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養生常識

第5章 從吃飯到睡覺,全年齡段夏日養生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山農珍姨 本章︰第5章 從吃飯到睡覺,全年齡段夏日養生

    夏日養生,從舌尖到枕畔的全家安康攻略

    盛夏時節,驕陽似火,蟬鳴如潮,大地被蒸騰的熱浪包裹,處處涌動著蓬勃而熱烈的生機。然而,這極致的暑熱也如同一把無形的刻刀,悄悄考驗著全家人的健康防線——活潑好動的孩子抵擋不住冰飲甜食的誘惑,體重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攀升;年邁的長輩在高溫中食欲銳減,精神日漸萎靡不振;肩負生活重擔的青壯年們,或因熬夜加班,或因瑣事煩憂,常常在深夜輾轉難眠……其實,一粥一飯的溫熱,一眠一醒的規律,都藏著夏日健康的密碼。湖南省衛健委于今夏新聞發布會中,巧妙融合傳統養生智慧與現代科學理念,為我們勾勒出一幅覆蓋全年齡段的夏日養生圖譜,從餐桌的方寸之間到臥榻的靜謐角落,全方位守護全家安康。

    稚子童心︰護脾胃,避肥胖,安享無憂夏

    孩童的髒腑如同初春的嫩芽,嬌嫩脆弱,中醫學將其概括為“脾常不足”。在酷暑難耐的時節,街頭巷尾的冷飲冰品、超市貨架上的甜膩零食,以其清涼甜美的特質,對孩子們產生著難以抗拒的誘惑。稍有疏忽,讓孩子貪食過多,便極易損傷那本就稚嫩的脾胃,進而引發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不適,更甚者,還會為兒童肥胖埋下隱患,影響長遠健康。

    “三宜三忌”護佑成長︰

    宜清淡溫軟︰ 當季的絲瓜翠綠鮮嫩,冬瓜清白如玉,黃瓜脆爽多汁,還有各類綠葉蔬菜,帶著大自然的清新氣息,無論是清炒出鍋,還是慢火做湯,都清爽可口且易于消化。主食方面,軟糯的小米粥散發著淡淡的米香,南瓜粥裹挾著自然的甜意,山藥粥則帶著溫潤的口感,它們都能溫和地滋養脾胃。而清蒸魚肉質細嫩,肉末蒸蛋口感滑嫩,不僅能為孩子提供優質蛋白,還因其軟嫩的特質,便于消化吸收。

    宜健脾祛濕︰ 薏米、赤小豆、白扁豆,這三者堪稱夏日祛濕的“黃金搭檔”,無論是用來煮粥,讓米粒與豆類的清香相互交融,還是加入食材煲湯,使湯汁更添一份醇厚,都是不錯的選擇。茯苓、山藥無論干品還是鮮品)則能健脾益氣,可將其巧妙融入日常飲食之中。如經典推薦的“黃精山藥平補湯”︰取黃精10克,它能滋陰潤肺;搭配100克鮮山藥,可健脾益腎;再加入適量瘦肉,能補虛強身;最後放上兩片生姜,起到和中的作用,用文火慢炖11.5小時。這道湯性味平和,補而不燥,尤其適合夏季的兒童進行平補,幫助他們增強體質,改善食欲不振的狀況。

    宜少量多餐︰ 要避免讓孩子一次性進食過多,以免加重脾胃負擔。可以將三餐進行合理拆分,在兩餐之間,適當給孩子吃少量水果,如清脆的隻果、香甜的桃子,或者是自制的健康小點,如無糖酸奶、蒸紅薯塊,既能補充營養,又不會給腸胃帶來太大壓力。

    忌寒涼直中︰ 冰淇淋、冰鎮飲料等寒涼之物,務必對孩子嚴格限制。即便是從冰箱剛取出的水果,如水分充足的西瓜,也需要在室溫下放置片刻,待其寒涼之氣稍減後再讓孩子食用。因為寒涼之物最容易直接損傷孩子的脾陽,導致腹痛、腹瀉等癥狀。

    忌肥甘厚膩︰ 油炸食品如香酥的炸雞、酥脆的薯條,重油重鹽的快餐,還有過于甜膩的蛋糕點心,這些食物不僅難以消化,還容易助濕生熱,增加孩子肥胖的風險,家長需格外留意,讓孩子遠離這些“健康陷阱”。

    忌過食生冷瓜果︰ 西瓜、甜瓜等瓜果雖然能解暑降溫,但如果過量食用,會稀釋胃液,影響消化功能,而且它們也屬于寒涼範疇。所以,讓孩子適量食用即可,切不可用它們替代正餐。

    安眠有方︰

    夏日里,兒童容易心火偏旺,再加上天氣炎熱難耐,可能會出現入睡困難、夜間啼哭、出汗較多等情況。規律的作息是改善這些問題的根本,家長應盡量讓孩子固定入睡和起床的時間。在孩子睡前1小時,要避免他們進行劇烈活動,同時減少電子屏幕的刺激,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光線稍暗、溫度適宜空調溫度以2628c為宜)的睡眠環境。此外,還可以給孩子進行溫水泡腳水溫不宜過高),或者進行輕柔的親子閱讀、撫觸按摩如捏脊),這些方式都有助于孩子寧心安神,順利進入夢鄉。如果孩子夜間盜汗情況嚴重,家長可咨詢醫生,看是否需要通過食療進行調理,比如用浮小麥煮水給孩子飲用。

    學童少年︰固本強基,清心防暑,茁壯成長

    處于學童少年時期的孩子,面臨著學業壓力與生長發育的雙重任務,在夏日里,更需要關注他們的脾胃功能,同時做好清心防暑工作,助力他們茁壯成長。

    飲食核心︰

    保證優質蛋白︰ 魚蝦富含優質蛋白且易于消化,禽肉營養豐富,蛋類是營養的絕佳來源,豆制品如豆腐、豆漿則口感多樣,這些都是構建孩子身體的重要基石,在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

    豐富蔬果五谷︰ 深色蔬菜如菠菜、西蘭花、紫甘藍,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新鮮水果如藍莓、獼猴桃、橙子,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抗氧化物質。全谷物如糙米、燕麥、全麥面包,可為孩子提供持久的能量和充足的膳食縴維,有助于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

    清熱解暑生津︰ 綠豆湯清甜爽口,百合蓮子羹溫潤滋養,酸梅湯建議自制少糖版)酸甜可口,都是夏日里的絕佳飲品。冬瓜薏米排骨湯清熱利濕,絲瓜豆腐湯清爽營養,既能清熱又富含營養。家長要鼓勵孩子多喝溫白開或淡茶水,及時補充身體水分。

    慎防“零食陷阱”︰ 高糖飲料如汽水、果汁飲料,膨化食品口感酥脆卻營養匱乏,街邊的不潔小吃衛生難以保證,這些都要嚴格限制孩子食用。可以用適量的堅果、新鮮水果、酸奶、自制的健康小餅干等替代這些不健康的零食。

    黃精山藥湯的延伸︰

    黃精山藥湯對于學習壓力大、食欲欠佳、體質偏弱的學童同樣適用。家長可每周為孩子安排12次飲用,作為營養補充。如果孩子有輕微積食的情況,可在湯中加入5克山楂同煮,以幫助消食化積。

    安眠要點︰

    保障充足的睡眠對于學童少年的生長發育和學習效率至關重要。除了為他們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外,還需特別關注避免孩子在睡前過度用腦,比如熬夜趕作業,以及避免孩子情緒激動,如進行激烈的游戲等。孩子的晚餐不宜吃得過飽、過晚,尤其要避免食用油膩難消化的食物。可以讓孩子適當飲用溫熱的牛奶或小米粥,有助于他們更好地入睡。同時,鼓勵孩子在白天進行適度的運動,消耗多余精力,但在睡前2小時應停止劇烈運動,以免影響睡眠質量。

    青壯砥柱︰平衡陰陽,抗壓助眠,活力一夏

    青壯年人群在夏日里,常常面臨工作繁忙、應酬增多、作息紊亂等情況,這些因素容易導致他們出現“上火”、身體疲勞、失眠等問題。因此,平衡陰陽、抗壓助眠,成為他們夏日養生的關鍵,以保持活力滿滿。

    飲食調養策略︰

    清熱利濕兼顧養陰︰ 日常生活中,可多食用苦瓜、芥菜、蓮子心、綠豆、荷葉可用來煮粥或泡茶)等食物,以清心火。而鴨肉、瘦豬肉、豆腐、梨、銀耳等則能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幫助對抗暑熱對身體津液的損傷。需要注意的是,應避免過度依賴寒涼之物,以免傷及脾陽。

    優質蛋白不可缺︰ 為了維持充沛的精力和強大的免疫力,青壯年人群需要魚、禽、蛋、豆制品等持續供給優質蛋白,為身體提供能量支持。

    護肝明目抗疲勞︰ 經常食用枸杞可用來泡茶、煮粥)、胡蘿卜、藍莓、深綠色蔬菜富含葉黃素)等食物,有助于護肝明目、對抗疲勞。決明子菊花茶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適合長時間用眼的人群飲用。

    減少濕熱之源︰ 燒烤、油炸食品、麻辣火鍋、烈性酒等食物容易助火生濕,應嚴格控制食用量。夜宵選擇宜清淡,避免加重腸胃負擔,影響睡眠和消化功能。

    應對睡眠障礙︰

    長期的壓力與不規律的作息是導致青壯年出現睡眠障礙的主要原因。建立規律的生物鐘是改善睡眠的基礎,應盡量固定入睡和起床時間,即使在周末也避免過度補覺。在睡前12小時,可進行一些放松活動,如用熱水泡腳可加入艾葉或薰衣草)、進行冥想深呼吸、听舒緩的音樂、閱讀紙質書籍避免電子屏)等。同時,要營造絕對黑暗、安靜的睡眠環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午後應避免飲用咖啡、濃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飲品,以免影響夜間睡眠。晚餐後散步半小時,有助于促進消化和放松身心。如果長期存在嚴重的失眠問題,應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桑榆晚晴︰益氣養陰,防脫水,寧心安神

    老年人生理機能逐漸減退,對暑熱的適應性較差,在夏日里,容易出現氣陰兩虛、脫水、食欲差、睡眠淺等問題。因此,益氣養陰、防脫水、寧心安神,是老年人夏日養生的重點。

    膳食養生重點︰

    益氣養陰生津︰ 西洋參可少量含服或泡水)、麥冬、石斛、玉竹等都是益氣養陰生津的佳品。湯粥是將這些食材融入飲食的理想載體,如西洋參瘦肉湯滋味醇厚,麥冬玉竹粥溫潤可口,沙參百合老鴨湯營養豐富。同時,多吃水分充足的瓜果蔬菜,如冬瓜、絲瓜、黃瓜、梨、桃子等,也能為身體補充水分和營養。

    柔軟易消化︰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較弱,因此烹飪方式以蒸、煮、炖、燜為主,使食物煮得軟爛,便于咀嚼和消化。面條、軟飯、粥品、豆腐、蒸蛋、清蒸魚蝦等都是適合老年人的優質食物選擇。進食時,應細嚼慢咽,減輕腸胃負擔。

    少量多餐︰ 考慮到老年人胃容量較小的特點,可在三餐之外安排23次加餐,如藕粉、芝麻糊、小半碗湯面、幾片水果等,以保證身體獲得足夠的營養。

    主動飲水,防脫水︰ 老年人即使不感到口渴,也要定時定量飲水以溫開水、淡茶、清湯為宜),尤其是在晨起、睡前、活動前後,更要注意補水。觀察尿液顏色以淡黃色為宜)是判斷身體是否缺水的簡單方法。此外,綠豆湯、荷葉粥、冬瓜湯也是補充水分和清熱的好選擇。

    黃精山藥湯的妙用︰

    黃精山藥湯不僅適合兒童和學童,對于老年人夏季調養也非常適宜。其平和滋補的特性,有助于改善老年人常見的乏力、口干、食欲不振等癥狀。老年人可經常飲用如每周23次),若消化能力較弱,可適當延長炖煮時間,使食材更加軟爛,便于消化吸收。

    安眠之道︰

    老年人睡眠需求相對減少,但容易出現易醒、早醒等情況,這是較為常見的現象。保證睡眠環境的安全舒適是首要的,要注意防止老人跌倒,同時保持溫度適宜。老年人在白天應保持適度的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並且多接受自然光照,這有助于調節體內褪黑素的分泌,改善睡眠。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以3060分鐘為宜,避免影響夜間睡眠。睡前應避免過多飲水,以減少夜尿次數,保證睡眠的連續性。溫水泡腳、輕柔按摩如按揉涌泉穴、內關穴)等方式,有助于老年人放松身心,更好地入睡。如果長期存在嚴重的睡眠問題,應及時就醫,排除疾病因素的影響。

    全家共享的夏日養生錦囊

    除了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具體養生建議外,還有一些全家都可遵循的夏日養生錦囊,幫助全家人安然度夏。

    順時起居︰ 夏日里,應充分利用清晨和傍晚較為涼爽的時段進行戶外活動,避開烈日當空的時間段尤其上午10點至下午16點),以防止中暑。“子午覺”在夏日養生中尤為關鍵,午間小憩2030分鐘,能起到養心提神的作用,但要避免久睡導致昏沉不適。

    情志調養︰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在炎熱的夏日,保持平和愉悅的心態至關重要。可以通過听音樂、練習書法、從事園藝活動、與親友進行輕松交談等方式,調節情緒,避免大悲大喜,減少煩躁焦慮之感,讓內心保持寧靜。

    適度運動︰ 選擇溫和的運動方式,如在清晨或傍晚散步、打太極拳、練八段錦、游泳等,這些運動既能鍛煉身體,又不會讓身體過度消耗。運動後要及時補充水分,且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切忌在大汗淋灕後立刻沖冷水澡或猛灌冷飲,以免對身體造成損傷。

    防暑避穢︰ 要保持居室通風涼爽,使用空調時溫度不宜過低,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外出時,要做好防曬措施,如佩戴遮陽帽、太陽鏡,涂抹防曬霜等。同時,要注意飲食衛生,生熟食物分開處理,食物要徹底加熱後再食用,以預防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尾聲︰一碗湯里的盛夏安寧

    夏日的健康,並非遙不可及的宏大命題,它就蘊藏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它藏在母親為孩子端上的一碗溫軟山藥粥里,那是對孩子滿滿的關愛;在父親為老人炖煮的那盅清潤黃精湯里,那是對長輩深深的孝心;在全家傍晚圍坐分享的清爽冬瓜薏米湯里,那是家人之間濃濃的溫情。湖南省衛健委帶來的這份分齡養生指南,如盛夏里的一縷清風,吹散了我們心中對夏日健康的燥熱與迷茫。

    當孩子能夠遠離冰飲的誘惑,脾胃調和,夜晚能安穩入眠;當青壯年懂得平衡之道,精力充沛,睡眠深沉;當老人氣陰得到滋養,安然度過炎炎夏日——這便是養生最動人的圖景。讓順應天時的養生智慧,融入每一餐一飯的煙火氣中,讓對健康的守護,化作每一個寧靜夏夜的安穩睡眠。這個夏天,願我們從舌尖的美味到枕畔的靜謐,共同書寫全家安康的美好詩篇。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日常養生常識》,方便以後閱讀日常養生常識第5章 從吃飯到睡覺,全年齡段夏日養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日常養生常識第5章 從吃飯到睡覺,全年齡段夏日養生並對日常養生常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