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薄霧,灑在老家院子的青石板上。母親正在廚房忙碌,鍋里熬著當季的白蘿卜粥,淡淡的清香飄滿整個院落。"秋天要吃白蘿卜,順氣通腸。"她一邊攪拌著粥一邊說,"這是你奶奶傳下來的道理,跟《黃帝內經》里說的一模一樣。"我忽然想起,去年這個時候,鄰居張伯伯因為秋燥便秘難受得很,母親給他送去了同樣的蘿卜粥,第二天他就笑著來道謝,說比吃藥還管用。
《黃帝內經》開篇就告訴我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這句話看似深奧,其實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像我表哥,常年在北京做程序員,整天對著電腦,臉色蠟黃,總是感覺疲憊。去年秋天回來探親,母親看他氣色不好,就按照《內經》"秋收冬藏"的道理,給他用沙參、麥冬、百合炖了湯,還叮囑他晚上十點前一定要睡覺。開始他還不太在意,覺得這些老方法不如保健品來得快。沒想到堅持一個月後,他特意打來電話說,不僅精神好了很多,連多年的口干舌燥也減輕了。
說到睡覺這件事,《內經》里特別強調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我認識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中醫,他每天日落而息,日出而起,雷打不動。他說這不是古板,而是在順應天地之氣。現代人總以為熬夜可以用補覺來彌補,其實就像春天的種子錯過了播種期,再怎麼補種也難有好收成。我的一個同事曾經連續熬夜加班一個月,後來即使睡足十個小時也還是覺得累,這就是傷了根本的緣故。
飲食方面更是如此。《素問》里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現在很多人為了減肥不吃主食,反而大量吃水果,這本末倒置了。記得樓下王阿姨的女兒,為了保持身材只吃沙拉和水果,結果臉色越來越差,月經也不調了。後來在一位中醫的建議下,開始適量吃米飯、小米粥,配合當季的蔬菜肉類,氣色才慢慢好轉。最近遇見她,臉上紅潤有光,比用什麼化妝品都好看。
說到四季養生,最重要的是要順應時令變化。春天萬物生發,要多吃些嫩芽綠葉,幫助陽氣升發;夏天炎熱,要適當吃些苦瓜、黃瓜等清熱解暑的食物;秋天干燥,要多吃滋潤的梨子、銀耳;冬天寒冷,就要吃些溫補的羊肉、核桃。我母親有個很好的習慣,每到換季時節,就會調整家里的食譜。立春要吃春餅,清明要吃青團,立秋要炖梨湯,這些看似簡單的飲食習慣,其實都是在順應天時。
運動也要跟著季節調整。春天可以適當增加運動量,散步、爬山都很合適;夏天要避免在烈日下運動,最好選擇清晨或傍晚;秋天運動量要逐漸收斂,以舒緩的太極拳、散步為主;冬天則要減少戶外運動,多在室內活動。我家鄰居劉爺爺,每年春天開始每天清晨打太極拳,到立秋就改為室內八段錦,這個習慣堅持了二十年,現在八十多歲還能騎自行車上街。
情志調節也很重要。《內經》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現代人壓力大,往往忽略了情緒對健康的影響。我有個朋友是公司高管,常年處于焦慮狀態,後來得了嚴重的胃病。醫生給他開的藥方第一條就是"保持心情舒暢"。他開始很不理解,覺得心情怎麼可能是藥方?後來試著每天散步、听音樂,配合中藥調理,胃病果然慢慢好轉了。現在他常說"最好的藥不在藥房,而在自己的心里。"
說到具體養生方法,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比如同樣是吃參,氣虛的人吃人參很好,但陰虛火旺的人吃了反而會上火。我的一個學生曾經听說吃阿膠補血,就買來天天吃,結果出現了口干、便秘的癥狀。後來才知道她是陰虛體質,不適合單吃阿膠,要配合其他滋陰的藥材。所以養生不能盲目跟風,要了解自己的體質。
現代人有個誤區,總覺得養生就要吃昂貴的補品。其實最好的養生往往是最簡單的。比如早上喝一杯溫開水,飯後百步走,晚上泡個腳,這些不花錢的習慣,只要堅持做,比什麼補品都管用。我岳父今年七十多了,一輩子沒吃過什麼保健品,就是堅持每天散步、泡腳,現在身體比很多年輕人都好。
睡眠是最好的補藥。《內經》告訴我們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是肝膽經當令的時間,這個時間段好好睡覺,比吃什麼補肝藥都強。我的一個病人長期熬夜工作,肝功能指標一直不正常。後來听從建議,堅持晚上十點半睡覺,配合簡單的食療,三個月後復查,指標竟然正常了。他說"早知道睡覺這麼管用,我就不用花那麼多錢買保健品了。"
現在很多人處于亞健康狀態,總是覺得累,但又查不出什麼病。這時候就要從生活習慣入手了。比如久坐辦公的人,可以每隔一小時站起來活動一下;經常用眼的人,要多看遠處的綠色植物;飲食不規律的人,至少要保證早餐吃好。這些小習慣看似簡單,長期堅持下來效果驚人。我們辦公室的小王以前總是喊累,後來堅持每天午休二十分鐘,下午工作效率明顯提高。
養生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內經》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意思是要在生病之前就做好預防。比如秋天干燥,就要提前吃些滋潤的食物;冬天寒冷,要提前溫補陽氣。我母親每年立秋前後就會開始炖梨湯,家人在整個秋天都很很少咳嗽感冒。這就是"治未病"的智慧。
最後要記住,養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就像種樹一樣,要耐心培育,才能長成參天大樹。每天堅持一些好的生活習慣,久而久之,身體自然就會給你好的回報。讀者朋友們,不妨從今天開始,選擇一兩個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堅持下去。相信不久的將來,你一定能感受到身體的變化。
養生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越早開始越好。現在很多年輕人總覺得自己身體好,不注意保養,等到出了問題就晚了。其實就像存錢一樣,年輕時為健康投資越多,年老時的收獲就越大。希望每位讀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養生之道,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
喜歡日常養生常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日常養生常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