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華爾街的精英都有很多共同點,除了高學歷高收入之外,那就是忙。
一個個的都忙得沒邊,恨不得把自己變成陀螺,永遠不停地轉。
安迪也是這樣的一個人,如果面前這個亞洲帥哥找她只是搭訕,她會毫不猶豫的拒絕。
她來這里只是學習觀察一下,並購方面的最新相關理論知識。
其他多余的事情,她是一點也不會做的。
“我叫張先,你看起來很忙,再見。”
張先不是過來泡妞的,他是來尋找合適人才的。
最近張先找到了六位金融人才,都是華爾街的金融老手,在日漸激烈的競爭中,有些堅持不下去了。
華爾街奉行的所謂狼性文化,時間就是金錢,導致這里的風氣十分病態。
每個人說話的意圖都是很明顯,沒有一絲廢話的那種。
張先很快就和他們談好了合作事宜。
他們幫張先把手頭零散的資金完成整合,張先付給他們千萬級的酬勞。
十個人就是一個億,但是張先壓根就沒打算付錢。
另一邊的安迪,見到張先這樣,好奇的打量了幾眼,發現張先和一些他認識的人打交道。
推測道“這個人難道是獵頭公司的?”
由于之前的特大劫案,導致現在紐約街面上的警察都勤快了許多。
不怎麼敢找地方摸魚了。
張先把自己找的十個金融人才帶到會議室,和他們簽訂了合約。
合約上有一條,在工作期間,必須穿和公司一樣的服裝,定制費用由公司買單。
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但是這十位被華爾街淘汰的金融人才,還是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合作愉快。”
張先跟他們不熟,在好感度拉滿之前,是不會透露自己的資金離岸計劃的。
只是讓他們分別負責一部分資金的整合。
比如把之前大大小小的幾百家洗衣店整合在一起。
刷滿好感度後,張先才會安排他們做其他的。
接下來張先前往了另外一個大城市,華盛頓。
二十億對于張先來說不太夠。
畢竟他還年輕,一百億,一百億就永遠不用擔心了。
有了50k這個團伙,張先能夠更加迅速的完成該城市的取錢計劃。
只是這一次,計劃稍微有所變動。
之前,張先派人假裝恐怖分子,偽裝成恐怖分子襲擊學校,引走了銀行周邊的警力,從而爭取足夠的時間。
現在換了不同城市取錢,雖然地方不同,但是一樣的手法不能再用第二次。
于是張先準備換一種手段,還是調虎離山,但是這次不對學校動手了,對銀行動手。
這樣,能起到一樣的效果。
一月後,華盛頓晚間新聞。
男女主持人對著攝像頭開始播報
“本市今日報道,上午十二點,本市有兩家銀行先後遭到了搶劫。”
“其中一家銀行的劫匪被全部擊斃,後面一家銀行被劫走十二億現金,和價值七個億的黃金,還有價值三十億的珍貴物品……”
華盛頓警局內,也在看著今天的晚間新聞。
當地的局長,和紐約局長蓋特一樣,感覺到了前途無望了。
“好了,新聞已經報道出去了,如果我們不能抓住這群無法無天的劫匪,我們就是全華盛頓,甚至是全國的笑話。”
局長說完,負責此案的高級探員就說了難點“諸位,我懷疑今天的兩起劫案,是同一個團伙所為。”
“另外,感覺作案手法也和之前紐約的劫案很像,我已申請調撥紐約劫案細節了……”
就在華盛頓警方和紐約警方聯合探討的時候,張先已經帶著一眾大老黑輾轉來到下一個城市洛杉磯。
在洛杉磯取了一筆錢之後,張先又到了西雅圖。
這是張先的最後一個取錢地點。
繞著美國走了大半圈,張先攢夠了一百三十一億,這些足夠他回去當都市之王了。
接下來就是把這些錢全部化整為零合法化,然後資源整合,通過離岸公司多重轉包,成功完成資金轉移。
不過即便這樣把錢轉移出來了,張先也還需要一個合理的資金來源借口。
張先把二十億留在紐約,通過之前的洗衣店,洗車店,等若干小微企業做成聯合冠名企業。
張先作為該上市公司的最高持股人。
然後在紐約上市,再通過資金注入,抬高股價,從而套現離場。
半年後,一家名為全美生活服務集團的公司,通過了證監會的審查,在紐約上市,作為集團股權最大持有人的張先出現在了華爾街的頭條。
十月,安迪剛剛忙完一個手頭案子,獲得了不菲的佣金。
她打算去健身,路過咖啡店的時候,順手拿了一本,她最喜歡的華爾街商業日報。
一邊走一邊看。
拿起報紙,頭條就是一個讓他眼熟的亞洲面孔。
“張先?”她記得這個人,之前在跨國並購研討會上,兩人有過一面之言。
標題從‘破爛王’到‘整合之王’張先如何在美國經濟的毛細血管中淘出黃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副標題一位神秘的東方企業家,通過整合數萬家被遺忘的微型企業,打造出撼動資本市場的‘全美生活服務集團’。
他的成功,是看到了別人不屑一顧的價值。
記者邁克爾•普雷斯頓,發自紐約。
[紐約商業資訊]
首先上一張先作為主角的照片。
在紐交所交易大廳震耳欲聾的鐘聲中,張先(zhangxian)這位近年來華爾街最引人注目也最為神秘的商業巨子,他靜靜地站在人群中央,臉上帶著一絲難以捉摸的微笑。
他旗下的“全美生活服務集團”今日正式掛牌上市,開盤即暴漲25,市值突破300億美元,將這位此前低調的中國人推向了全球金融世界的聚光燈下。
然而,就在一年前,當張先開始悄無聲息地收購美國小鎮上那些不起眼的汽車旅館、家庭餐館和自助洗衣房時,華爾街的精英們還將其視為一個笑話。
“我們當時都以為他瘋了”摩根士丹利的一位資深分析師回憶道“他把巨額資金撒向那些我們開車經過都不會多看一眼的“落後產能”
“或許這就是我們和天才的差距!”
華爾街資深金融分析師,羅根重點說道“他最與眾不同的是逆向思維,在“垃圾資產”中找到我們看不到的到寶藏。”
張先的策略與主流風投追逐 谷科技獨角獸的潮流背道而馳。
他的目標,是構成美國經濟基石的、卻高度分散的微型企業。
他的公司“基石資本”在短短一年間,以驚人的效率收購了超過兩萬家此類資產。
看到這里,安迪不由得停住了腳步,他本以為那是一個搭訕的花花公子。
沒想到這叫張先的居然這麼厲害。
“真讓人意外!”安迪越看越好奇,接著往下看去。
她並不知道,這個報道張先花了十萬美金。
喜歡制霸諸天從港綜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制霸諸天從港綜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