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倩和劉芳芳二人,听到自己從小喜歡到大的歌星,當面毫無保留地夸贊她們。
就別提有多讓她們興奮了。
“謝謝你,葉姐,太感謝你了。”
“非常感謝,葉姐,您能給我們簽個名嗎?”
還是葉倩實在。
這見了面了,只是擁抱,說說話,不留個紀念哪行啊?
後來跟明星見了面,都想要合影。
在八九十年代,還多是要簽名。
那時候,相機還是膠卷相機。
連拍電影,都是用的膠卷。
為了節省膠卷的成本,演員在正式開拍之前,都會一遍一遍進行彩排。
尤其是武打動作片,拍攝的時候,現場情況復雜,容易發生不可控的因素。
因此,演員在拍動作片之前,會真的去進行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動作培訓。
要是本身有真功夫的,那就更好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以前只有武打明星,才能去拍動作片。
可不像後來,什麼人都能演動作片。
那時候還有一個產業,叫“武行”,專門給戲台、影視圈培養動作演員的地方。
正式拍攝的時候,基本上是一鏡到底。
那種拳拳到肉的搏斗場面,在後來特效發達後,再也拍不出來了。
這次春晚的彩排現場,親友團都帶著相機呢,用來拍照留念的。
王武也帶了幾個。
但相機都在他們手里拿著,葉倩和劉芳芳手里可沒有。
總不能讓葉麗儀在這等著,她們回去拿相機吧。
葉麗儀助理的手里,倒是有相機。
但這相機拍攝完成之後,要把膠卷拿去洗出來,才能得到照片。
哪好意思用人家的相機拍,再讓人家去洗,再給她們寄過來呢。
要“簽名”,是比較靠譜的想法。
“您就在我們的衣服上簽,我們這衣服不洗了,收藏起來。”
葉倩拉著自己上身t恤的一角,笑嘻嘻道。
劉芳芳也跟著拉著自己的衣服。
“對對對,葉姐,您簽在我們的衣服上吧。”
葉麗儀笑了。
“簽名可以,但你們倆,得答應我一個條件。”
“嗯嗯嗯,您說。”
劉芳芳不假思索,就答應了,連連點頭。
葉倩倒是眼珠子一打轉,多了個心眼。
“葉姐,您先說說看,我們能答應的,絕不會含糊。”
听到這句,葉麗儀對葉倩,不免高看了一眼。
這丫頭年齡不大,做事很謹慎啊。
應該是她公司,對她進行過專門的培訓。
在外面,多八百個心眼,都不為過。
倒是一旁的劉芳芳,看起來很單純,涉世未深。
“放心,我的條件也很簡單,剛才跟你們說了,我也是你們倆的歌迷,我給你們簽完名,你們倆也要給我簽個名,就在我這衣服上。”
說著,葉麗儀像她們倆一樣,也拉起了自己衣服的一角。
就這樣,三人都拉著自己衣服的一角,看著對方。
樣子有些滑稽。
一旁等待的兩名助理,都跟著笑了。
.......
葉倩和劉芳芳二人,在這追起“星”來了。
不遠處,一直躲著等待葉倩和劉芳芳出來的,那賊頭賊腦的玩意兒,可著了急。
他看到葉倩和劉芳芳,站在廁所的門口,好像在跟誰說著話。
剛好葉麗儀的身子,被兩名等待的助理,給擋住了。
那人並沒瞧見,和葉倩還有劉芳芳說話的,是本屆春晚,最大牌的明星——葉麗儀。
心里還在奇怪呢。
“這是遇到誰了?怎麼那麼能說?”
同時,另一邊先前被葉倩和劉芳芳指路的,那位男演員,也在盯著不遠處,那賊頭賊腦的人呢。
見那人不時露頭往廁所看,還借著拐角的牆體作掩體,擋著自己,一直不出來。
心里更加篤定,那不是什麼好玩意兒了。
“他要對這兩個小姑娘做什麼?”
那男演員心里嘀咕著。
此時,一間房間內,亮著昏暗的燈光。
這是總台演播廳的一間廢棄雜物室,很少有人過來。
韓少、黃少、趙少、李少四人,正一臉憧憬地等待著。
之所以選在這里,就因為隱蔽。
最早總台的演播室,就在這間雜物室的不遠處,那時候,這間雜物室還是化妝間。
隨著時代的發展,總台建了新的演播大廳,這邊的演播室就被淘汰了。
平時也就錄些小節目。
現在臨近春節了,都在為春晚準備,那些不重要的小節目,早就停播了。
這邊的雜物室,自然就沒人再過來。
春晚表演的那個演播廳,距離這里又很遠,更沒人會注意到這邊了。
幾人選在這里,為非作歹,可就太方便了。
更何況,還有內部的工作人員,做他們的內應,給他們打著掩護。
四個小子,這會兒小聲議論著。
“等會兒葉倩和劉芳芳來了,咱們怎麼玩?”
韓少是這四人里,威望最大的。
自然也就成了四人里的“小頭頭”。
壞點子多是他先起的頭。
今天過來找葉倩和劉芳芳,可並非是臨時起意。
在第一場彩排結束時,他們在總台內部的狗腿子,就跟他們說了這個事情。
有兩個年輕的女歌手,多麼的漂亮,多麼的優雅,唱歌多麼的好听,雲雲......
這是四人,交給那狗腿子的“任務”。
讓那狗腿子,幫忙盯著,瞧瞧今年過來彩排的演員里,有沒有長得漂亮的新人。
有名氣的,他們還真不怎麼敢惹,尤其是在春晚彩排時期,怕出了岔子。
但那種對春晚的舞台,有著極大的向往,甚至當成畢生夢想所追求的新人演員。
在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嶄露頭角,被春晚節目組注意到,給邀請過來的,就比較合他們的胃口了。
這種演員,由于非常珍惜春晚演出的機會,相對應的,就特別擔心,會失去演出的資格。
誰都不敢得罪。
讓她們做什麼,她們就會做什麼。
嘿嘿。
把她們往這小屋里一領,門一關,再三言兩語一頓嚇唬。
那還不是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嘛。
這年頭的年輕人,可不像後來,什麼都懂。
信息相對比較閉塞。
外來的年輕人,對京城有著神秘且崇敬的畏懼。
對京城的當地人,尤其是“權貴”,自然而然,也是有著一種“畏懼”。
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變故,她們往往無所適從,不知該怎麼辦......
他們這四個狗東西,利用的就是這個心理。
可不是第一回干這種事了,有的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