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公園里,薄霧還未完全散去,65歲的退休教師李阿姨已經對著手機視頻,認真地練習著"秋日養生操"。她的動作舒緩而流暢,與秋日晨光相得益彰。不遠處,她的老友張大爺正坐在長椅上,大口吃著油條配豆漿,面前的塑料袋里還裝著兩個肉包子。
"老張啊,秋天可不能這麼吃,要防秋燥!"李阿姨做完一套動作,走過來關切地勸說道。
張大爺不以為然地擺擺手"哪有那麼多講究?我幾十年都這麼過來的,不也活得好好的!"
結果沒過兩周,張大爺就因為嚴重的秋燥咳嗽和便秘,不得不去了醫院。診室里,主治醫生看著檢查報告,無奈地搖著頭"每年秋天,門診里像張大爺這樣的患者都要增加三成以上。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養生方法,很多秋季常見病都能避免。"
01 懂得"秋凍"真諦保暖有講究
別急著添厚衣
"春捂秋凍"這句古訓流傳千年,但現代人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北京市中醫藥大學養生康復系主任王教授解釋道""秋凍"的本質是讓身體逐步適應氣溫變化,而不是讓人挨凍。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關鍵在于"適度"二字。"
科學實施"秋凍"的正確做法
• 分層穿衣早晚添件薄外套,中午氣溫升高時可隨時脫下。建議選擇透氣性好的材質,如純棉、真絲等。
• 重點防護特別要保護好三個關鍵部位
腹部脾胃所在,受涼易導致消化不良
腳部"寒從腳起",宜穿棉襪保暖
背部督脈所在,護背就是護陽氣
• 特殊人群老年人、體弱者可在清晨出門時戴條薄圍巾,保護頸項部位。這個部位有很多重要穴位,受涼易引發感冒。
保暖要適度
"驟冷驟熱最易感冒。"王教授繼續解釋道,"秋天穿衣要像剝洋蔥,一層一層,方便隨時調節。現在很多辦公樓、商場室內外溫差大,這樣的穿衣方式更能適應環境變化。"
真實案例42歲的趙先生自認身體強壯,堅持"秋凍"卻反復感冒。後來發現,問題出在他早晚騎電動車時穿得太單薄。在醫生建議下,他改成在辦公室常備一件外套,路上穿防風風衣,這個秋天感冒再沒犯過。
專業建議
• 室內外溫差超過8c時,要及時增減衣物
• 老年人可在腰間佩戴腹圍,既保暖又不影響活動
• 選擇高領或立領衣物,保護大椎穴
02 潤肺防燥是首要水要這樣喝
學會"喝"秋天
秋天最大的特點就是"燥"。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指出"秋季補水是個系統工程,不能只靠喝水,要懂得"吃水"、"用水"的智慧。"
科學補水良方
• 晨起第一杯溫水250l,可加少許蜂蜜(糖尿病患者慎用)。這杯水要小口慢飲,既能補充夜間流失的水分,又能喚醒消化系統。
• 上午黃金時段911點之間要主動飲水,這是脾胃經當時,補水效果最佳。建議每隔12小時飲用150l溫水。
• 下午滋養時段煮一壺梨水或銀耳湯,既能補水又能潤燥。梨水要帶皮煮,銀耳要煮出膠質。
• 晚間安神時段睡前1小時喝杯溫牛奶,既能補水又能助眠。注意不要臨睡前喝,以免起夜影響睡眠。
潤肺食物要常備
明星潤肺食材詳解
• 雪梨生吃清熱,熟吃潤肺。其中富含的膳食縴維和天然糖分,能有效緩解秋燥。
• 銀耳被譽為"平民燕窩",富含銀耳多糖,滋陰潤燥效果顯著。
• 百合清心安神,潤肺止咳。特別適合秋燥引起的干咳和失眠。
• 山藥補脾益肺,適合秋季平補。其中的黏液蛋白對呼吸道黏膜有保護作用。
實用食譜銀耳雪梨羹
• 材料銀耳半朵(提前泡發)、雪梨一個(去皮切塊)、枸杞10粒、冰糖適量
• 做法銀耳撕成小朵,與雪梨同放入砂鍋,加水適量,慢火炖煮1小時,最後加入枸杞再煮10分鐘
• 用法每天一小碗,連續食用一周,秋燥癥狀明顯改善
03 睡眠調整要及時早睡早起身體好
跟著太陽作息
《黃帝內經》明確指出"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這句流傳千年的養生智慧,在現代科學中也能找到依據。
科學解釋
• 順應自然節律秋季晝短夜長,早睡符合自然規律。晚上911點(亥時)是三焦經當令,最宜入睡。
• 利用優質空氣早晨57點(卯時)空氣最清新,此時起床活動,能吸收更多負氧離子。
• 遵循陰陽消長晚上9點後陰氣漸盛,宜靜養;早晨陽氣生發,宜活動。
改善睡眠質量
實用技巧詳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 睡前準備溫水泡腳15分鐘,水溫保持在40c左右。這個溫度既能促進血液循環,又不會使人心跳加速。可以在泡腳水中加入幾片生姜,驅寒效果更佳。
• 環境營造臥室使用加濕器,保持濕度在5060。這個濕度既能緩解秋燥,又不會滋生霉菌。可以在臥室放置一盆綠蘿或吊蘭,既能調節濕度又能淨化空氣。
• 寢具選擇秋季最適合使用蠶絲被,既保暖又透氣。枕頭高度以812厘米為宜,保證頸椎自然彎曲。
真實案例32歲的程序員小劉長期受失眠困擾,秋季癥狀加重。在中醫師指導下,他按照這個方法調整作息,配合睡前泡腳和穴位按摩,現在每天能保證7小時優質睡眠,工作效率顯著提高。
04 運動要溫和不出大汗為宜
選擇適合的運動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教授指出"秋天運動,貴在堅持,不在強度。此時人體陽氣開始收斂,運動過量反而傷身。"
推薦項目詳解
• 散步每天60008000步為宜。速度以微出汗、能正常交談為準。建議在公園等空氣好的地方進行。
• 太極拳特別適合秋季練習。其緩慢流暢的動作能調和陰陽,增強免疫力。建議早晚各練習101novel.com分鐘。
• 八段錦八個簡單動作,卻能調動全身氣血。其中"兩手托天理三焦"等動作特別適合緩解秋燥。
• 登山周末適度登山,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登高望遠,開闊心胸。建議選擇坡度較緩的山路。
運動時間有講究
最佳時間安排
• 早晨時段太陽出來後最適合運動。此時空氣中的污染物經過一夜沉降,空氣質量較好,而且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促進維生素d合成。
• 下午時段46點是人體機能最佳時期,肌肉溫度和柔韌性都達到峰值,運動效果最好。
• 避免時段日出前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較高,深夜運動則會影響睡眠質量。
溫馨提示運動時要隨身帶件外套,出汗後要立即擦干,避免在風口處停留。運動後要及時補充水分,但要小口慢飲。
05 飲食重在"收"少辛多酸更養生
秋季飲食原則
中醫認為秋天要"收",這個"收"字體現在飲食上,就是要幫助身體從夏季的散發狀態轉向秋季的收斂狀態。
記住養生口訣
"少辛多酸,防燥護陰"
"溫食為主,勿過寒涼"
具體實施方法
要多吃的食物
• 酸味食物葡萄、山楂、檸檬等。酸味能收斂肺氣,其中富含的維生素c還能增強免疫力。建議每天食用101novel.com0克左右的新鮮酸味水果。
• 潤燥食物芝麻、核桃、糯米等。這些食物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能有效滋潤肌膚和黏膜。可以將黑芝麻、核桃磨成粉,每天取一勺沖服。
• 白色食物白蘿卜、豆腐、牛奶等。中醫認為白色入肺,這些食物對呼吸系統特別有益。白蘿卜還能幫助消化,預防秋冬季積食。
要少吃的食物
• 辛辣食物辣椒、生姜、大蒜等。這些食物在夏季能幫助排汗,但在秋季會加重秋燥,損傷肺陰。如果確實需要調味,可以改用香菜、陳皮等溫和香料。
• 燒烤油炸這類食物不僅傷陰助燥,還會加重腸胃負擔。秋季消化功能相對較弱,要特別注意飲食清淡。
• 生冷食物秋季人體陽氣開始收斂,過食生冷會損傷脾胃陽氣,影響消化功能。
06 心情要"安寧"防悲秋有妙招
認識"悲秋"情緒
秋天草木凋零,自然界呈現肅殺之象,人容易產生傷感情緒,這在中醫里稱為"悲秋"。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這與日照時間減少影響血清素分泌有關。
典型表現癥狀
• 情緒方面無緣無故情緒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甚至出現焦慮癥狀。
• 睡眠方面入睡困難,多夢易醒,或者早醒後難以再次入睡。
• 食欲方面要麼暴飲暴食,特別是喜歡高糖高脂食物;要麼完全沒有胃口。
科學化解方法
有效對策詳解
• 光照療法每天上午911點曬太陽101novel.com30分鐘。這個時段的陽光中紫外線強度適中,既能促進維生素d合成,又能改善情緒。建議在戶外散步時進行,效果更佳。
• 培養愛好書法、園藝、音樂都是很好的選擇。這些活動能讓人專注當下,忘記煩惱。特別是書法,要求心靜氣平,是很好的情緒調節方式。
• 社交活動每周至少安排23次與朋友的聚會。選擇樂觀開朗的朋友交往,積極情緒會相互影響。可以組織讀書會、茶話會等輕松的活動。
• 環境調節穿著暖色系衣服,如米色、淺橙、淡粉等。在家中添置一些亮色的裝飾品,如黃色的靠墊、橙色的桌布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真實案例68歲的退休干部老王,每年秋天都會出現明顯的情緒低落。在心理咨詢師建議下,他參加了社區書法班,每天練習書法2小時,周末還與書友們交流心得。現在,他不僅不再"悲秋",書法水平也大有長進,還在社區比賽中獲得了獎項。
07 洗澡有講究水溫時間要控制
秋季洗澡指南
秋天天氣干燥,皮膚油脂分泌減少,洗澡不當會破壞皮膚屏障,加重干燥、瘙癢等問題。
科學洗澡要點
• 水溫控制3840c最合適。這個溫度既能清潔皮膚,又不會過度去除皮脂。可以用手肘測試水溫,感覺溫暖但不燙為宜。
• 時間把握15分鐘內完成。過長的洗浴時間會使皮膚表層水分蒸發,加重干燥。建議先洗臉,再洗身體,最後洗頭。
• 清潔產品選擇弱酸性、不含皂基的沐浴露。重點清洗腋下、腳部等部位,其他部位可以簡單沖洗。每周使用12次沐浴露即可。
浴後護理很重要
正確護理步驟
1 拭干方式用柔軟的棉質毛巾輕輕拍干身體,切忌用力擦拭。要在身體還略帶濕氣時進行下一步護理。
2 及時保濕浴後3分鐘內涂抹身體乳,此時毛孔還處于張開狀態,更利于吸收。要選擇含有神經 胺、透明質酸等成分的保濕產品。
3 重點呵護小腿、手臂外側等皮脂腺較少的部位要加倍護理。可以在這些部位多涂一層身體乳,並輕輕按摩至吸收。
溫馨提示老年人洗澡時最好家里有人陪伴,浴室門不要反鎖。可以在浴室放置防滑墊,準備一把沐浴椅,確保安全。
08 防病要提前重點預防三種病
呼吸系統疾病
秋季是感冒、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這與氣溫變化大、空氣干燥有關。
科學預防措施
• 通風換氣每天開窗通風3次,每次15分鐘。建議在上午10點、下午2點等空氣質量較好的時段進行。通風時要避免對著風口直吹。
• 個人防護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要佩戴口罩。建議隨身攜帶幾個備用口罩,4小時更換一次。
• 口腔護理每天早晚用溫鹽水漱口。鹽水的濃度以09為佳,即500l溫水中加入45克鹽。這個方法能有效清潔咽喉部,預防感染。
心腦血管疾病
秋季溫差大,血管容易收縮,導致血壓波動,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期。
特別注意要點
• 晨起準備醒來後先在床上活動手腳,緩慢坐起,在床邊坐12分鐘再站立。晨起第一杯水要小口慢飲,幫助稀釋血液。
• 動作節奏避免突然起身、猛然回頭等動作。上廁所避免過度用力,建議使用坐便器,如廁時可以在腳下墊個小凳子。
• 規律用藥按時服用降壓、降脂藥物,不要隨意停藥。每月至少測量血壓23次,做好記錄供醫生參考。
腸胃疾病
秋季天氣轉涼,腸胃功能相對較弱,是腹瀉、胃炎等疾病的高發期。
科學防護方法
• 飲食衛生食物要徹底煮熟,特別是海鮮、肉類等。剩余飯菜要及時冷藏,食用前要徹底加熱。
• 冰箱管理每周清理一次冰箱,注意調節合適的溫度冷藏室4c以下,冷凍室18c以下。生熟食品要分開放置。
• 飲食習慣少吃隔夜飯菜,特別是綠葉蔬菜。外賣食品要選擇信譽好的商家,收到後要及時食用。
09 泡腳養生簡單有效的保健法
秋季泡腳好處多
"秋天泡腳,潤肺潤腸"這句古話有著深刻的科學道理。足部有人體各髒腑器官的反射區,通過泡腳可以調理全身。
具體益處詳解
• 改善循環溫熱刺激能擴張足部血管,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這對緩解秋季手腳冰涼特別有效。
• 緩解疲勞溫水泡腳能放松肌肉,緩解一天的壓力和疲勞。特別適合長時間站立或行走的人群。
• 提升睡眠晚上泡腳能使身體產生適度的疲勞感,幫助入睡。同時能安神定志,改善睡眠質量。
• 增強免疫通過刺激足部穴位,可以調動身體正氣,提高抵抗力。這在季節交替時期尤為重要。
正確泡腳方法
詳細步驟
1 準備工作選擇能泡到小腿的深桶,水量要沒過腳踝。最好使用木桶,保溫效果較好。
2 溫度控制初始水溫40c左右,以感覺舒適為準。中途水溫下降時可添加熱水,保持溫度恆定。
3 時間把握15101novel.com分鐘為宜,泡到後背或額頭微微出汗即可。出汗後要用干毛巾及時擦干。
4 最佳時機睡前1小時是最佳泡腳時間。泡完後可以做一些簡單的足部按摩,然後穿上干淨的棉襪保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配方推薦
• 普通保健單純熱水即可,適合日常養生。
• 防感冒加入幾片生姜和少許食鹽,適合體質偏寒、容易感冒的人群。
• 助睡眠加入一小把鹽和幾滴薰衣草精油,適合失眠、多夢的人群。
10 定期體檢及時了解身體狀況
秋季體檢重點
秋季是進行年度體檢的好時機,此時天氣涼爽,人體各項指標相對穩定。
必查項目詳解
• 血壓監測每周固定時間測量一次。建議在早晨起床後1小時內、服藥前測量。要記錄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三個數據。
• 肺功能檢查特別是長期吸煙者、接觸粉塵工作者。包括肺活量、通氣功能等檢測,可以早期發現肺部疾病。
• 骨密度檢測中老年人必查項目。秋季日照減少,影響鈣質吸收,要及時了解骨骼健康狀況。
自我檢查方法
每日自檢要點
• 舌象觀察早晨起床後觀察舌苔。健康的表現是舌質淡紅、苔薄白。如果舌苔厚膩或發黃,可能提示消化功能異常。
• 二便監測注意大小便的頻率、顏色和性狀。正常應每天排便12次,成形通暢。尿液應為淡黃色。
• 體重監測每周固定時間測量體重,波動不應超過1公斤。突然的體重變化往往是健康警報。
需要警惕的異常信號
• 持續咳嗽超過兩周不見好轉,特別是干咳無痰。
• 體重異常一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原體重的5。
• 持續乏力充分休息後仍感疲勞,影響日常生活。
特別提醒這些"養生誤區"要避開
誤區一盲目"貼秋膘"
"貼秋膘"是古人在物質匱乏時期形成的養生習慣。當時人們需要儲存脂肪應對寒冬,但現代人普遍營養過剩,盲目進補反而會增加代謝負擔。
正確做法保持均衡飲食,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攝入,如魚肉、雞肉、豆制品等。可以適當食用一些堅果,但每天不超過一小把。
誤區二一咳嗽就吃藥
秋燥引起的咳嗽是身體自我調節的表現,過早使用強力止咳藥反而會抑制這種保護機制。
正確做法多喝溫水,保持空氣濕潤,使用加濕器。如果咳嗽影響休息,可以選擇一些溫和的潤喉糖或中藥制劑。只有出現黃痰、發熱等癥狀時才需要考慮使用抗生素。
誤區三過度運動
秋天運動要循序漸進,突然加大運動量會使身體過度疲勞,降低免疫力。
正確做法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中運動量,以運動後感覺精神煥發、微微出汗為宜。如果運動後感到特別疲勞,說明運動過量,需要適當調整。
"我以前總覺得養生很復雜,要記住那麼多條條框框,"堅持秋季養生三年的劉女士分享道,"後來發現,養生就是養成好習慣。現在我每天早起喝溫水,中午散步半小時,晚上泡腳十五分鐘,整個秋天都不生病,連感冒都沒有。"
秋天的養生,說到底就是順應自然,適度調節。不需要昂貴的保健品,不需要復雜的技巧,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這十個要點,就能安穩度過秋天,為冬季健康打下堅實基礎。記住,養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日積月累的過程。每一個小習慣的堅持,都在為您的健康銀行存入寶貴的資本。
傍晚時分,夕陽給公園里的銀杏樹鍍上一層金邊。李阿姨又在老地方遇見了張大爺,不過這次的情景完全不同——張大爺正認真地跟著手機視頻練習養生操,動作雖然生澀,但格外認真。
"老張,現在知道秋季養生的重要了吧?"李阿姨笑著打招呼。
張大爺不好意思地擦擦汗"知道了知道了!上次從醫院回來我就想通了,健康最重要。我現在每天都跟著視頻做操,還學會了煮銀耳湯呢!"
兩位老人的笑聲在秋風中飄蕩,銀杏葉在他們身邊輕輕飄落,見證著健康生活的美好,也訴說著一個樸素的道理預防永遠勝于治療,智慧養生才能安享金色晚年。
喜歡日常養生常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日常養生常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