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儀式吸引來了許多游客,很多京城的人都跑來看熱鬧。
甚至連電視台都派了攝制組,雖然不知道拍攝的內容能不能播出,可先拍了再說。
這樣的場景在國內這麼久還是第一次呢。
為了這一次大型祭祖,王氏不光將早先修建的王氏宗祠進行了擴建維修,還挖山專門修建了一條上山的石階。
王氏宗祠在機械廠從山上遷下山的時候,就已經挪到北面山上了,在距離王家村中學學校不遠的地方。
一大早,王澤穿著戰國時期的楚國服飾,腰間攜帶鳳紋青銅牌和一個紫貝玉佩,腰帶上挎著青銅劍。
高大的身形完全將衣服撐了起來,看著異常威嚴十足。
只可惜頭發是短發,不然就更配這身衣服了。
不光是王澤,族老和族人也紛紛穿上了同樣的服裝,只是上面的紋飾有所不同。
王澤身上的衣服上縫的是龍鳳紋,其他人身上則是獸紋等內容。
顯示著等級差異。
王澤走在最前方,背挺得筆直,一步步踏在石階上,走的穩穩當當。
身後便是族老們緊跟在後,而族人則每一家都派了代表。
王繼新則跟在最後面的隊伍之中,這個隊伍屬于參與祭祖儀式的人群。
服裝並沒有和族里統一,都穿著自己的衣服。
王澤他們這一套衣服,制作成本可不低,尤其是王澤身上的這一套,上面縫制的都是金銀線,提前半年就開始縫制。
就這一套衣服,就花了101novel.com萬。
都是江南最優秀的繡工精心制作出來的。
臨時過來參加的人當然不可能給他們都準備上。
一陣低沉的牛角號吹響,讓整個氣氛也變得莊重起來。
四周的游客都被這一幕感染,情不自禁的停下話語,靜靜的看著上山的隊伍。
咚咚
隨著王澤腳步踏上宗祠前面的廣場,鐘聲敲響,在山間蕩出一聲聲回音。
在鐘聲里,王澤立于祭壇前,神情莊重,面向列祖列宗的排位行禮。
身後的人也紛紛照做,跟著行禮。
禮畢後,王澤轉身看著密密麻麻的人群。
高聲宣讀“昊天在上,後土在下!今我王氏子孫,齊聚宗祠,恭行祀典,追遠報本,感念祖德!溯源而上,我族血脈,赫赫煌煌! 乃承荊楚之正朔,繼羋姓之遺風!”
一長串的祭詞,將家族的來歷,發展,和如今盛況,一一高聲訴說。
這不僅是給外面的人听得,也是對祖先們說的。
王澤的聲音,在擴音器的作用下,在山間回響,哪怕是山下的人,也能听得清楚。
“媽,我們沒有這種儀式嗎?”許文羨慕的看著莊重站立的王氏族人,小小年紀,也開始向往這樣的儀式。
陳芳摸了摸女兒的頭笑道“這樣的家族,全國都不多。”
說完,看著正在進行的儀式,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
她現在也是在王氏家族工作,而且還是王氏博物館的館長呢。
就連這一次儀式,她都深度參與進去了,這一段祭詞,都有她的建議。
學了歷史這麼久,還是第一次用在這種場合。
一早就開始的祭祖,一直持續到了中午才結束。
而在王家村路這條主路上,今日進行了封路,車輛都不能直接進入。
在寬敞的道路上,擺滿了桌椅板凳。
不論是族人,還是游客,都可以在這里吃流水席。
這次流水席從中午開始,一直會持續到晚上才結束。
別看已經88年了,但是能吃得好的人家也不多。
王氏這場流水席直接引來了十萬人以上。
很多人都沒地方坐,只能拿著饅頭和簡易紙碗,跟著隊伍打菜將碗裝滿。
大部分人根本就沒機會坐下來吃。
王澤都沒想到會來這麼多人,要不是他看情況不對,讓道路檢查站那邊封鎖,只能出不能進。
指不定今天這里要鬧出多大的亂子。
就連上頭派來維持秩序的人都頭冒冷汗,生怕發生踩踏等意外事故。
但結果是好的,網絡上面,關于這一次王氏祭祖的活動又引發了大量討論。
如今可以說國內才是網絡用戶最多的國家,美國才是第二。
王氏為了推廣電腦和互聯網,省會居住的族人,在族里的支持下,投資開設了網吧。
這種新東西一出,哪怕一小時需要3塊錢,也不缺少跑來玩的人。
在族人的帶頭下,其他有心人也紛紛投入到網吧行業。
這才讓國內的互聯網用戶極速增加。
而這一次總共聯系上了三個分支,粗略統計的人數達到兩萬多人。
“族長,河南那邊的分支報上來的數字,人數達到了7萬人。”王有本找到王澤,滿臉無奈。
“怎麼這麼多?不是說他們就幾千人嗎?”王澤聞言很是驚訝,這人數差距可太大了吧。
“他們回去說了咱們這邊的福利待遇,好些人都跑去認祖歸宗,只要能拉上一點關系的,都跑去報名了,不光是他們一支,其他兩支也有這個問題。”王有本只覺頭疼,這年代想要區分就只能靠族譜記載。
可好多已經分出去的人,听到發錢一個個都跑回來了。
“哈哈哈,那你急什麼,人嘛,越多越好,至于是不是真的族人,這不重要。”
王有本得到指示,便了然的去安排回歸的事情。
人再多又怎麼樣?王氏缺這點補貼錢麼?只要保證現在王家村這一支明確就夠了。
其他的湊個人數也行,每月一百元,這點錢在現在看著多,可過個十年,這點錢能干個啥?
這點錢,就算未來的移民補貼了。
只要他們自己承認是王氏族人,對上頭就有個交代,畢竟之前可是說好的,只能遷移王氏族人。
喜歡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系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系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