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六個部位每天搓一搓,讓你健康又長壽
在追求健康與長壽的道路上,我們常常四處尋覓各種復雜的養生方法,卻往往忽略了身邊最簡便、最有效的保健方式。其實,人體自身就蘊含著許多健康密碼,只要我們善于發現並加以利用,就能輕松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六個神奇的部位,每天搓一搓,讓你健康又長壽。
一、搓面部︰喚醒青春活力,容光煥發每一天
面部,是我們身體的“門面”,也是髒腑氣血的外在表現。經常搓面部,不僅能促進面部血液循環,還能刺激經絡和穴位,達到養顏美容、提神醒腦、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一)功效
養顏美容︰搓面部能夠促進面部的血液循環,使肌膚得到充足的氧氣和營養供應,從而變得紅潤有光澤。同時,還能刺激面部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保持肌膚的水分和彈性,減少皺紋的產生,延緩衰老。
提神醒腦︰面部布滿了豐富的神經末梢,搓面部可以刺激這些神經,促進頭部的血液循環,增加大腦的供氧量,使人感到精神振奮、頭腦清醒。對于經常熬夜、工作壓力大的人來說,搓面部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提神方法。
增強免疫力︰面部的經絡和穴位與身體的各個髒腑器官緊密相連,搓面部可以刺激這些經絡和穴位,調節髒腑功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預防感冒、鼻炎等疾病。
二)動作
干洗臉︰雙手掌心相對,相互摩擦至發熱。然後,將雙手輕輕覆蓋在面部,從額頭開始,沿著鼻梁兩側向下,經過臉頰、下巴,再向上回到額頭,做環形按摩。動作要輕柔,力度適中,按摩3 5分鐘。
搓鼻翼︰用雙手食指和拇指輕輕捏住鼻翼兩側,上下揉搓,每次揉搓30 50次。鼻翼兩側有迎香穴,按摩此處可以促進鼻腔的血液循環,增強鼻腔的抵抗力,預防鼻炎、鼻竇炎等疾病。
按揉太陽穴︰用雙手食指或中指指腹輕輕按揉太陽穴,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30 50次。太陽穴是頭部的重要穴位,按摩此處可以緩解頭痛、頭暈、失眠等癥狀,還能提神醒腦。
拉耳垂︰用雙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垂,輕輕向下拉,每次拉10 20次。然後,再輕輕揉搓耳垂,每次揉搓30 50次。耳垂上有許多穴位,與身體的各個器官相對應,按摩耳垂可以調節髒腑功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三)注意事項
搓面部時,動作要輕柔,避免用力過猛,以免損傷皮膚。
面部有炎癥、破損或過敏等情況時,應暫停搓面部,以免加重癥狀。
最好在早晚洗臉後進行搓面部,這樣可以更好地促進面部血液循環,增強效果。
二、搓耳朵︰連通全身經絡,養生保健小妙招
耳朵,雖然小巧玲瓏,卻蘊含著豐富的經絡和穴位,與身體的各個髒腑器官緊密相連。經常搓耳朵,就像給身體做了一次全面的按摩,能夠調節髒腑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還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
一)功效
調節髒腑功能︰耳朵上的穴位與身體的各個髒腑器官相對應,搓耳朵可以刺激這些穴位,調節髒腑功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例如,按摩耳部的腎經穴位,可以補腎固精,增強腎髒功能;按摩耳部的肝經穴位,可以疏肝理氣,調節肝髒功能。
促進血液循環︰搓耳朵能夠促進耳部的血液循環,使耳部得到充足的氧氣和營養供應,從而增強耳部的功能。同時,還能通過耳部的經絡,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改善身體的微循環,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增強免疫力︰經常搓耳朵可以刺激耳部的穴位,調節身體的免疫系統,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預防感冒、流感等疾病。此外,搓耳朵還能緩解疲勞、改善睡眠質量,使人感到身心愉悅。
防治疾病︰耳朵上的穴位與身體的各個部位密切相關,搓耳朵可以刺激這些穴位,調節身體的生理功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例如,按摩耳部的降壓溝,可以降低血壓,預防高血壓;按摩耳部的內分泌穴,可以調節內分泌,預防糖尿病等疾病。
二)動作
搓耳廓︰雙手掌心相對,相互摩擦至發熱。然後,用雙手掌心輕輕捂住耳朵,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揉搓耳廓30 50次。揉搓時,要注意力度適中,不要過于用力,以免損傷耳朵。
拉耳垂︰用雙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垂,輕輕向下拉,每次拉10 20次。然後,再輕輕揉搓耳垂,每次揉搓30 50次。拉耳垂可以刺激耳部的穴位,調節身體的生理功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按揉耳輪︰用雙手食指和拇指指腹輕輕按揉耳輪,從耳輪的根部開始,沿著耳輪向上,一直按揉到耳尖,再從耳尖向下,回到耳輪根部,做環形按摩。每次按揉30 50次。耳輪上有許多穴位,與身體的各個部位相對應,按摩耳輪可以調節身體的生理功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彈風池︰用雙手食指和中指指腹輕輕按揉風池穴位于頸部兩側,枕骨下方,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每次按揉30 50次。然後,用雙手食指和中指輕輕彈擊風池穴,每次彈擊10 20次。彈風池可以促進耳部的血液循環,增強耳部的功能,預防和治療耳鳴、耳聾等疾病。
三)注意事項
搓耳朵時,動作要輕柔,避免用力過猛,以免損傷耳朵。
耳朵有炎癥、破損或過敏等情況時,應暫停搓耳朵,以免加重癥狀。
最好在早晚進行搓耳朵,每次搓耳朵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0 15分鐘即可。
三、搓腹部︰促進消化吸收,脾胃健康活力足
腹部,是人體的“第二心髒”,也是髒腑器官的集中地。經常搓腹部,能夠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增強消化吸收能力,調節髒腑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
一)功效
促進消化吸收︰搓腹部可以刺激脾胃的經絡和穴位,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增強消化吸收能力,使食物能夠更好地被消化和吸收,為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對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癥狀,搓腹部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調節髒腑功能︰腹部是髒腑器官的集中地,搓腹部可以刺激這些髒腑器官的經絡和穴位,調節髒腑功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例如,按摩腹部的關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可以補腎固精,增強腎髒功能;按摩腹部的氣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可以補氣養血,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促進血液循環︰搓腹部能夠促進腹部的血液循環,使腹部的髒腑器官得到充足的氧氣和營養供應,從而增強腹部的功能。同時,還能通過腹部的經絡,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改善身體的微循環,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預防和治療疾病︰經常搓腹部可以刺激腹部的穴位,調節身體的生理功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例如,按摩腹部的神闕穴位于臍中部,臍中央),可以溫陽散寒,預防和治療宮寒、痛經等疾病;按摩腹部的天樞穴位于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可以調節腸道功能,預防和治療便秘、腹瀉等疾病。
二)動作
摩腹︰仰臥位,放松全身,雙手交疊,掌心向下,放在腹部。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按摩範圍逐漸擴大,從肚臍周圍開始,逐漸按摩到整個腹部。按摩時,要注意力度適中,不要過于用力,以免損傷腹部。每次按摩3 5分鐘。
按揉穴位︰用手指指腹按揉腹部的穴位,如關元穴、氣海穴、神闕穴、天樞穴等。每個穴位按揉30 50次,按揉時,要注意力度適中,以穴位處有酸脹感為宜。
推腹︰仰臥位,放松全身,雙手交疊,掌心向下,放在腹部。從胸部下方開始,用手掌沿著腹部正中線向下推,一直推到恥骨聯合處。推腹時,要注意力度適中,不要過于用力,以免損傷腹部。每次推腹3 5分鐘。
三)注意事項
搓腹部時,動作要輕柔,避免用力過猛,以免損傷腹部。
腹部有炎癥、破損或腫瘤等情況時,應暫停搓腹部,以免加重癥狀。
最好在飯後1 2小時進行搓腹部,以免影響消化吸收。
搓腹部時,要注意保持呼吸均勻,不要憋氣。
四、搓腰部︰強腎固本,活力滿滿
腰部,是人體的重要部位,也是腎髒的所在之處。經常搓腰部,能夠強腎固本,增強腎髒功能,促進腰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腰部疼痛,還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
一)功效
強腎固本︰腎髒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主藏精、主生長發育和生殖。經常搓腰部可以刺激腎髒的經絡和穴位,促進腎髒的功能,增強腎髒的藏精能力,從而達到強腎固本的目的。對于腎虛、腰酸背痛、陽痿早泄、遺精滑精等癥狀,搓腰部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促進血液循環︰搓腰部能夠促進腰部的血液循環,使腰部的肌肉和骨骼得到充足的氧氣和營養供應,從而增強腰部的功能。同時,還能通過腰部的經絡,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改善身體的微循環,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緩解腰部疼痛︰長時間久坐、久站或過度勞累,容易導致腰部肌肉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引起腰部疼痛。經常搓腰部可以促進腰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腰部肌肉的緊張和疼痛,預防和治療腰部疾病。
預防和治療疾病︰腰部的經絡和穴位與身體的各個髒腑器官緊密相連,搓腰部可以刺激這些經絡和穴位,調節髒腑功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例如,按摩腰部的腎俞穴位于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可以補腎固精,增強腎髒功能;按摩腰部的命門穴位于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可以溫補腎陽,增強身體的陽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二)動作
搓腎俞︰雙手掌心相對,相互摩擦至發熱。然後,用雙手掌心分別放在腰部兩側的腎俞穴上,上下揉搓,每次揉搓30 50次。揉搓時,要注意力度適中,以穴位處有酸脹感為宜。
按揉命門︰用雙手食指或中指指腹輕輕按揉命門穴,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30 50次。按揉時,要注意力度適中,以穴位處有溫熱感為宜。
擦腰 ︰雙手掌心相對,相互摩擦至發熱。然後,用雙手掌心分別放在腰 部,從腰部開始,沿著腰 部向下擦,一直擦到尾骨處。擦腰 時,要注意力度適中,以腰 部有溫熱感為宜。每次擦腰 3 5分鐘。
三)注意事項
搓腰部時,動作要輕柔,避免用力過猛,以免損傷腰部。
腰部有炎癥、破損或骨折等情況時,應暫停搓腰部,以免加重癥狀。
最好在早晚進行搓腰部,每次搓腰部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0 15分鐘即可。
搓腰部時,要注意保持呼吸均勻,不要憋氣。
五、搓腳底︰刺激全身反射區,健康長壽的秘訣
腳底,是人體的“第二心髒”,也是人體經絡和穴位的集中地。經常搓腳底,能夠刺激腳底的經絡和穴位,調節髒腑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還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
一)功效
調節髒腑功能︰腳底的穴位與身體的各個髒腑器官相對應,搓腳底可以刺激這些穴位,調節髒腑功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例如,按摩腳底的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時足心最凹陷中),可以補腎固精,增強腎髒功能;按摩腳底的太沖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間,跖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觸及動脈搏動),可以疏肝理氣,調節肝髒功能。
促進血液循環︰搓腳底能夠促進腳底的血液循環,使腳底的肌肉和骨骼得到充足的氧氣和營養供應,從而增強腳底的功能。同時,還能通過腳底的經絡,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改善身體的微循環,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增強免疫力︰經常搓腳底可以刺激腳底的穴位,調節身體的免疫系統,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預防感冒、流感等疾病。此外,搓腳底還能緩解疲勞、改善睡眠質量,使人感到身心愉悅。
預防和治療疾病︰腳底的穴位與身體的各個部位密切相關,搓腳底可以刺激這些穴位,調節身體的生理功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例如,按摩腳底的降壓點位于大腳趾趾腹中央),可以降低血壓,預防高血壓;按摩腳底的失眠點位于足底跟部,當足底中線與內外踝尖連線相交處),可以改善睡眠質量,預防失眠。
二)動作
干洗腳︰坐在椅子上,將一只腳放在另一只腿上,用雙手握住腳底,從腳跟開始,沿著腳底向上搓,一直搓到腳趾。然後,再用雙手握住腳趾,輕輕揉搓,每次揉搓30 50次。換另一只腳重復上述動作。
按揉涌泉︰用拇指指腹輕輕按揉涌泉穴,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30 50次。按揉時,要注意力度適中,以穴位處有酸脹感為宜。
推腳趾︰用雙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腳趾,從腳趾根部開始,沿著腳趾向上推,一直推到腳趾尖。每次推30 50次。推腳趾可以刺激腳底的穴位,調節身體的生理功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三)注意事項
搓腳底時,動作要輕柔,避免用力過猛,以免損傷腳底。
腳底有炎癥、破損或潰瘍等情況時,應暫停搓腳底,以免加重癥狀。
最好在晚上睡覺前進行搓腳底,這樣可以更好地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睡眠質量。
搓腳底時,可以配合溫水泡腳,效果更佳。
六、搓手心︰激發身體潛能,平衡身心
手心,是人體經絡和穴位的集中地,也是身體能量的匯聚點。經常搓手心,能夠激發身體的潛能,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還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
一)功效
調節陰陽平衡︰手心的勞宮穴位于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是人體的重要穴位,與身體的各個髒腑器官密切相關。經常搓手心可以刺激勞宮穴,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使身體的各項功能保持協調。
促進血液循環︰搓手心能夠促進手心的血液循環,使手心的肌肉和骨骼得到充足的氧氣和營養供應,從而增強手心的功能。同時,還能通過手心的經絡,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改善身體的微循環,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增強免疫力︰經常搓手心可以刺激手心的穴位,調節身體的免疫系統,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預防感冒、流感等疾病。此外,搓手心還能緩解疲勞、改善睡眠質量,使人感到身心愉悅。
預防和治療疾病︰手心的穴位與身體的各個部位密切相關,搓手心可以刺激這些穴位,調節身體的生理功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例如,按摩手心的勞宮穴,可以清心瀉火,預防和治療口腔潰瘍、口臭等疾病;按摩手心的內關穴位于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可以調節心髒功能,預防和治療心悸、胸悶等疾病。
二)動作
搓勞宮︰雙手掌心相對,相互摩擦至發熱。然後,用右手掌心搓左手勞宮穴,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搓30 50次。再用左手掌心搓右手勞宮穴,同樣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搓30 50次。搓勞宮時,要注意力度適中,以穴位處有溫熱感為宜。
按揉內關︰用右手拇指指腹輕輕按揉左手內關穴,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30 50次。再用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手內關穴,同樣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30 50次。按揉內關時,要注意力度適中,以穴位處有酸脹感為宜。
拍手背︰雙手伸直,手指並攏,然後用右手手背拍打左手手背,再用左手手背拍打右手手背,每次拍打30 50次。拍手背可以刺激手背上的穴位,調節身體的生理功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每天看點養生小常識,讓自己健康又長壽,記得給小編留言喲!
喜歡日常養生常識請大家收藏︰()日常養生常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