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最後也不得不召開了一次科技大學教職工大會,實在是這股言論已經開始影響到學校了。
“各位老師們,我對科技大學始終有絕對的信心,堅信未來我們會是全球最好的大學,如今每年我們給學校的投入就有數千萬資金,再加上分紅,這是多麼強大的資源,也讓我們科研產出不斷,我們的科學雜志,如今更是被國外那些大學買走。”
“我們這個分數定的高嗎?不高!”
王澤揮舞手臂,大聲吼道︰“我甚至覺得還有些低,我們在每個學生身上的投入超過二十萬,這樣的待遇,能來我們這里上學,是他們這輩子最幸運的選擇。”
“我在這里明確一點,不論今年能不能招到學生,明年,後年,我們的錄取分數不會降低,甚至會更高。”
王澤一番激情講話,讓場下的老師教授們心態恢復了一些。
有些事情外面人不知道,但是他們自己怎麼會不知道呢?
他們最差的收入,每月都能過千元,基礎工資不高,就兩百左右。
但各種科研補貼,教學補貼,餐飲住宿補貼加起來,超過千元非常容易。
要是手里再有個成功的項目,收入更是上不封頂,很多老教授每年分紅甚至能拿到幾十萬。
別說教授,學生除了大一學生,從大二開始,進入實驗室就能拿到補貼,每年不需要花錢,還能賺不少呢。
這樣的條件,錄取分數高一點咋了?
被王澤這麼一通洗腦下來,他們還真的認同了。
想通了之後,很多教授都開始盤算,自家親戚後輩有沒有今年高考的。
“三娃,學累了就去你二叔家看看電視。”婦女看著兒子回來就抱著書看,很是心疼,但又不知道怎麼關心,只能想到她覺得最好的東西。
“曉得咧。”
三娃揉了揉疲勞的眼楮,放下書本起身。
二叔家在村里弄了個磚廠,是村里唯一一家買了電視的,每到夜里,二叔那邊院子是人山人海,村里人都跑去看電視。
“三娃,你咋來列,快坐前頭。”劉小梨看到自家晚輩,直接起身將三娃拉到最前頭,這可是村里有希望能考上大學的,在農村,能考上大學在所有人看來都比賺多少錢更重要。
“三娃,你是不是去京城科技大學。”旁邊嬸子問道。
三娃一愣,沒想到嬸子還能知道這個大學。
這大學要不是學校里面老師講過,他連听都沒听過。
“二嬸,你咋曉得這學校咧。”三娃好奇問道。
二嬸神秘笑了笑︰“等哈你就曉得咧。”
電視里面播放的電視劇吸引了三娃的心神,看了一會,見電視劇結束,他就準備回去繼續看書了。
卻沒想到電視劇剛結束,突然一個聲音讓他再次看向電視。
《京城科技大學,位于...》
這下子,他也知道了,為什麼二嬸這個一直在村里的人是怎麼知道京城科技大學的。
電視上的宣傳比他所知的更詳細,也更能清晰的看到學校環境設施。
“三娃,這學校上學不但不花錢,還能賺錢呢?”二嬸在一旁指著電視說道。
沒等他詢問,電視畫面突然開始采訪起學生。
“我今年大三。”
“哈哈哈,我上學不花錢,現在跟著老師做項目,每月補貼都有好幾十,要是項目成功了,分紅上千都正常。”
“對,只要大二,都能參加項目。”
三娃看愣了,他之前還操心自家錢不多,去上學要節約才行。
沒想到這個學校竟然能賺錢,要是像里面說的,每個月好幾十,家里也不用這樣緊巴巴的為他之後上學存錢了。
按照王澤的安排,如今的廣告已經不再是只在央視,地方台也沒有放過,這年頭電視台沒什麼廣告經驗,地方台幾百或者幾千就能談成。
在央視,收入這一塊不好宣傳,央視那邊審核不讓播,可地方台就沒這麼大限制了,只要你把內容送過去,沒啥大問題就直接播。
如果說央視播放只是提升了科技大學的知名度,那麼在地方台上播放的宣傳,直接在學生之間引起轟動。
從大二開始每個月都能賺好幾十塊,還能有項目分紅,按照電視上所言,最少都是幾千塊,這怎麼能不讓人心動。
尤其是農村地區,學習成績好的孩子,第一目標直接就換成了京城科技大學。
“部長,你可得管管啊,他們廣告做的越來越過分了。”一個大學校長一個電話就打去部里。
教育部部長無奈扶額,只好表示會談一談。
只是科技大學非常特殊,是私立學校,他們教育部是有管轄權,可這權利也就是大方向上的,不可能和公辦大學一樣管理。
但這幾天好幾個大學校長都給他來電話了,認為京城大學在電視上直接說收入上千,這種資本做派部里應該管一管。
他剛上任,這些老資格的校長紛紛提出意見,他身為部長也不得不有所行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只是想到家里的王有琪,不禁哀嘆一聲,要是王有琪知道他為難王家村,肯定要和他鬧別扭了。
只是想到妻子的身手,他就更頭疼了。
“小陳,通知一下科技大學,我明天過去。”
“好的李部長,我這就去安排。”
第二天,王澤在學校門口等候,車一停下,李部長下車笑呵呵的寒暄幾句,旁邊一個人拿著相機啪啪開始拍照。
李部長擺擺手,揮退秘書和隨行人員,和王澤走入學校。
“王澤,你們動作太大了,這幾天我可是頭疼得很啊。”
“呵呵,只不過是宣傳罷了,他們也可以啊。”王澤攤手說道。
李部長無奈,那些公辦大學怎麼會去掏錢做廣告呢,對于這些大學而言,又不愁生源問題,辦學經費上面也會下發。
“李哥,我們這也是沒辦法,不宣傳一下,怎麼可能做到之前的承諾呢。”王澤看李部長這樣子便解釋道。
“我就是過來走個過場,不過你那邊對收入這一塊的宣傳要停一停,你們是能掏得起錢,可其他大學可給不起這個待遇啊。”
他也理解王澤的做法,誰讓這是私人大學,可學生都能分紅上千,好些其他學校教授看到了怎麼可能心里平衡。
科技大學做的雖然合理,可面對大局,也必須要改一改才行。
國內的大學是絕對給不起同樣的待遇,一個私立大學,和上千所國內高校,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要不是妻子的原因,換個人大概率就是一份文件下來,直接叫停廣告宣傳了。
喜歡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系統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