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從上海到重慶

第18章 瓷枕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東亭晚風 本章︰第18章 瓷枕

    朱則聞言“呵呵”輕笑,說道︰“也是,真有這樣的漏,我也不會放過。您忙著,我再轉悠轉悠。”說著,朱則便離開了這里,再次踏進了盛昌居。

    “朱先生您來了,您請坐。您這次打算買點什麼?”小學徒一眼認出了朱則,正是半個月前賣嘉靖二錢幣的那個人。

    “多謝小哥,我這次來,是打算請你們幫個忙。不知道能不能幫我到外頭挑一件對的?”

    “朱先生,您要對的,我們鋪子里就有,何必到外邊挑呢?那多麻煩!您要什麼樣的,我取來給您看看不就完了。”

    “唉,說來慚愧,這不是囊中羞澀嘛。想要買一件稍微好一點的,然而實在是沒什麼辦法。

    所以想請你們幫個忙,在外頭尋摸一件。要求不高,能值個六七百就行。”朱則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明白了,您是想讓我們先給您看看對不對,對了您再下手撿個漏。”

    “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您放心,事成之後,必有報答!”見小學徒一下子就理解了自己的意思,朱則趕緊又補上一句。

    “朱先生,這不是錢的事兒,而是不合規矩。我是盛昌居的人,這不合適,再說,這萬一看錯了,那不是讓您花冤枉錢了麼?”

    小學徒委婉得拒絕了朱則的請求。

    對于這種情況,朱則並沒有表現得很失望。畢竟人家是開店做生意的,平白無故的,憑什麼替你去淘好東西?

    “我明白,這件事是有些不合適。我也是迫于無奈,這一行,我只認得你們,跟你們熟悉,因此也只好來求你們幫忙。

    這其中有些緣由,不怎麼好開口。要不這樣,麻煩你讓掌櫃的出來一下,我跟他說一說。”

    “成吧。不過,掌櫃的也不一定會答應。”見朱則似乎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小學徒也只好去請了王掌櫃出來。

    王掌櫃在听說朱則的想法後,也是詫異,為什麼這位客人一定要見他。帶著好奇心,他放下手里的工作來到了前廳。

    “朱先生,多日不見,听我這小學徒說你要見我,不知所為何事?”

    見學徒已經主動退開,朱則湊近了說道︰“王掌櫃,您應該還記得我半個月前拿下的那對蓋碗吧?”

    “記得,景德鎮陶瓷大師徒弟的手藝。”

    “就是那個,惹禍了!讓日本人給盯上了!”朱則表現出來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怎麼回事?”听聞假貨出事了,還牽扯到了日本人,王掌櫃的好奇心頓時被勾了起來。

    “我那天不是帶回去哄老太太開心的嘛,好巧不巧的,這事兒被我們那鄰居給知道了!

    沒成想,他竟然投靠了日本鬼子!跟他們說我買了值錢的東西送老太太,能當傳家寶的那種!

    然後日本人就找我了,要強買,不賣就要弄我。

    我是一點辦法都沒有,要是讓他們知道是假的,我們全家跟著一起倒霉。關鍵是這東西在老太太手里,她要知道是我哄她,保不齊能直接過去。

    沒辦法,我只好來求您了,求您給幫幫忙,幫我撿個漏,不用多貴,大幾百就行。回頭我就說我們家買的就是這個。”

    朱則不好把真實情況說出來,這個故事是他編了好幾天才編出來的。那焦急的模樣更是觀摩了好些人才模仿出來的。

    王掌櫃听完這個故事,對于這其中的真實性帶有一定的懷疑。

    于是問道︰“那日本人都指名道姓的要買你那兩個蓋碗了,你拿個別的東西,不怕他們發火?”

    “唉,真心話,我這心里也沒底,那倆蓋碗在老太太手里,我根本就拿不出來。就算拿出來了,日本人也會覺得我是故意拿假貨糊弄他們。

    所以我想了一下,還不如給他們一件真的,以保全我們一家老小。要是還不行,只能把這前因後果告訴他們。

    只不過,我們那鄰居肯定會借此大肆宣揚。除了敗壞我名聲之外,說不定我們老太太還會……”

    說到這里,朱則便不再說了,讓王掌櫃自己去腦補。

    “既然如此,你直接買個對的不就行了,何必這麼麻煩?”

    “唉,不瞞王掌櫃,我上個月剛把大煙給戒了,家里早就已經被我抽干淨了。如今,我改邪歸正,前幾天好不容易找了份工作。

    我也只拿得出200塊錢來,再多,我就沒辦法了!這還是先前賣了那銅錢,還了舊債剩下的。”

    說著,朱則還從貼身的兜里,掏出了200塊錢。

    “行了!也難為你了,好不容易戒了煙改邪歸正,卻遇到這樣的難題。罷了,我就勉為其難,幫你一把吧。在這等會兒吧,我一會兒就來。”

    說完,王掌櫃交待了幾句就出門走了。

    見王掌櫃答應下來,朱則頓時松了口氣。因為這故事,他其實已經編不下去了。王掌櫃若是再問幾句,他就得露餡。

    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朱則茶都喝沒味了,王掌櫃終于是回來了。

    “朱先生,看看吧,這東西合不合適。”

    打開布包,朱則發現里面是件瓷器,只是這造型他並不認識。“王掌櫃,這是啥呀?干嘛用的?”

    “這是瓷枕,也就是枕頭。”喝了兩口學徒泡的茶,王掌櫃回道。

    “枕頭?這得多硬啊!用這玩意兒睡覺,不疼嗎?”朱則看了看,好奇問道。

    “不懂了吧?這不是墊腦袋下邊的,這是墊脖子的。古人都留長發,梳發髻,特別是女人。

    那每天梳頭也是很麻煩的一件事。那不拆睡覺的時候發髻頂著腦袋多不舒服啊,于是就有了這個。

    這硬枕正好可以給脖子一個支撐。這東西在唐宋年間流行,到了明清兩朝,軟枕也就慢慢多起來了。

    不過這些,都是有錢人家才會用的,尋常百姓還是用的稻殼之類的尋常東西。”

    听了王掌櫃的科普,朱則恍然大悟。

    “那這件東西是啥時候的?值多少錢?”

    “這是嘉慶年間的東西,差不多值個800塊錢吧。我也不多要你的,就200吧。”

    王掌櫃喝了口茶說道。

    “那可太謝謝您了!王掌櫃,您可算是救了我了!”朱則趕緊將200塊錢遞了過去。

    他沒有去深究東西是對是錯,因為人家要臉,作為業內瓷器類的專家,要是賣假貨,丟的可是他自己的臉。畢竟人家還按規矩給他開了票據!

    喜歡1937從上海到重慶請大家收藏︰()1937從上海到重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37從上海到重慶》,方便以後閱讀1937從上海到重慶第18章 瓷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37從上海到重慶第18章 瓷枕並對1937從上海到重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