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橋那邊的熱鬧,王武他們可不知道。
胡小梅沒什麼大事,住了一天院,第二天就出院了。
王武安排人,給接到芒山鎮來,住上幾天。
買了個院子給他們一家住。
後面打算,讓胡小梅的兩個弟弟,胡學軍和胡學文在芒山鎮接著讀書。
在芒山鎮,自己眼皮子底下,還是放心些。
他們姐姐胡小梅,也要在芒山鎮唱片公司就職的。
以後免不了住。
這一家人住下後,當天下午,王武坐著車,過來了。
一家人趕忙出來迎接。
“王總,你來了。”
胡秉章一臉感激道。
他的老伴兒,同樣的心情。
兩個孫子胡學軍和胡學文,都像遇到了親人般,臉上滿是笑容。
胡小梅的臉上,更是多了幾分驚喜,仿佛在盼著王武過來。
“怎麼樣?這里住的還習慣不?”
王武問道。
“習慣,習慣,謝謝你,王總。”
胡秉章連聲道。
“謝謝你,小武哥。”
胡小梅聲音溫柔地說了句。
“謝謝你,小武哥。”
胡學軍和胡學文兩兄弟,也跟著道。
王武臉上露出笑。
“不用客氣,住的習慣就好,來到這里不要見外,有什麼需要的,盡管跟我說,或是跟我的人說,他們會給你們安排好的。”
“嗯嗯。”
這個院子,相比于劉家姐妹之前住的院子,還要大一些。
不過地勢沒有劉家姐妹之前的大院好。
那邊離街道相對較近,這個大院,快到農村了。
但王武住的糧倉大院,就離鎮上的街道很遠,這個大院夾在街道和王武的糧倉大院中間。
反倒是離王武家的糧倉大院,要近一些。
這也是決定把他們安置在這里的主要原因。
“王總,吃飯了沒有?要沒吃,我去給你做些來。”
奶奶貼心地王武道。
王武擺了擺手。
“奶奶,我吃過飯來的,你們也都吃過沒有?”
“吃過了,吃過了。”
“嗯,我已經給他們安排了,今天下午,就有人過來給你們安裝電話,還有電視機,這樣你們的生活,就更方便了。”
王武說道。
“王總,使不得呀,您幫助我們,給我們住的地方,就讓我們很感動了,怎麼還給我們安裝電話和電視呢?”
“我們可受不住啊,就這,我們都想給您磕頭謝恩了。”
胡秉章老兩口,動情道。
王武趕忙攔住。
這老頭可不是嘴上說說,他真給磕頭。
昨天在鎮上的時候,他冷不丁地給自己磕了一個。
自己這小輩,哪受得起長輩磕頭啊。
這不折壽嘛。
“爺爺奶奶,你們都別客氣,安心在這里住幾天,我先來安排三個孩子的工作和學業,等都安排好了,再帶你們回去看看。”
王武對老兩口道。
等把胡小梅她們三姐弟的事安排好,得帶他們老兩口回去一趟。
不然他們放不下心。
他們這一代人,對故土的執念很重。
不過他們三個孫女孫子都在芒山鎮,兒子又沒了,他們肯定還會回到三個孫女孫子身邊的。
“嗯嗯,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說好了,太感謝你了。”
胡秉章再次動情道。
“王總,進屋喝杯熱茶吧。”
奶奶說道。
“不必了,爺爺奶奶,我這趟過來,是來找小梅的,讓她跟我去趟唱片公司,跟她聊聊未來規劃的事。”
王武說道。
一听是工作上的事,爺爺奶奶哪敢怠慢?
連連點頭。
“嗯嗯,麻煩你了,王總。”
奶奶跟孫女交代了一句“小梅,好好听你哥的話,他讓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
老人又不懂唱片公司是干嘛的。
只知道眼前這個年輕人,在他們家最困難的時候,拯救了他們一家人。
現在還在資助三個孩子。
心中充滿了感激。
自然是要讓三個孩子,多听他的話了。
胡小梅乖巧點頭。
“嗯,知道了,奶奶。”
隨後看向王武。
“小武哥,咱們走吧。”
“好的,爺爺奶奶,學軍學文,我們走了。”
王武給他們打招呼道。
“嗯嗯。”
一家人送到院門口,看著兩人坐上車,目送著他們離開才回去。
學軍和學文心情很好,來到新的環境,新鮮感也足。
跑去忙他們的去了。
老兩口去廚房收拾下。
中午吃的飯,碗筷子盤子剛拾掇到廚房,還沒洗涮。
二老臉上都滿是欣慰。
“唉,真是天無絕人之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啊!咱家振威還有兒媳剛出事的時候,我天都塌了,天天擔心這三個孩子的以後,真沒想到啊,咱遇到好心人了!”
爺爺坐到鍋灶前,點起火來,感慨地說了句。
現在天冷了,碗筷盤子的,都帶著油,涼水洗不干淨。
那冰涼的水,還凍手。
他們老一輩的,都是把這些碗筷盤子,放到鍋里,倒上水。
把水給燒熱。
這碗筷盤子上的油,遇熱就會融化。
再用絲瓜殼子給洗涮干淨。
听著老頭子的話,老伴兒跟著點了點頭。
臉上既開心,又慶幸。
“你說王武這孩子,在鎮上是做什麼生意的?怎麼那麼有錢,還那麼有勢?看著他也不像是當官的啊,還那麼年輕,瞧著比咱家小梅,也大不了幾歲。”
奶奶問爺爺道。
喜歡86年五個嫂子八個孩子要我養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86年五個嫂子八個孩子要我養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