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從上海到重慶

第97章 增是不增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東亭晚風 本章︰第97章 增是不增

    雖然培克•飛利浦很想拿到更多的青霉素,但是他很清楚,這麼長的交貨期,對他們來說同樣風險很大!他想了想,最後決定還是先把炮賣了。

    “我同意回扣直接抵價格,但是這個交貨時間太長了,一旦出現變故,不符合我們瑞典的利益!

    朱老板,我建議︰你先買炮,再搭配少量炮彈備用即可。這樣一來,交貨期還不到半年。後續你們需要炮彈,可以再買。”

    朱則右手抱胸,左手摸了摸下巴,思考幾秒後,同意了這個提議。只不過,他很不要臉的提出,瑞典方面需要每門炮贈送50發炮彈!

    這個要求,毫無意外的被培克•飛利浦拒絕。每門50發,15門750發,總價美元!能同意就有鬼了!

    不過,論不要臉朱則絕對比培克•飛利浦強!他一發一發炮彈的跟人家磨,磨的就連一旁的劉宏錕都不耐煩了。最後沒花一分錢,就讓對方每門炮再送30發炮彈。

    如此一來,朱則用支青霉素,再次換回來了15門防空炮。

    培克•飛利浦承諾,12月15號之前,貨會送到香港。與此同時,他希望到時候可以先提走一部分的青霉素。

    對此,朱則自然是百分百同意,且表示他可以直接到重慶提貨。

    雙方合約簽完,培克•飛利浦為了避免多生事端,把朱則退回的定金還給劉宏錕後,直接離開了市政廳。

    培克•飛利浦走後,劉宏錕笑著對朱則說道︰“朱老弟啊朱老弟,可真有你的!你熱衷于買反防空炮也就罷了,怎麼臉皮還這麼厚!一發一發得跟人家磨。你沒見飛利浦一個白人的臉都快被你氣成豬肝色了麼。”

    “管他呢!不管怎麼說,咱們掙回來450發炮彈,一萬多美金呢!臉面要是能值這麼多錢,我一定要臉!”

    “哈哈哈!朱老弟說的有理!朱老弟說的有理!那這次的防空炮,給哥哥留兩門?”劉宏錕自降身份,笑著跟朱則開口討要。

    “哎喲喂,我的市長大人,求你饒了我吧。你是不知道,昨兒個我回去,侍從室秘書都在我家等著了!

    人家點我了!若不是我把之前的10門防空炮都給了國府,那些捷克的機槍,只怕是直接開口不準我給你們了!

    我覺得你還是讓劉長官去活動活動,把那些槍全拿到手,那才是正經事!”

    聞言,劉宏錕面色頓時嚴肅起來,侍從室秘書過來,這絕不是小事!

    “是哪位秘書?”

    “徐道鄰。”

    “竟然是他!他說什麼了?”劉宏錕跟朱則不一樣,他是知道一些事情的,知道徐家跟老頭子的關系有多密。

    “他說,因為我給國家長了臉,又知道我辦工廠缺錢,我跟德國買的防空炮又是直接捐給國家,否則早就弄我了!”

    听到朱則的話,劉宏錕知道,徐道鄰這話決不會只是說說而已。

    劉宏錕是處處為川軍考慮,但他不傻,中央政府顯然不許他人染指這些防空炮,那他就沒必要去冒這個頭,去跟他們爭了。

    就在二人聊到的時候,會議室門外又走進來了澳大利亞大使。他從本地的銀行里換到了100根大黃魚,價值3萬法幣。

    然而當他听說瑞典公使已經拿走了最近半年的全部產量後,氣得破口大罵贓話。而那兩個詞兒,朱則剛好也听得懂,因為電影里短視頻里經常能看到。

    然後,他似是狠狠下了一個決心,說道︰“朱老板,這里是100根大黃魚,是我們的定金!但是我們需要1萬支青霉素。

    你放心,等我們回到南京,會立刻將剩余部分黃金送過來!”

    “那不行!規矩就是規矩!我一開始跟你們都說好的,怎麼能為了一點點利益就破壞自己定下的規矩呢!

    你們想要更多的青霉素,完全可以回去之後取了黃金再來嘛!為了避免被其他國家趕在前面,我建議你們還是盡快吧!”

    朱則當然不可能答應他們的要求!一旦答應,規矩不成規矩,必然會因此遭到其他國家的記恨。得不償失。

    澳大利亞大使在爭取了半天,依然沒能成功後,只能悻悻離去。離去之前,跟培克•飛利浦一樣,把之前管劉宏錕借的錢又還給了他。

    除了澳大利亞,加拿大希臘也都是如此,先後把定金又換成了黃金。

    收完錢,朱則在離開前,先是給了劉宏錕500塊錢中介費,接著又把自己的請柬送給他,邀請他參加自己的婚禮,並當自己的證婚人。

    有這種好事,劉宏錕自然是非常願意,承諾屆時必到。

    回到家後,朱則先是跟兩女說了其中的事情,接著跟她們商量是否擴產的事情。

    按朱則的想法,可以適量增產,以應對將來日益增加的訂單量,也可以多掙一點。

    譚小靈對于朱則的想法,表示贊同,認為可以適量增產。

    馮楠則認為,短時間內不適合增產,至少在實驗室改擴建完成,原材料的來源和廢料的處理穩定之前,不適合增產。

    最佳的時間,就是等工業園區完全建成,工廠開業,同時跟德國美國的交易完成之後。

    對于大家的意見,朱則進行了認真的考慮。

    自己和譚小靈的出發點,是從盡快完成幾國的訂單,好為幾大強國騰出產能,拉近跟他們的關系,讓他們為自己保駕護航。

    而馮楠的出發點,則是從最根本的技術安全出發。

    她覺得,目前實驗室沒有任何變化,園區又在大興土木。這個時候增產,對外沒有任何可靠說法。

    而且量產跟增產之間的時間間隔太短,會讓人以為青霉素的增產特別容易。而他們沒有在第一時間增產,是在待價而沽。屆時很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口碑。

    馮楠的顧慮,不無道理。朱則也對此進行了通盤考慮。

    實際上,有一點馮楠還沒有說到,那就是人手。他們現在名義上只有三個人在進行青霉素的生產,若是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反而容易暴露他們的技術優勢。

    將來實驗室擴建後,產量就得大幅增加,否則對外毫無說服力。總不可能說沒擴建前產量500,擴建兩倍後卻只增加到800吧?

    最後,基于自身安全考慮,朱則最後決定,听從馮楠的意見。

    等到擴建完成,在此期間找一兩個穩妥之人加入實驗室團隊,然後再宣布增產。

    喜歡1937從上海到重慶請大家收藏︰()1937從上海到重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37從上海到重慶》,方便以後閱讀1937從上海到重慶第97章 增是不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37從上海到重慶第97章 增是不增並對1937從上海到重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