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衰退,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各種疾病的侵襲。了解老年人常見疾病的早期癥狀及預防措施,對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至關重要。本文將系統梳理高血壓、糖尿病、老年痴呆等老年人十大常見疾病的相關知識。
一、高血壓
一)早期癥狀
1. 頭痛頭暈︰多在早晨出現,部位多在後腦勺,同時可能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 。情緒激動、過度疲勞、氣候變化或停用降壓藥時容易誘發,血壓急驟升高時,頭痛頭暈癥狀會加劇,還可能出現劇烈頭痛、視力障礙、惡心、嘔吐、抽搐、昏迷、一過性偏癱、失語等嚴重癥狀。
2. 心悸耳鳴︰部分患者會感覺心慌、心跳加快,同時可能出現耳鳴,耳鳴聲一般為雙耳耳鳴,持續時間較長。
3. 肢體麻木︰手指、腳趾麻木較為常見,還可能伴有皮膚蟻行感,嚴重時可能出現上肢或下肢麻木。
二)預防措施
1. 飲食控制︰
控制鈉鹽攝入︰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宜控制在6克以下,減少咸菜、腌制品等高鹽食物的攝入。可使用低鈉鹽,但要注意腎功能不全者需謹慎使用 。
控制脂肪攝入︰減少動物脂肪、油炸食品的攝入,適量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如多吃海魚、橄欖油等。
增加鉀、鈣攝入︰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帶、萵筍、牛奶、酸牛奶、蝦皮等 。
控制能量攝入︰合理控制主食量,多吃復合糖類,如澱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等單糖,以防血脂升高。
2. 適量運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慢跑、快走、太極拳、游泳等,每周至少運動150分鐘,每次運動30分鐘左右。運動強度以運動後心率增加不超過20次分為宜,且休息15 30分鐘後能恢復正常。避免在炎熱的夏天中午或寒冷的冬天清晨進行運動,運動時要穿著舒適吸汗的衣服和運動鞋,切勿空腹運動,應在飯後2小時左右進行。
3. 控制體重︰通過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將體重控制在理想範圍內,肥胖者應適當減重,一般建議將體重指數bi)控制在18.5 23.9kg2之間。
4. 戒煙限酒︰吸煙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應堅決戒煙。過量飲酒也會導致血壓升高,老年人應限制飲酒量,男性每日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
5. 心理平衡︰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避免情緒激動、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可通過听音樂、旅游、與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緩解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6. 定期體檢︰定期測量血壓,建議18歲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測量一次,老年人、有高血壓家族史、肥胖、長期高鹽高脂飲食等高危人群應增加測量頻率。如果發現血壓異常,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
二、糖尿病
一)早期癥狀
1. “三多一少”癥狀︰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患者經常感到口渴,喝水量明顯增加,食量也大增,但體重卻逐漸下降 。
2. 視力模糊︰血糖升高會導致眼內房水滲透壓改變,引起晶狀體變形,從而出現視力模糊的癥狀,若不及時控制血糖,可能會導致視力進一步下降甚至失明。
3. 皮膚瘙癢︰高血糖會刺激神經末梢,導致皮膚瘙癢,尤其是女性患者,可能會出現外陰瘙癢的癥狀。皮膚還容易出現感染,如毛囊炎、癤腫等。
4. 疲勞乏力︰身體無法充分利用葡萄糖提供能量,導致患者經常感到疲勞、乏力,即使經過充分休息也難以緩解 。
5. 手腳麻木刺痛︰高血糖會損傷神經,引起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會出現手腳麻木、刺痛、感覺異常等癥狀,一般從手腳末端開始,逐漸向近端發展。
二)預防措施
1. 合理飲食︰
控制總熱量︰根據個人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活動量等因素,計算出每日所需的熱量,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一般來說,碳水化合物應佔總熱量的50 65,蛋白質佔15 20,脂肪佔20 30 。
控制糖分攝入︰少吃糖果、糕點、飲料等高糖食物,主食可選擇粗糧、雜糧,如糙米、全麥面包、燕麥片等,這些食物富含膳食縴維,消化吸收相對較慢,有助于控制血糖。
增加膳食縴維攝入︰多吃蔬菜、麥麩、豆類等富含膳食縴維的食物,膳食縴維可以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後血糖峰值,同時還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
合理安排餐次︰少食多餐,避免一次進食過多,可將每日三餐分為五餐或六餐,有助于穩定血糖水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2. 適量運動︰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也可適當進行力量訓練,如舉啞鈴、俯臥撐等。運動可以增強胰島素敏感性,促進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水平。運動時要注意避免低血糖的發生,可在運動前適當進食,隨身攜帶糖果或餅干等食物,以備低血糖時食用。
3. 控制體重︰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通過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可有效降低糖尿病的發病風險。對于已經超重或肥胖的老年人,應逐漸減輕體重,但不要過度節食或采用不科學的減肥方法。
4. 定期體檢︰普通人群建議每年進行一次空腹血糖檢查,對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應每半年檢查一次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以便早期發現糖尿病,及時進行干預和治療。
5. 生活規律︰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長期熬夜會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血糖升高。同時,要避免精神過度緊張,保持心情舒暢,可通過听音樂、下棋、旅游等方式緩解壓力。
三、冠心病
一)早期癥狀
1. 心絞痛︰這是冠心病最常見的早期癥狀,多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飽食、寒冷等情況下誘發。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後或心前區,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無名指和小指,也可放射至頸部、咽部或下頜部。疼痛性質多為壓榨性、悶痛或緊縮感,一般持續3 5分鐘,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後可緩解 。
2. 心悸胸悶︰患者會感覺心慌、心跳加快,同時伴有胸部憋悶感,尤其是在活動後或情緒激動時癥狀更加明顯。
3. 氣短乏力︰由于心髒供血不足,導致身體各器官缺氧,患者會出現氣短、乏力的癥狀,稍微活動就會感到氣喘吁吁,體力明顯下降。
二)預防措施
1. 飲食調理︰
控制脂肪和膽固醇攝入︰減少動物內髒、蛋黃、蟹黃、奶油等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少吃油炸食品和動物脂肪,每日膽固醇攝入量應控制在300g以下。
增加膳食縴維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縴維的食物,膳食縴維可以降低膽固醇的吸收,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風險 。
適量攝入蛋白質︰選擇優質蛋白質,如瘦肉、魚類、豆類、蛋類等,每周可吃2 3次魚類,有助于降低血脂,保護心血管健康 。
控制鹽的攝入︰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減少咸菜、腌制品等高鹽食物的攝入,以減輕心髒負擔。
2. 適當運動︰選擇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游泳等,每周運動3 5次,每次運動30 60分鐘。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脂和血壓,減少冠心病的發生風險。但要注意避免在清晨或寒冷天氣進行劇烈運動,運動前要做好熱身準備,運動過程中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就醫。
3. 控制體重︰保持健康的體重,避免超重和肥胖,可通過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來控制體重。肥胖會增加心髒負擔,導致血脂、血壓升高,增加冠心病的發病風險。
4. 戒煙限酒︰吸煙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戒煙可以顯著降低冠心病的發生風險。過量飲酒也會對心髒造成損害,老年人應限制飲酒量,男性每日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
5. 控制慢性病︰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與冠心病密切相關的慢性疾病,嚴格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水平,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期復查。
6. 心理調節︰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情緒激動、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長期精神緊張、壓力過大等會導致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增加冠心病的發生風險。可通過听音樂、旅游、與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緩解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7. 定期體檢︰定期進行體檢,包括心電圖、心髒超聲、血脂、血糖等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和心髒病變,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尤其是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人群,應增加體檢頻率。
四、腦卒中
一)早期癥狀
1. 頭痛頭暈︰突然出現劇烈頭痛,疼痛性質與以往不同,同時伴有頭暈,可能是持續性的,也可能是間歇性的 。頭痛頭暈可能是由于腦血管破裂或堵塞引起顱內壓升高所致。
2. 肢體麻木無力︰一側肢體突然出現麻木、無力,活動不靈活,如拿東西不穩、走路時腿發軟、容易摔倒等。這是由于腦部血管病變影響了神經功能,導致肢體運動和感覺障礙。
3. 言語不清︰說話含糊不清,表達困難,或听不懂別人說話,這是因為大腦語言中樞受到損傷,影響了語言的表達和理解能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4. 視力模糊或黑蒙︰突然出現視力模糊,看東西不清楚,或眼前發黑,短暫性失明,一般持續數秒至數分鐘後可自行恢復。這可能是由于腦部血管病變影響了視覺中樞或眼部供血。
5. 口角歪斜︰面部肌肉運動不協調,出現口角歪斜,流口水等癥狀,這是由于面神經受到損傷,導致面部表情肌癱瘓。
6. 惡心嘔吐︰突然出現惡心、嘔吐,且嘔吐較為劇烈,與飲食無關,這可能是由于顱內壓升高刺激了嘔吐中樞所致。
二)預防措施
1. 控制基礎疾病︰
控制高血壓︰高血壓是腦卒中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要嚴格控制血壓,將血壓控制在14090hg以下。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物,定期測量血壓,根據血壓情況調整藥物劑量。
控制高血脂︰高血脂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腦卒中的發生風險。通過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和藥物治療,將血脂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尤其是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d c)水平 。
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發生腦卒中的風險比正常人高2 4倍,要積極控制血糖,嚴格按照糖尿病飲食原則進食,合理使用降糖藥物或胰島素,定期監測血糖。
2. 改善生活方式︰
戒煙限酒︰吸煙和過量飲酒都會增加腦卒中的發生風險,應戒煙,限制飲酒量,男性每日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
合理飲食︰遵循低鹽、低脂、低糖的飲食原則,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魚類、豆類等富含營養的食物,少吃動物脂肪、油炸食品、高鹽食物和甜食。
適量運動︰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也可適當進行力量訓練。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脂和血壓,減少腦卒中的發生風險。
控制體重︰保持健康的體重,避免超重和肥胖,將體重指數bi)控制在18.5 23.9kg2之間。肥胖會增加心髒負擔,導致血壓、血脂升高,增加腦卒中的發病風險。
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以免血壓突然升高引發腦卒中。多吃富含膳食縴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糧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如果有便秘問題,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通便藥物。
3. 定期體檢︰定期進行體檢,包括血壓、血脂、血糖、心電圖、頸動脈超聲等檢查,以便早期發現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和血管病變,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尤其是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髒病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以及有腦卒中家族史的人群,應增加體檢頻率。
4. 注意氣候變化︰寒冷季節是腦卒中的高發期,要注意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寒冷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腦卒中的發生風險。
五、骨質疏松
一)早期癥狀
1. 疼痛︰最常見的癥狀是腰背疼痛,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 。隨著病情進展,疼痛可蔓延至全身。
2. 身高變矮、駝背︰由于骨質疏松導致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傾,胸廓畸形,患者會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的現象。一般來說,身高會縮短3 6厘米,嚴重者可縮短更多。
3. 骨折︰骨質疏松患者的骨骼變得脆弱,輕微的外力作用,如咳嗽、打噴嚏、彎腰搬重物、摔倒等,都可能導致骨折。常見的骨折部位有胸腰椎、髖部、腕部、肩部等。骨折不僅會給患者帶來痛苦,還可能導致殘疾,影響生活質量。
二)預防措施
1. 飲食調整︰
增加鈣攝入︰老年人鈣的攝取量應較一般成年人增加50左右,即每日不少于1200毫克。多吃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酸奶、奶酪、豆制品、蝦皮、海帶、紫菜、芝麻等。如果飲食中鈣攝入不足,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鈣劑 。
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多曬太陽是獲取維生素d的重要途徑,每天應保證15 30分鐘的戶外活動,讓皮膚充分暴露在陽光下。也可通過食物攝取維生素d,如魚肝油、蛋黃、動物肝髒等,必要時可補充維生素d制劑 。
適量攝入蛋白質︰蛋白質是骨骼的重要組成部分,適量攝入優質蛋白質有助于維持骨骼健康。可選擇瘦肉、魚類、豆類、蛋類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但要注意不要過量攝入,以免增加腎髒負擔。
2. 適當運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瑜伽、游泳等,每周運動3 5次,每次運動30 60分鐘。運動可以增強骨骼強度,促進鈣在骨骼中的沉積,減少骨質疏松的發生風險。但要注意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運動,以免發生骨折。運動時要選擇安全的場地和合適的鞋子,做好防護措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3. 避免不良習慣︰戒煙限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和碳酸飲料。吸煙會影響骨代謝,導致骨量減少;過量飲酒會抑制成骨細胞活性,增加骨質疏松的發生風險;咖啡和碳酸飲料中的咖啡因和磷酸會影響鈣的吸收 。
4. 預防跌倒︰老年人骨質疏松容易發生骨折,而跌倒則是導致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要保持居住環境的整潔,地面干燥,沒有障礙物,家具擺放合理,方便行走。在衛生間、樓梯等容易滑倒的地方安裝扶手和防滑墊。老年人行動時要注意緩慢,避免突然轉身、彎腰、下蹲等動作,盡量穿防滑的鞋子。如果視力或听力不好,要及時佩戴眼鏡或助听器。
5. 定期檢查︰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尤其是絕經後女性和老年人,可每1 2年檢查一次。骨密度檢查可以早期發現骨質疏松,及時采取治療措施,預防骨折的發生。如果已經確診為骨質疏松,應遵醫囑進行規範治療,定期復查。
六、老年痴呆阿爾茨海默病)
一)早期癥狀
1. 記憶力減退︰這是老年痴呆最突出的早期癥狀,主要表現為近期記憶力下降,對剛剛發生的事情容易遺忘,如忘記剛剛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忘記物品放置的位置等,但對很久以前的事情卻記得很清楚 。隨著病情進展,遠期記憶力也會逐漸受到影響。
2. 語言表達障礙︰患者在說話時可能會出現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說話重復、�@攏 澩鋝渙 幔 蛘呃斫獗鶉說幕壩鎘欣 眩 魷執鴟撬 實那榭觥 br />
3. 視空間能力下降︰在熟悉的環境中也會迷路,如在自己居住的小區或街道里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能準確判斷物品的位置和距離,在穿衣、系鞋帶、使用餐具等日常生活中出現困難 。
4. 判斷力下降︰對一些事物的判斷能力下降,不能正確區分事物的好壞、對錯,如在購物時可能會被虛假廣告欺騙,購買一些不需要的東西;在處理問題時缺乏邏輯性和合理性。
5. 性格改變︰性格可能會發生明顯改變,變得沉默寡言、孤僻、冷漠,對以前感興趣的事情失去興趣;也有部分患者會變得煩躁、易怒、焦慮、多疑等 。
記得多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細節!
喜歡日常養生常識請大家收藏︰()日常養生常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