”之中,至少有一面通透能采光,更有豪華屋子,三面透光,內設獨立恭房。
而樓船的甲板,更是看風景的好去處——躺椅一放,內設凹槽的茶桌一擺,能不享受嗎?
躺累了,便讓船員拿來釣竿,倚在欄前下鉤子,鉤不鉤得住魚,全看運氣。
若不想鉤魚的話,還能網魚。
漁網一下,網跟著船跑,晚上放網,早上拉網,盆滿缽滿。
想來也是愜意得很。
第五家很貼心,船上把頭、船員都是現成的,沈箏與他們說了說話,擔心他們有家有口的,不是自願來同安縣。
但他們都說——“俺們是自願來的勒,沈大人,頭兒說你們這地兒好,俺們都是爭破了頭才選上的,您可別不要俺們。”
若按第五納正明面上的說法,這些船員,都還屬于第五家。
“那你們的家人呢?”沈箏問。
“在艙里頭呢。”船員說,“頭兒選上俺們,就是因為俺們在老家沒牽掛,另一半都能在船上做事,若有了娃娃,也養成船員,跟在船上就成!”
沈箏這才看到,船艙里頭還有數道身影,正被人領著朝這邊來。
所有人到齊後,都低著頭站在甲板上,一雙眼看著鞋尖兒,其中還有一個男童,一個女童,看樣子,二人都還不到十歲。
沈箏看了第五探微一眼,對船員們道︰“碼頭有舍屋,往後你們就在村子里生活,縣里要出船,就跟船,縣里不出船,就在碼頭上工,幫縣里培點人才。”
眾人還是不敢看沈箏,低著頭應下。
沈箏讓他們各自散去,將第五探微喚到了圍欄邊。
河水湍急,奔涌間打出一層又一層的白沫,下一瞬,白沫又被河水吞沒。
“他們是奴籍?”沈箏問道。
“是......民籍。”第五探微頓了頓,“但終身受雇于第五家,後代也是如此。”
變相奴籍。
沈箏沉默一瞬,還未開口,第五探微又說︰“但他們往後,便是同安碼頭的人了,第五家不會再干涉他們的人生。”
沈箏點點頭。
碼頭成立初期,確實需要一些有經驗的老人,但這批人既已經來了同安縣,那往後也一樣享同安縣民的待遇。
說來,他們也是船上的“人才”,獨一無二的人才。
沈箏又叫來船老大,開始“畫餅”︰“你們都是有本事在身上的人......”
她開口第一句,便搞得船老大不會說話了,一時之間更顯躊躇。
他們就坐船不暈,也算本事嗎?
“既來了同安縣,便好好干,好好住下,往後想入同安縣籍,便到縣衙申請。還有那兩個孩子.......”
遠處,兩個曬得 黑的懵懂娃娃,一雙眼楮眨巴眨巴看著沈箏。
“你去與他們父母談談,同安縣的娃娃,都要上啟蒙班,得拿得了筆桿子,也要會識字。”
喜歡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請大家收藏︰()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