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箏將滾輪從驢背上取下,比作石碾。
“大家且看。”沈箏站在滾輪後,身後推動滾輪,“將這個滾輪比作石碾,本官使力推動石碾。”
她使力不大,所以滾輪受力後只緩緩滾了一圈。
“石碾開始滾動受的力,是從本官手上傳遞過去的。”
眾人看著沈箏的手,點點頭。
這個他們知道。
“而石碾受力開始滾動,它開始滾動的方向,則是本官使力方向,也就是滾動力來源的切向。”
說著,沈箏又給他們解釋了一遍什麼叫做切向——大致可理解為,沿著運動方向的力。
梁復眸光一閃,他好像有些明白了。
但他依舊沒說話,而是認真听著沈箏嘴里每一個字,看著沈箏手上每一個動作。
沈箏拍了拍滾輪,看向他們道︰“方才程愈所說,想用石碾夯地,最大的弊端不是牲畜會踩壞地面。而是牲畜拖動石碾運動所產生的力,幾乎只會在石碾接觸地面的那一刻有切力,至于之後石碾施加給地面的力,其實大部分都源自它本來的重力。”
其實這些事例,在生活中都隨處可見,只是沈箏用力學的角度來解釋,對沒接觸過系統力學的人們來說,難免會復雜一些。
復雜歸復雜,復雜也有好處。
將“復雜”融會貫通,便可舉一反三。
除了梁復與喬老,不少人面上露出疑惑之色。
沈箏在心中直嘆,今天果真是和理科作伴的一天。
方才才合計完化學,這會兒又來合計物理。
哦對了,早上還在縣學教了數學——果真是數理化不分家。
梁復還在細細回味著沈箏的話。
切力......力的方向......
他難以描述眼下的感覺——就好像是他有一個老朋友,但他卻一直不知道對方的名字,因此對方在他眼中朦朧無比,也總擔心對方會不辭而別,往後再難相見。
而如今“切力”這個詞從沈箏口中說出來,梁復就好像知道了“老朋友”姓甚名誰,有了“老朋友”的家中住所,與對方的關系也更近了一步。
他明白了!
梁復腦子轉得飛快,第一個便對喬老炫耀︰“老喬,老夫是明白沈大人口中所說之意了,不知你可以明白?”
所以喬老明不明白?
明白一半吧,不是完全明白了。
但此時此刻,他怎可認慫?
“老夫也自是明白了。”他眼珠一轉,看向自己的得意大弟子︰“就是不知愈小子明白與否?”
“弟子明白了!”程愈激動上前,“沈大人,不知學生如此理解可對?之前學生選用石碾的目的是壓地,可石碾被牲畜帶著滾動,力的方向不對,對壓地來說,便是浪費了力!”
他想得沒錯,力也能被浪費。
這是一直以來工匠建造工具時,一個頗為籠統的概念。
“工具”被創造之初,目的便是為了“省力”、“便捷”,工具在一個人手中,能產生三個人、五個人、甚至十個人的作用。
這就是省力。
既能省下力氣,那生活過程中,自然也有“被浪費”的力氣。
“啪啪啪——”沈箏鼓起了掌,毫不吝嗇夸贊︰“聰明,如此理解也可。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也很常見,但就是因為太常見了,所以大部分人都會習以為常,不會去注意。”
程愈這麼一解釋,在場不少人都陷入沉思。
好像懂了,又好像差那麼一點。
沈箏看著這一張張求知若渴的面龐,心中一咬牙。
數學要學,化學往後也要學,干脆物理也一並吧。
今天梁復喬老等人都在,她剛好能趁此機會,先來一場小小的物理科普,也為以後縣學的物理課打基礎。
沈箏站在人群最前,正面對著她的,是梁復、喬老、程愈等匠人,還有方才“尾隨”她而來的縣學學子。
而在她身後的,是干得熱火朝天的伍全等人。
他們卸土、和土、層層鋪地夯地分工明確。
但若仔細看,也能發現他們一個二個的耳朵,險些豎到天上去——真的太想听了,但又不敢表現得太明顯,怎麼辦?
倒不是他們扭捏拿喬,而是站在對面的,都是些什麼人?
沈大人與梁大人這兩位官員就不說了,就連縣學學子和匠人們,那都是百里挑一的聰明蛋,他們哪好意思光明正大與人家“上同一堂課”,這不是貶低了聰明蛋們吶?
沈箏四顧一圈,在目光所及之處尋找合適的科普之物。
“力學,是一門很神奇的學科,由淺及深。”
她暫且將初階物理稱作“力學”,因為對如今的大周來說,能達到使用工具器械“省力”的目的,那這門學科便算初具成效。
“先了解力學,再去探索力,探索力的‘方向’,力的‘倍力’與力的‘流失’。就像本官方才所說,在此途中你們會發現,力學在生活當中無處不在。而經過你們的探索,一定一定,會有更多‘省力’的裝置被發明,造福百姓,推動咱們大周進步。”
一口大餅,平等地喂到了在場每一人口中。
梁復,喬老還有一眾匠人听得心潮澎湃,就連縣學學子都被她說得一陣激動。
反觀伍全他們反應平平,面上是顯而易見的不自信之色。
他們這些賣苦力的,能發明個啥呀?能不給沈大人拖後腿,都是頂好的了。
“其實與其相關的東西,早就被發明出來了。”沈箏看著梁復與喬老,笑道︰“農事上,有耜、斧、犁、石磨等工具,軍事上,有箭、簡易弩等器械,而生活中,也有馬車、紡織機等工具。”
對呀。
眾人點點頭。這些東西,本就不是平白無故就變出來的,還不是一步一步改良而來?
就說耕地用的耜,不也是耒改良而來的嗎?
沈箏見他們面色了然,接著道︰“這些工具給咱們帶來的助力,則被稱為‘機械優勢’,目的則是帶來便捷。”
她一直沒放棄在這處地界尋找合適的科普工具,終于,一口水井被她鎖定。
喜歡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請大家收藏︰()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