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需要的,是你們在做工期間挽起袖子努力干,這便夠了。”
“多的話,本官也不說了。接下來,本官念名字,里正們給大家發工錢。因著布坊初入正軌,春季份的棉布,會稍晚兩天發給大家。還有,自下月起,每月月錢會在月底那天,按時發放,大人讓你們記得帶好錢袋子。”
眾人面面相覷,場上一片沸騰。
外頭上哪兒去找當月發錢的活兒!
......
日月更替間,春意逐漸盎然。
印坊中,許主簿、王廣進、莫輕晚等人,正在給沈箏匯報進度。
王廣進將數本藍皮冊放在桌上,匯報道︰“大人,縣中與府城布莊已裝潢完成,今日布匹和牌匾將會運到布莊,今明兩日理貨碼貨、後日開業。”
許主簿也拿出一疊公文,說道︰“大人,府衙與各縣書肆裝潢也完工了,書冊與牌匾皆已在昨日運往各縣,後日開業。”
沈箏將藍皮冊與公文大致翻看一遍,吩咐道︰“開業那日本官留在縣中,許主簿,你去柳陽書肆看著,王廣進與輕晚去柳陽布莊。”
除卻同安縣外,柳陽府的布莊與書肆規模,是現今最大的。
所以開業那日,得有同安縣的人在場,方便鎮場子。
而後一個時辰,沈箏將各種注意事項交代了一番,讓他們到時都細心些,若有突發情況,他們也能及時拿出應對之策。
布匹和書籍的運輸,由縣中車馬行負責,另外,每個運送書籍的車隊,都額外配備了一名捕快、兩名鏢師。
鏢師都來自于同安鏢局。
鏢局的鏢頭並非同安縣本地人,而是去年才來的同安縣。
但早在去年之時,對方便在同安縣購了屋子,戶籍卻沒遷過來,或者說沒辦法遷過來——同安縣所有人眼中的香餑餑,外來者想落戶,光買屋子還不夠。
直到今年二月中旬,縣衙告示張貼了“房屋限購令”與“人才引進”條例,鏢頭見有了機會,當即遞交了落戶申請。
後經縣衙審核,鏢頭符合“人才引進”標準,故而他的落戶申請被允,到如今,他已是實打實的“同安縣人”了。
若非如此,押送書籍這一重任,還落不到鏢局頭上。
許主簿幾人離開後,沈箏淺淺靠在椅子上,仰頭看樹、看天。
樹枝上,嫩葉無數,每有一陣風吹過,嫩葉便會跟著抖兩下身子。
“在想什麼?”梁復問她。
沈箏扭了扭脖子,“在想......下官也不知道。就是......在布莊與書肆開業之前,下官覺得每一天都過得好慢,滿腦子想著快些開業,可真快到了這一日......又總覺得有些不真實,好像一切都要塵埃落定了般。”
半年來的努力終于落了地,此時的心情,沈箏難以描述。
梁復整理好鏡片,將托槽往沈箏面前一推,“縱使前路諸多困難,本官與伯爺幾個始終都在。好了,莫要瞎想,不是說今日給本官驗光嗎?本官這眼楮,可要吃一回細糠咯。”
一說到“驗光”,沈箏來了精神,頓時將惆悵拋之腦後。
每片試戴鏡片的度數,都是她利用鏡片焦度與焦距值,手動核算出來的,這一過程極其復雜,其中心酸自是難以言喻。
而如今,終于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候了!
為表隆重,沈箏特意去洗了個手。
梁復問她︰“咱要不要焚個香?”
......
兩日後,柳陽府學。
黎明的幕布悄然拉開,天空呈現出深邃的藍灰色,東方盡頭的雲層中,逐漸蘊出縷縷光輝。
“今兒個是個好天氣,東面的天這麼早就亮了。”
學子們三三兩兩結伴而行,朝著柳陽府學走去,有的低聲交談,有的埋頭看書,有的嘴里還嚼著早飯。
“楊兄!”一手拿折扇的清秀學子快步上前,問道相識的學子︰“听聞那日知府大人來了府學,將周學正給綁走了?”
“我也听說了!”盡管他們都是讀書人,也免不了說些閑話︰“听說那會兒還在下著雨,周學正逃跑之時,直接摔暈過去了!”
“對對對,我也是听人這麼說的,說是周學正門牙都磕到了!”
“我咋听說,還是知府大人,親自把周學正送到醫館去的?”
楊自然被所有人圍在正中,屢次想張口,都被打斷。
待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足足湊齊了八個說法之後,楊自然終于忍不住了。
“你們從哪兒听說的!”眼見就快到府學大門,楊自然忍無可忍,“知府大人只是有要事,邀請學正去府衙!學正沒暈過去,也沒被送到醫館去!”
“噢——”其余學子好像懂了,“那學正到底摔沒摔?”
“......”
“不說話?”
“那就是摔了!”
“那牙呢?”
“不說話.....那就是......”
“沒有!學正牙沒摔掉!”
正當楊自然據理力爭之時,一道陌生身影自他們身旁走過。
此人身姿挺拔,步子邁得又大又穩,衣飾簡潔又特別,仿似是一種他們從未見過的新料子。
“他穿的是何等材質的衣裳?”學子們面露好奇,悄聲談論起來。
“不知,這料子我從未見過,似麻非麻,似綢非綢,好生特別。”
“不是說今日同安布莊開業嗎!他身上穿的,莫不是布莊的棉布衣裳!”
“這才什麼時辰!就算布莊開業了,他也不能如此快買到衣服,甚至還來了府學吧!”
要知道,府學離熹源街還是有段腳程的。
學子們愈發好奇,忍不住跟在對方身後。
一同走了幾步後,他們發現,對方竟也是朝著府學去的。
這不湊了巧!
楊自然被學子們推了出去,慌張整理衣帽後,禮貌問道︰“兄台,你可是要去府學找人?”
對方腳步微頓,回頭頷首道︰“我找周學正。”
一听對方找周學正,學子們那顆好奇的心又砰砰跳了起來,湊上前引路。
“兄台,我們熟路,我們帶你去學正室!”
這樣一來,他們既可以見到學正,又可以朝對方搭話。
一舉兩得!
喜歡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請大家收藏︰()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