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王澤將自己家的寶庫也進行了擴大,未來這里可以作為儲電設備和人員休息的地方。
至于他家的寶庫,只能換地方了,王澤決定放在自家地下室去。
如果他失蹤了,族老們肯定不會放過他住的地方尋找傳承族譜的。
等過些年有孩子了,給孩子交代好這些事,他也就真正放心了。
這麼些年,原本他只是因為原身的感情對族人有責任。
但是這麼久了,現在他自身也融入了這個家族之中。
才會考慮自己萬一在穿越或者出事怎麼辦。
回到醫館將入庫關閉恢復了原樣。
還仔細的清理了一下地面輕微的摩擦痕跡,之前地面破破爛爛也看不太出來,但是現在裝修過後,屋內都灰塵,有一點擦痕都很是明顯。
族里雖說不管鎮里負責的那些產業了,但是村里人也不會閑著。
在王澤的安排下,他們會在山上大量種植紅薯等作物。
這也是豬食之一。
這些食物都是用于搭配的,不可能單一的去喂豬,長久吃一種東西,豬可養不好。
交代完後,王澤便前往城里去找師傅去了。
藥材種子這東西他們村可沒有。
這一塊只有師父能幫他。
畢竟是中醫名家,行醫幾十年,行業內的關系還是很濃的。
到了師傅家院子門口,王澤左右看了看,用精神力感知了一下,沒發現有人在注視自己。
這才從空間內放出來一個背簍,放了些香菇和野味在里面。
他每次來師父這里都不會空著手過來。
師傅對他的幫助確實不小,甚至很多關系知道他是施今墨的徒弟,更是高看他一眼,辦事也方便了不少。
“有澤來啦,快進來坐。”師娘打開門連忙招呼道。
他們也是去了村里,才知道他族名叫王有澤,然後師娘每次叫他都是有澤了。
王澤將背簍放到了廚房,這才進屋找師傅去了。
師娘現在也習慣了他每次過來都帶著東西,說了幾次都不听,現在也懶得說了。
“師傅,又喝茶呢?”王澤進屋問道。
施今墨從王家村走的時候帶了兩本醫書走,現在都還沒看完,王澤進來的時候,還坐在凳子上拿著書看呢。
“小澤來啦,坐著,你看看這里...”施今墨也不等王澤說事情,拿著醫書便和王澤探討起來。
兩人現在的相處一點都不像是師徒的樣子。
互相探討了好久,施今墨這才放下書關心起王澤這次過來的事情。
當然,這個互相探討只是施今墨這麼想。
王澤可不這麼覺得。
“師父,我這次是找您幫忙的。”
“呵呵,說說吧。”施今墨笑呵呵的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潤了下剛才說話有些干的嗓子。
“是這樣的,我想要咱們所有藥材的種子,您看能幫忙弄到嗎?”王澤問道。
“你這是要干嘛?”施今墨怎麼也沒想到王澤會說出這麼離奇的要求。
要知道現在中醫所用的植物藥材可是非常非常多的。
尤其是在清朝開始,還加入了其他非大陸產地的藥材。
這多樣的種子拿來有什麼用啊?
總不可能是種植吧?
施今墨不理解,一臉詫異的看著王澤。
“我就是想要建設一個中醫種子藥材博物館,讓每個學醫的人都能看到從南到北各種環境的藥材。”王澤解釋道。
這是他早就想好了的理由,畢竟他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離譜。
正常人都不會這樣收集種子。
“這樣啊,行,我給老友們寫信讓他們寄來吧。”施今墨恍然大悟,原來小徒弟是這個想法。
他覺得這個事情不錯,應該支持,雖說現在醫館醫院里面常見的藥材都是有的,但是真正全國甚至全球的中藥材也不可能都常備著。
有些用的少的地方性藥材都會用其他藥材替代。
不過他覺得這個博物館只放植物藥材還是不夠,動物礦物藥材當然也要放進去才行。
中午在師父家里吃過飯,王澤便拿著背簍騎上自行車告別。
沒有回去大院,而是徑直去了軋鋼廠。
找到李科長後,一番了解,才知道已經談好了,東西隨時都可以拉走,總共好幾台設備,兩台車床,一台壓彎機,一台銑床,一台鑽床。
再加上一些小的手工機器,足夠建立一個五髒俱全的加工作坊了。
雖然數量比較少,但是對于一個村來說,又沒有什麼任務,只是自用加工已經夠了。
“怎麼樣,還滿意嗎?”李懷德得意的問道。
這些東西可是用了他不少的關系,主要還是王澤兩根大黃魚給的太足了。
如果只是兩台車床他覺得有些對不起這兩根大黃魚。
“太好了,感謝李科長幫忙,以後有什麼需要您盡管說。”王澤拍著胸脯高聲說道。
“哈哈哈哈,你記得把說好的豬肉給我留下來就行了。”李懷德被王澤說的很是開心。
“材料這一塊還沒準備好,你看是先把機器給你們送過去,還是等一等一起送過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澤想了片刻,覺得還是沒必要太麻煩李科長,畢竟送一次調配車輛肯定比送兩次簡單。
估計李懷德也是這麼計劃的,不然機器已經到了為什麼都沒有給他們村拉過去呢。
“等齊了在一起拉過去吧。”
“行,那就等幾天,到時候軋鋼廠會有一批材料到位,我特地幫你們村企申請了些配額,到了一起送過去給你們。”李懷德點頭道。
“大概需要多少錢,我讓村里準備一下。”王澤問道。
“機器總共四萬兩千七百元,你那邊夠不夠,不夠的話我可以幫忙讓你們先欠著。”李懷德意味深長的輕笑道。
王澤嘴角抽動,兩根大黃魚都滿足不了李懷德的胃口麼,同一件事竟然還想二次收費啊?
只是四萬多村里還是能拿的出來的,現在隨著各項工程收尾,村里賬目已經沒有大額支出的地方了。
建設欠的材料錢又不著急,等他們在富裕點在還給市里。
水庫和道路不少材料都是市里面調撥的,這些錢都是掛在村里賬上的。
但是欠公家的著什麼急,王宜榮想還都被王澤壓住了,就是留出來準備建設機械作坊用的。
機械作坊別看不如菌房佔地大,可里面隨便一個東西都貴的不行。
這年代的四萬購買力可真不低了啊。
還好他們是村企,沒有這方面政策,上頭暫時沒有人抽他們的錢,不然還真掏不出來。
建了個番茄群,書友可以加哈,有什麼意見在群里提。)
喜歡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系統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