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系統

第154章 修路,新居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雯織天華 本章︰第154章 修路,新居

    雖然村里的錢不夠了,但是族里的人一個個都笑容滿面。

    雖說一個人分下來不多,但是村里面的一部分可是直接按人頭分錢的。

    有很多人多一些的家庭,基本都有一百多兩百塊。

    對于農村生活的人來說,這筆錢已經是不小的數目了。

    至少,周圍村子的人談起王家村羨慕的眼都紅了,王家村的小伙也成為了相親熱門選擇。

    之前其他村的人只知道王家村團結,能打,膽子大。

    如今還得加上一個富有。

    王家村畢竟在這里已經幾百年時間了,長久的存在讓他們和周圍的村鎮關系是很緊密的。

    村子里的大小媳婦,可都是來自周圍的各個村子鎮子。

    村里的女孩也都是嫁去這些地方。

    族老們在後續幾天,便派人前往周邊村子,直接表示每個村至少派30壯勞力,如果這點人都不出,那以後就別在一起混了。

    而如果能派出100人,那麼王家村會指導他們修建菌房,要是能派出150人,還會在幫他們弄出磚窯出來。

    王家村為什麼富裕,在外人看起來可不就是磚窯和菌房這兩個產業麼。

    這條件一出,哪怕人數比較少的也硬是湊了一百個自帶糧食的勞力,大部分村子,都是按照一百五十人安排的。

    甚至很多根本就用不到這條路的村子,也紛紛聯系了王宜榮他們,想要參與進來。

    一下子弄出了近五千人的壯勞力干活。

    這組織能力把市里都驚到了,他們沒想到,王家村竟然一分錢不出就能組織起這麼多人。

    這要是在戰爭時代,那也是一方軍閥了啊。

    人數上來了,市里面也不敢大意,連忙派出了派出所的人還有市政建設技術員跑去指導工作。

    這麼多的年輕人聚在一起,他們可不放心。

    如果沒有組織參與,誰知道會不會有個大聰明說我有個主意,其他人就愣愣的跟上了呢。

    對于王家村來說,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本身他們應該是需要管飯的,但是沒錢啊。

    所以才拿出這兩個產業去誘惑,至于這兩個產業本身早就決定是要放棄的,可是其他村子又不知道。

    四千多人的建築隊,在市里面人的指導下,對道路整體做了拓寬處理。

    市里面也沒有閑著,而是調配了不少的材料過來。

    畢竟這種大量村莊自修道路,規模小還好,鬧出這麼大的規模,如果市里面不參與進去,那不是說明他們工作不合格嗎?

    這種人民自發的需求,竟然組織都沒看到?

    市里的那些個領導當然不敢去賭上頭會怎麼想,反正建築材料在哪用不是用呢。

    十多公里的道路,遠超王澤之前的設想,一條雙向柏油路幾個月時間便成功落成。

    而另一邊,市里面的糧食配也在王澤的串連下,軋鋼廠幫忙掏錢買了下來,而王家村付出的代價,則是生豬出欄後,同等條件,要保證軋鋼廠的需求。

    這種事情對王家村來說沒任何損失,反而和軋鋼廠關系更加靠近後,未來想弄些鋼鐵材料也會容易不少。

    初期五萬斤糧食撥付用于修路等各種工程之用,之後每月一萬兩千斤的糧食調撥配額,讓王家村每月都需要掏出將近一千出去。

    這筆數額不少的錢可以說直接將村里產業剩下的錢全部佔用了。

    如果沒有新增產業,村里將很久都不會有什麼余錢。

    還好明年開始,生豬就能開始規模化養殖了。

    王澤在這段時間也沒有放松,一方面坐鎮醫館給村里人和修路的工人看病治療。

    另一邊則非常關注那些小豬的生長。

    在他的各種秘方下,這些小豬長勢非常好,一看就健康有活力。

    弄得農業部派來指導的技術員都不敢相信,為什麼同樣的品種,在他們農業部的養殖場里面存活率都不高,但是在這個王家村,卻全部活了下來。

    不光是技術員,後續甚至還有專家教授跑來觀察,卻始終鬧不明白這是為什麼。

    村子里所用的秘方藥劑,都是對他們這些人保密的,一直都沒有泄露。

    最終農業部的人提出,想要用兩頭同樣大小的豬換他們這里的豬。

    于是乎,二十頭白豬一下子就變成了四十頭。

    不過農業部那邊也覺得不虧,這二十頭活力十足的白豬拉回去後,不光是存活率提高,甚至這些豬的種子質量都比其他的豬要好。

    繁育出的下一代完全優于理論數據。

    難不成這些豬更適合山中養殖?

    農業部的專家找不到理由,只能留下這個猜測。

    于是在距離農業部養殖場不遠的燕山山脈,一個新的養殖小基地開始建設。

    僅僅半年時間,王家村整個就換了個模樣。

    王澤看著自己的小院,以後這里就是村里的醫館了,而不再是他自己的房子。

    “村長,您收拾好了嗎?就這些東西吧?”王有齊跑來看著地上的大包小包和家具問道。

    王澤如今是王家村的副村長,不過他這個副村長根本不管任何事情,卻又任何事情都能管。

    而隨著道路落成,對村子影響比較大的一個事情便是上頭派了個村支書潘洋。

    這個潘洋來到王家村已經有一個多月了,主要還是在熟悉村里的人和事,雙方倒也融洽。

    但是如今村里人很雜,族長族老這種稱呼已經不能明面上說出來了。

    “就這些。”王澤點頭道。

    十多個年輕人將這些很快便搬上了三輛馬車。

    馬車順著新修好的山道攀爬,很快便走到了東山山坡,這里如今順著山勢坐落著許多青磚二層中式庭院。

    有的已經建好了,有的則還正在建設。

    王澤的房子便是頭一批正式建好的房子。

    今天便是他遷去新居的日子。

    還是王先一定下來的,說今天遷居是個好日子。

    等王澤他們三輛馬車到達自己的房子後,王澤便見到村里的不少人都在門口等著呢。

    “支書,您怎麼也過來了?”王澤跳下馬車,走到一個三十多歲的男性身邊問道。

    潘洋之前是在派出所工作,整個人看著壯實精神,只是那種習慣性的審視目光讓王澤不得不對他加大關注。

    喜歡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系統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系統》,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系統第154章 修路,新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系統第154章 修路,新居並對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系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