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周曦越準確答復,‘周平’也算是略微摸清了自己這位曾孫是何情況。
其雖然修人道,心中想著壯盛郡國,但其中也仍有家族的位置,如若家族有危難,其自會出手庇護。
就是在平日這些事情上面,其顯得有些‘冷漠’,甚至在某些事情上,其還會偏袒郡國些許。
對于這個,周平倒是不怎麼在意,其偏袒郡國,那是因為周家有些人不滿足當下分配,想從郡國謀求更多好處,周曦越為了自己的道途,為了家族能長久發展,加以嚴懲也實屬人之常情。
倘若上下皆依照規矩行事,自然也就不會有同族相對的難堪事情發生。
至于說修行資糧不夠,身處這樣的世道,又怎麼可能滿足;能做到的,也就是強者多得一些,弱者少得一些,如果全由強者獨吞,那也別想什麼良性發展,更別妄談誕生更多的強者。
當年趙庭就是這般待下,他們周氏,自當也是如此。
在離開閑水庭後,周平的這道化身就又回到了白溪山,坐鎮明玄宮內,不斷加強山中防護,以確保庇山大陣散去,天地異象蔓延蒼茫時,白溪山還能安然無恙。
而在這過程中,也煉制了大量陣旗、陣盤,以此將山中各方法陣更換改進,尤其是庇護群山峰岳的天元太玄陣。
他如今陣法一道造詣拔高,再回看這些布置,自然能看出其中各方面的缺陷不足,只要加以梳理改進,多少也能讓護山大陣威勢壯盛,從而確保族地太平。
而在另一邊,周平本尊也找上了正在陡崖垂釣的無明。
“玉靈道友,貧道可是記得,前幾日才講了奇陣之詭變。”
“今日就又來尋貧道,倒是有些不合道友往日性子啊。”
無明沒有回頭,依舊望著湖面不斷蕩漾的魚漂,卻是朗聲打趣著。
對于周平,他其實是比較敬佩的,先不說其資質幾何,光是其毅力,就已然非常人能與之媲及,勝過天底下九成九的存在。
在西南鎮守邊疆的一百多年內,周平就幾乎不曾閑暇過,終日勤于修行,亦或是鑽研陣法一道,僅有的幾回,那也是事出有因,可謂是勤奮至極。
包括當下講授陣法一道奧秘,其每每記下,都會回去苦心鑽研,或數月,亦或數年不出洞府;待再時,其就算沒到融會貫通的地步,也必然明悟在心,為手中妙法。
與之相比,無論是鄭慶和,還是青玄子,亦或是終年煉神的周修武,都顯得有些‘慵懶懈怠’。
雖然周平成就玄丹六轉,同皇族供養有著莫大關系,卻也絕然離不開其這恐怖恆心毅力。
甚至有時候,他都不由為周平感到惋惜,有如此堅毅修道之心,但偏偏資質卻不拔尖,最後極可能是止步在九轉,除非有什麼大機緣,不然注定越不過極境門檻。
畢竟,道則相斥,就猶如傾瀉的沙石橫瀑,越是往上,就越艱難不得進。
有些玄丹修士,可能六七百年就修到了玄丹八轉,乃至是玄丹九轉,但直至他們壽元耗竭,也沒能再往前進半步,就是因為已修成的三則道則排斥太大,相互消磨顯威,讓其都無法感悟新的道則。
周平有如此毅力,這是幸事,意味著就算他身死道消,其也能在極短時間內撐起西南頂梁柱;但也為不幸,待三四百年後,其修到了九轉境界,卻只能絕望相看道途,那將會是何等地痛苦。
周平沒有在意無明的打趣,淡聲道︰“在下前來,是想向道友,求一則寶物。”
听到這句話,無明微微一愣,倒是沒想到周平此番前來不是問法,而是求物。
“哈哈,玉靈道友先說來听听,貧道若是能幫上忙,怎地也助力一二。”
說著,在其衣袖內,那方陣盤不斷流轉變化,以推演種種可能。
周平也並未遮掩,坦蕩將周倩苓求證一事說出。
畢竟,想要瞞過一位推演道真君,尤其是白溪山現在熱火朝天,周倩苓也無道則庇護的情況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還不如坦誠相待些。
“在下欲以大妖尸骸,命神通,同道友換取玄丹輔修之物,以滿後人求道可能,還望道友能體諒。”
無明倚靠在一塊巨石前,袖內的陣盤早已停下,自天機中推演的結果,則同周平所言相差無幾,也是為之沉默。
良久,其搖頭嘆道︰“貧道這里倒是有一小節醒神木,留置無用,也可以兌給道友。”
“但是,道友那後輩,求證希望渺茫無期,就算用了醒神木,只怕也難成也,道友真要兌嗎?”
醒神木作為玄丹輔修寶材,源自三階靈植,因為產量稀少,難以滿足各方勢力的需求,所以皇族對其加以管控,正常情況下,市面幾乎不可能買到這等寶物。
周家唯一得的一回,還是西南大捷,皇族對各勢力的恩賜,往後就再未得過。
不過,周家得不到,不代表其他勢力也得不到,尤其是同為通玄勢力的道衍宗,底蘊雄厚,就算沒有醒神木,也極大可能有類似寶物。
也正因如此,他才會找上無明。
畢竟,如果直接去尋皇族,那以周倩苓的跟腳資質,是絕對兌不到醒神木的,趙清也不會允許寶物浪費在沒有可能的半妖身上。
唯一獲取輔修寶材的可能,也就是出身道衍宗,且為玄丹七轉的無明這里。
“那孩子是在下的親佷孫女,自小就看在眼里,如今其求證玄丹,我這個作長輩還在,又豈能不為她作保障。”
周平輕嘆一口氣,低聲說道︰“在下不奢望結果,只想盡力而為,讓這孩子不至于落在這里。”
無明嘴唇翕動,欲言又止,最終也是長嘆一聲,隨後自乾坤袋中取出一方木盒,即便有重重封禁隔絕,這木盒出現的瞬間,也有微弱奇特氣機浮現,讓周平心神都為之清明了些許。
道人望向手中木盒,眼中也露出一絲留念。
這盒中的一小截醒神木,還是當初他大師兄給他,當時足有八寸長,以便他求證玄丹境時所用。
而待他成就玄丹後,就消耗得只剩下這一小截,以及宗門內矗立的那方舊冢,此後就一直藏于身上,以作懷念。
但現在,他自己都沒有多少年可活,再藏著留念也無用,還不如兌出去,也能給人族強盛添一點力。
想到這里,道人攥了攥手中的木盒,骨節生明,但很快又卸去氣力,將其遞向面前的玉靈真君。
“拿去吧,記得拿一則命神通還于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