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妖身魂皆為周皇印璽所鎮,此刻恐怖凶威難顯絲毫,昂首望著面前那道渺小卻又偉岸的存在,凶煞獸目不斷變化,良久過後,卻是緩緩垂下龐大狼首。
為了防止遲則生變,周曦越隨手一揮,這龐大狼妖就被人道洪流淹沒,裹挾著向明玉都遁去,以作鎮壓探究。
至于所吞的血肉殘軀,自然也被周曦越自狼妖腹部掏了出來。
只是,這些血肉殘軀畢竟被道蘊所磨損侵蝕,其中生機精氣也流失嚴重,就算肉身拼湊完整,二月想要恢復如初,也需要耗費漫長歲月,以及諸多龍屬妖物的血肉滋養才行。
一人一龍遠去,只剩下神只農公懸于空中,掌間木杖杵立,便有無數嫩綠禾苗快速成長出來,山嶺間都長出連片稻穗。
天地間肆虐的黃塵氣機,也隨之消散,緩緩沉入蒼茫大地,雖仍有洶涌氣機殘留,卻不似方才那般恐怖,就算是低修凡人,也最多只是覺得此地惡劣,不宜久留罷了。
只是,黃塵終究是土道惡性,就算農公化去大半,此地山嶺也注定會越來越荒蕪貧瘠,生靈難存,為荒涼惡地。
而在極遠處,周修稷等人也是驚魂未定,雖說早有預料會遭遇妖邪伏擊,但這從大妖手底下逃生,也著實太過驚駭,一下子又怎麼可能安定得下來。
平復許久,周修稷緩緩站起身來,目光環顧周圍,望著隨行的一眾鎮南衛身負傷痕,有些更是斷肢露骨,心神也愈發沉重。
“鎮南衛統領何在?”
一旁持兵矗立的周景泰聞聲而動,周身鐵甲錚錚作響。
“末將在!”
“現命你率部押送妖邪,折返都城。”
“另妥善安置部署,不得有半點閃失。”
雖然這些兵卒傷勢慘烈,然畢竟皆是修士,只要性命尚在,就能健復如初,現在巡視治下尚未結束,又豈能讓他們負傷前行。
巡視治下什麼的,有他們這些化基修士也已然足矣,無非就是少了些儀仗,難顯郡國的威嚴。
周景泰眸光閃過一絲遲疑,旋即沉聲回道︰“末將遵命。”
隨後,其便帶著一眾鎮南衛西去,其中不僅收殮了陣亡將士的尸骨,還有一眾妖骸,狼豺二妖自然也在其中,更是被封禁得五花大綁意識不醒。
目送軍伍西去,周修稷等人便也不再逗留,駕馭靈獸就向上雲道境內奔襲。
雖然此番大戰是在荒野爆發,但動靜極為恐怖,又怎麼可能沒有修士察覺,即便不知道其中詳細情況,也悄無聲息地在西南地界傳開,為各方勢力所驚懾。
開元一百五十九年七月十二日,有大妖襲掠鎮南郡國,欲興傾覆斷損之凶事,為天方真君所鎮壓!
要知道,玄丹存在都極為強大難纏,除非道行相差較大,不然就算不敵,也極難將其留下,最好的結果也就是鎮殺道隕。
而現在,周曦越一個晉升玄丹不過五十年的真君,竟然將一尊疑似玄丹二三轉的大妖鎮壓並活擒了,這讓那些勢力如何不為之驚顫,對人道也更為傾向。
尤其是武山門、青雲門兩大勢力,紛紛效仿周家所為,于治下正式設立郡國制度,以此匯聚人望,求索人道。
鄭家因為治下疆域特殊,分作清遠郡國和鎮南府部分區域兩塊地盤,二者分割不相連,所以只在清遠郡國施行人道治理,鎮南飛地則由數個麾下仙族統御,按時上供便可。
而趙清在听聞此間戰果後,也是大為歡喜,更明里暗里地向其他人族其他勢力透露。
其這般所為的道理也很簡單,雖然人道現在是在不斷發展壯盛,但當下除了他身居天下共主的尊位,有著遠超同境的強大實力,于玄丹境無敵,其他人道真君除了手段詭異莫測些,大多都顯得極為平庸。
如此情況下,能有多少人願意修行人道,又能有多少修士會在此道上求索謀深。
畢竟,戰力上不突出,還要被凡俗限制,為凡人勞苦費心,修行速度還極為緩慢,但凡資質才情高一些,都不會想著走此道。
現在周曦越向世人證明了尋常人道真君也可強大不俗,就算在非加持地域,亦能以下伐上,這自然會引得一部分修士目光偏移,乃至是那些天驕踏上人道修途。
這樣一來,人道壯大速度就必然會大大加快,說不定就能在幾百年內,將他所修的【人族】分支徹底完善,好讓他有求證果位的希望。
一條新道想要壯盛,就必須有很多生靈去修行,去求索去完善,無數天驕奇才前赴後繼推演開拓。
就如現在的劍道,能壯盛到如今四則大道分支的地步,就是人族天命匯聚加持,天下修士齊修共進的成果,昔日更是有過劍道盛行的煌煌大世,但卻只維持了極短時刻,而不得不扭轉。
原因有二,一是單修劍道,極容易被強族針對,阻道之事就更是簡單。
二是劍道難修,沒有相應資源為基礎,且果位就只有那麼幾個,也是造成了大量天驕內耗夭折,而其他資源也被浪費,為強族謀奪。
也正因如此,在劍道壯盛起來後,人族便天下諸道皆修,物盡其用地壯大實力,只要能誕生強者,那就算是同強族爭搶都做得出來,如今的諸多天君,便是由此而來的。
在人族因為此事而有所變化的同時,西南地界的格局也隨之而動,尤其是在凡俗和低修之間。
對于凡俗百姓、底層修士以及那些弱小勢力而言,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康乾道途,也很難明白那些大道理,他們只想在這動蕩浮世好好活著。
現在鎮南郡國展現了自己的強大實力,于境內鎮壓大妖,這些凡俗、低修又怎麼可能不為之所動,不少都向鎮南郡國遷徙,亦或是搬到郡國邊界,視郡國為淨土,以圖安定。
也有一些散修慕名而來,拜入郡國麾下,為道官,為供奉,就連化基修士都有那麼三四位,多是西南長久以往的中立勢力。
其中更是有一位器道大師,也即是幾十年前西南本土出現的那位,後一直定居于南池仙城,其名余成,號尚成子。
且隨著時間發酵,此間影響還在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