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剛過,清晨的公園里已經有了幾分涼意。退休教師周老師像往常一樣在晨練,他的動作舒緩而沉穩,與秋日的寧靜相得益彰。這時,他看到老鄰居王叔穿著單薄的汗衫在跑步,滿頭大汗,氣喘吁吁。
"王叔,這天兒轉涼了,您怎麼還穿這麼少?"周老師關切地問,順手遞過一條毛巾。
"沒事兒,我這一跑就熱乎了!"王叔不以為然地擺擺手,"再說,不是說要"秋凍"嗎?"
周老師搖搖頭""秋凍"可不是這麼理解的"
誰知第二天,王叔就因為突發心絞痛被送進了醫院。主治醫生檢查後直搖頭"秋季溫差大,血管容易收縮,老人家運動不能太急,要循序漸進啊!這已經不是第一個因為秋季養生不當送醫的患者了。"
周老師站在病床前,心疼地說"早就提醒你要注意秋季養生,這下可好,吃苦頭了吧?"
王叔虛弱地嘆氣道"現在才知道,原來秋天養生還有這麼多講究"
一、兩不急給身體一個適應的過程
1 不急著"秋凍"添衣要循序漸進
"春捂秋凍"這句古訓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市中醫院張主任在查房時解釋說"最近我們接診了不少因為錯誤"秋凍"導致生病的患者。"秋凍"不是讓人挨凍,而是指不要天氣稍涼就急著穿得太厚,要讓身體有個適應過程。"
科學添衣法
• 分層穿衣早晚加件薄外套,中午熱了可脫下。推薦選擇透氣性好的純棉或真絲材質,既保暖又不悶熱。建議選擇開衫式外套,方便穿脫。
• 重點保護腹部、腳部和背部要特別注意保暖。腹部受涼易導致腹瀉,腳部受寒會影響全身血液循環,背部則是陽氣之海。老年人可在清晨出門時戴條薄圍巾,保護大椎穴。
• 看天穿衣氣溫低于15c或溫差超過8c時,要及時添衣。建議下載天氣p,隨時關注溫度變化。
真實案例45歲的趙先生堅持"秋凍"卻感冒了,原來是早晚騎電動車時穿得太單薄。後來他改成在辦公室放件外套,路上穿防風風衣,感冒再沒犯過。"現在我明白了,"秋凍"是要讓身體慢慢適應,而不是硬抗。"
專家建議秋季穿衣要像剝洋蔥,一層一層,方便隨時調節。特別是老年人,要隨身帶件薄外套,隨時應對溫度變化。建議選擇顏色較深的衣物,更容易吸收陽光熱量。
2 不急著"貼秋膘"進補要適可而止
過去物質匱乏,人們需要"貼秋膘"儲存脂肪過冬。但現在人普遍營養過剩,盲目進補反而傷身。營養科李醫生說"每年秋天,我們都會接診不少因為過度進補導致消化不良、血脂升高的患者。"
科學進補原則
• 先調脾胃秋季進補前,要先調理好脾胃功能。可以先用小米粥、山藥等溫和食材調理一周。
• 平補為主選擇山藥、百合、銀耳等平補食材,避免過于溫補的羊肉、人參等。
• 循序漸進從少量開始,觀察身體反應。如無不適,再逐漸增加。
"我以前一到秋天就大魚大肉地補,"王叔感慨地說,"結果血脂、血糖都上去了。現在才知道,進補也要講究科學。"
推薦食譜山藥百合粥
新鮮山藥100克,百合30克,大米50克,共同煮粥。此粥性味平和,適合秋季平補。山藥健脾益肺,百合清心安神,特別適合秋季食用。
二、三不要遠離養生誤區
1 不要過度運動順應秋季收斂之氣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人體陽氣也開始收斂。此時運動要適度,不可像夏天那樣大汗淋灕。運動醫學專家指出"秋季運動過量,反而會損傷人體津液,導致陰虛火旺。"
秋季運動指南
• 選擇溫和運動散步、太極拳、八段錦等最為適宜。這些運動能夠活動筋骨,又不會過度消耗。
• 控制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為宜,避免大汗傷陰。可以佩戴心率監測設備,將心率控制在(170年齡)次分鐘以內。
• 選對運動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後運動,避開清晨寒露。建議在上午910點或下午34點進行鍛煉。
真實案例45歲的劉女士為了減肥,秋季仍堅持高強度健身,結果出現心慌、失眠。中醫診斷是運動過度耗傷陰液,調整運動方案後才好轉。"現在我每天散步半小時,配合太極拳,體重反而更容易控制。"
運動小貼士運動時隨身帶件外套,出汗後立即擦干,避免著涼。運動後要及時補充溫水,小口慢飲。
2 不要熬夜早睡早起身體好
《黃帝內經》明確指出"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作息方式。睡眠專家表示"秋季日照時間縮短,人體褪黑素分泌會提前,早睡更符合生理規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科學作息安排
• 最佳入睡時間晚上911點(亥時),此時三焦經當令,最宜入睡。
• 最佳起床時間早晨57點(卯時),此時大腸經當令,適宜排便。
• 午休要適度101novel.com30分鐘即可,過長會影響夜間睡眠。
"我以前總是熬夜看電視,"王叔說,"現在按照周老師說的,十點前就睡,早晨六點起,整個人都精神了。連多年的便秘問題都改善了。"
改善睡眠質量
• 睡前溫水泡腳15分鐘,水溫40c左右
• 臥室使用加濕器,保持濕度5060
• 選擇蠶絲被,保暖透氣
• 睡前可喝一小杯溫牛奶
3 不要憂思過度保持心情愉悅
秋天草木凋零,人容易產生傷感情緒,這在中醫里稱為"悲秋"。心理科醫生解釋"這與日照減少影響血清素分泌有關,屬于季節性情緒失調。"
化解"悲秋"方法
• 多曬太陽早晨的陽光最能振奮精神,建議每天曬太陽30分鐘。
• 培養愛好書法、園藝、音樂皆可,讓注意力轉移到喜歡的事情上。
• 朋友聚會多與樂觀的朋友交流,積極情緒會相互感染。
• 色彩調節穿暖色衣服,用亮色裝飾,視覺刺激能改善情緒。
真實案例退休干部老陳每年秋天都情緒低落,後來參加了社區書法班,天天練字會友,再也不"悲秋"了。"現在每到秋天,反而是我最期待的時候,因為可以和書友們一起賞菊寫字。"
專家建議遇到不開心的事,可以到公園散步,或者找朋友傾訴,不要一個人悶在心里。必要時可以尋求專業心理咨詢。
三、四不宜守住健康底線
1 不宜過度貪涼防寒保暖是關鍵
雖然"秋老虎"時天氣還熱,但已經不宜過度貪涼。中醫專家提醒"秋季寒氣從腳生,一定要注意足部保暖。"
注意事項
• 少吃生冷冰淇淋、冷飲要少吃,特別是早晨和晚上。
• 不用涼席立秋後就應該撤掉涼席,換上薄被單。
• 少吹空調適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 不洗冷水澡水溫要保持在3840c,洗澡時間不宜過長。
"我以前總愛喝冰鎮啤酒,"王叔回憶說,"結果得了老寒腿。現在想想,都是貪涼惹的禍。現在改成喝溫熱的養生茶,關節再也不疼了。"
特別提醒老年人、體弱者要特別注意腳部保暖,睡前可以用熱水泡腳。建議穿棉襪睡覺,避免腳部受涼。
2 不宜盲目用藥對癥下藥才有效
秋季燥邪當令,容易引起咳嗽。但很多人一咳嗽就急著吃藥,這是不對的。呼吸科醫生強調"秋季咳嗽分多種類型,用錯藥反而會加重病情。"
正確做法
• 分清咳嗽類型燥咳干咳無痰,寒咳痰白稀薄,熱咳痰黃黏稠。
• 先食療後用藥可以先用雪梨、蜂蜜等食療,觀察效果。
• 遵醫囑用藥不要自行購買抗生素,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真實案例李女士秋燥咳嗽,自行服用止咳藥,結果咳嗽加重。醫生診斷是燥咳,用錯藥物反而傷了肺陰。"後來用冰糖炖雪梨,三天就好了。"
推薦食療方冰糖炖雪梨
雪梨一個,去核,加入冰糖,隔水蒸熟。適合燥熱咳嗽。如伴有咽痛,可加入少許川貝母。
3 不宜過度進補虛不受補反傷身
很多人認為秋天就要大補特補,結果補出問題。中醫科主任指出"近期接診多位因進補不當導致上火、失眠的患者。"
進補原則
• 先辨體質不同體質進補方法不同,建議先咨詢中醫師。
• 適可而止過補反而會加重身體負擔,要見好就收。
• 注意搭配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不要只吃補品。
"我去年吃了不少人參,結果上火流鼻血。"王叔說,"現在才知道,進補也要看體質。像我這種濕熱體質,應該以清補為主。"
適合秋季的平補食材
• 銀耳滋陰潤肺,適合燥咳
• 百合清心安神,改善睡眠
• 山藥健脾益肺,調理腸胃
• 蜂蜜潤燥通便,美容養顏
4 不宜情緒大起大落保持心態平和
秋季對應人體的肺髒,而悲憂最易傷肺。保持情緒穩定對秋季養生尤為重要。心理醫生表示"秋季是抑郁癥高發期,要特別注意情緒調節。"
養心方法
• 保持樂觀凡事往好處想,用積極心態看待問題。
• 學會放下不要斤斤計較,寬容待人也是善待自己。
• 適度宣泄找到合適的情緒出口,如運動、傾訴等。
• 培養耐心做事不急不躁,循序漸進。
周老師分享自己的經驗"我每天練習書法,心情特別平靜。遇到煩心事,寫幾幅字就好了。建議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放松方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四、秋季養生實用小貼士
1 飲食調理少辛多酸防秋燥
秋季飲食要遵循"少辛多酸"的原則,幫助身體收斂陽氣。資深營養師建議"秋季要特別注意補充水分,多吃含維生素的食物。"
推薦食材
• 酸味食物葡萄、山楂、檸檬,能生津止渴
• 潤燥食物芝麻、核桃、糯米,可滋陰潤肺
• 白色食物白蘿卜、豆腐、牛奶,利肺氣通便
要少吃的食物
• 辛辣食物辣椒、生姜、大蒜,易傷陰助燥
• 燒烤油炸傷陰助燥,加重秋燥癥狀
• 生冷食物損傷脾胃,影響消化功能
2 起居調攝早睡早起精神好
秋季要順應自然規律,調整作息時間。養生專家指出"秋季作息要跟著太陽走,這是最簡單的養生法則。"
作息建議
• 晚上911點入睡最佳,最晚不要超過11點
• 早晨57點起床最宜,起床後先喝杯溫水
• 午休101novel.com30分鐘即可,過長會影響夜間睡眠
改善睡眠環境
• 保持臥室通風,但避免直接吹風
• 使用加濕器,保持空氣濕潤
• 選擇舒適的寢具,枕頭高度要合適
3 運動養生溫和運動最適宜
秋季運動要選擇溫和的方式,避免過度勞累。健身教練建議"秋季運動要量力而行,以舒適為度。"
推薦運動
• 散步每天60008000步,可分次完成
• 太極拳調和陰陽,改善平衡能力
• 八段錦簡單有效,適合各年齡段
• 登山周末適度登山,開闊心胸
運動注意事項
• 避開早晚低溫時段,防止受涼
• 隨身帶件外套,隨時增減衣物
• 出汗後及時擦干,更換干爽衣物
五、特殊人群秋季養生指南
1 老年人秋季養生
老年人陽氣漸衰,要特別注意防寒保暖。老年科主任強調"老年人秋季要防跌倒,注意補充營養。"
特別提醒
• 晨練要等太陽出來,避開晨露
• 添衣要比年輕人早,注意頭部保暖
• 飲食要溫熱軟爛,便于消化吸收
• 定期監測血壓血糖,及時調整用藥
2 兒童秋季養生
兒童髒腑嬌嫩,要特別注意預防秋季腹瀉和感冒。兒科醫生建議"家長要注意根據天氣變化及時給孩子增減衣物。"
防護措施
• 及時增減衣物,但要避免過度保暖
• 注意飲食衛生,少吃生冷食物
• 保證充足睡眠,促進生長發育
• 適度戶外活動,增強抵抗力
3 慢性病患者秋季養生
慢性病患者要特別注意季節變化對病情的影響。專科醫生提醒"秋季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期,要按時服藥。"
注意事項
• 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不可擅自停藥
• 注意保暖,預防感染,避免病情加重
• 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大喜大悲
•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但要量力而行
六、秋季養生常見問題解答
問秋季容易上火怎麼辦?
答可以多吃梨、銀耳等滋陰潤燥的食物,少吃辛辣油炸食物。推薦飲用菊花枸杞茶,如果上火嚴重,可以咨詢醫生。同時要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問秋季皮膚干燥怎麼調理?
答多喝水,每天至少101novel.com00l;多吃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胡蘿卜、西蘭花;適當使用保濕護膚品,選擇溫和的沐浴產品。洗澡水溫不宜過高,少用堿性沐浴露。
問秋季總是感覺疲勞怎麼辦?
答可能是"秋乏",要保證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適度運動,如散步、瑜伽;飲食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果持續疲勞,要及時就醫檢查。
問秋季需要補充維生素嗎?
答可以通過食物補充,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橙子、獼猴桃、深色蔬菜等。如果需要服用維生素補充劑,最好先咨詢醫生,不要自行大量服用。
結語
一個月後,王叔康復出院了。他現在每天都按照周老師教的養生方法來做,整個人精神多了,連多年的老毛病都改善了不少。
"現在我才明白,養生要順應自然規律。"王叔感慨地說,"秋天養生,記住這"兩不急,三不要,四不宜",就能平安度過。我現在把這些方法都記在本子上,每天對照著做。"
周老師笑著說"養生貴在堅持,要把這些方法變成生活習慣。記住,預防永遠勝于治療。我現在每天早晨都會在公園等你一起鍛煉。"
夕陽西下,兩位老人在公園里邊散步邊聊天。王叔現在不僅自己注重養生,還經常把這些方法分享給其他老友。他說"要把健康的理念傳遞給更多人,讓大家都能夠安享晚年。下周社區還請我去分享秋季養生經驗呢!"
秋季養生,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刻的中醫智慧。只要我們順應自然,科學養生,就能擁有健康的身體,享受美好的生活。從飲食起居到運動情志,從年輕人到老年人,都需要根據秋季特點進行適當調整。
記住養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從今天開始,踐行這些養生方法,讓健康常伴左右!在這個金秋時節,讓我們用科學的方法守護健康,用積極的心態迎接每一個美好的日子。
喜歡日常養生常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日常養生常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