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來天房子就差不多建好了。
有水泥就是方便,不然等黃土曬干可要耽誤不少工夫。
石頭打的地基,水泥勾的縫、離地面有一米高,結實又安全。
牆體很厚,保證冬暖夏涼。
牆面刷了白色的石灰。
顧七七還往里加了一些靛藍。
這樣刷出來的牆就不是黃白,而是清白了。
屋子里亮堂,心也跟著敞亮。
地面就鋪青石板,不用錢,塊還大,正合適。
現在的老手藝人還有許多,水泥勾縫,嚴絲合縫、板板正正,有一種古典美在里面。
炕也搭好了,都是老手藝盤炕師傅,保證好燒不反煙。
現在馮木匠正在吊頂,這是顧七七早就和他商量好的。
薄寬木條就早刷好了白漆,今天終于上頂了。
這個年代也有吊頂。
北境土話說法叫︰吊棚。
用細繩打結綁好一排排的高粱桿子上棚,然後再往上糊一層薄泥當膩子粉了,最後刷白。
但是高粱桿兒不承重。
年頭多了會粉,整個棚頂容易塌。
除非隔幾年換一茬。
炕席也早就買好了。
是當地特有的一種制作家具用剩的鋸沫子壓制而成,還刷了天藍色的漆,你要多大就直接切割成多大。
干淨不透灰。
原來的老房子全扒了,之前的炕琴、桌椅能翻新的就翻新,不能的,全當柴火燒了。
窗戶也都是新打的,刷著淡藍色的漆,瓖著玻璃。
可惜現在沒有玻璃膠,都是用小木條加釘子的方法固定。
所以也漏風。
冬天就麻煩了,外面刮大風,窗前刮小風。
就得用三指寬的紙條把窗戶的縫隙全部糊起來,然後還要在窗戶里外側,都用高粱桿卷著塑料布釘在窗戶框上,確定不漏風才行。
可這個年代哪里來的薄膜?
只能晚上用破棉被擋風,白天再取下來。
這個時期的北境冬天能達到零下40度。而且冬天至少會刮三場白毛風。
可想而知,原主之前住那個破房子沒被凍死都是命大,肯定整個冬天幾乎都在炕上窩著了。
當然,也不止原主一個人如此,家家戶戶都如此。
前院靠西牆的地方建了一個大大的柴房。
這里的冬天太漫長,需要囤大量的柴,柴房小了可不夠用。
後院靠東北牆角建了一個旱廁。
蹲坑下面三面鋪了青石板,踏板也是石材的,下面挖了一個大坑直通院外,也用大塊青石板圍建了起來。
其實東北旱廁很好打理,因為一年有大半年都是上凍的,凍的杠杠硬一點異味都沒有,冬天只要用鎬刨了拉走就行。
不像南方炎熱,一年四季都在發酵、發臭。
顧七七還在後院西北牆角建了一個小倉房,主要放一些農具、雜物、各種大缸,冬儲菜之類的。
雞窩暫時沒搭,因為顧七七不確定以後還能不能養雞。
如果允許養一兩只,再扎上高粱桿當籬笆就行。
很容易,拆裝都簡單。
房前屋後的房檐下和前院正中的甬道都鋪滿了青石板。
甬道兩側是大菜地,後院還有兩塊小菜地,可以想像這個院子有多大。
這麼大的院子,顧七七一個人住也不安心。
又趁著當季去山里挖了不少刺玫沿著外牆和內牆根各種了一圈。
刺玫是北境特有的一種灌木,是一種野玫瑰,能長到一米八高,根睫粗壯,長滿了堅硬的尖刺,花朵極大,香味濃郁,花期長,又艷麗。
現實世界中,顧七七家的小平房門口就種了一顆。
“還是七七腦子活,這招兒好,安全不少。”
村長也是頭一次幫著張羅栽花當籬笆的,可算看了個新奇。
顧七七的這兩道天然防盜牆可是花了她不少心力,光是請村民上山挖樹就花了不少錢。
馮木匠正在安裝前院大門。
都是提前打好的,很結實、厚重,野豬下山都不怕。
果然,到了晚上,吊頂和刷了桐油的大門就弄好了,連家具也都送了過來。
顧七七深深的舒了一口氣。
總算基本解決了住宿問題。
她還在感慨呢,卻不知道屯子里的人都羨慕死顧七七了。
屯子里有名的長舌婦張小翠遠遠看著撇了撇嘴。
轉頭跟妯娌王玉鳳道︰“她一個小媳婦,年紀輕輕就住上新磚房了,命咋那好呢。”
王玉鳳也撇嘴直泛酸︰“我這輩子也不知道能不能住上磚瓦房呢。”
跟著一起湊熱鬧的馮木匠媳婦冷不丁的來了一句。
“這可都是陳端的命換來的。”
兩妯娌一听這話,就偃旗息鼓了。
如果用她們兒子或是丈夫的命去換,她們是不願意的。
算了,陳端不知道還能活多久呢?
到時候沒準只剩下顧七七和孩子了,孤兒寡母的她們就不眼紅了。
不怪大家這麼想,因為這時候當兵是極其危險的,而且老百姓也不知道還要不要繼續打仗,還要打多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有人腦中都繃著一根弦,時刻準備著。
顧七七是不知道這些的,村長倒是知道,不過,村長覺得有他護著,顧七七不會有什麼危險。
這個屯子的人還是相對淳樸的,很多事情只是想想而已,你讓他們真做點什麼事情,他們不見得敢下手。
顧七七晚上算了一下賬,建這個房子,里里外外花了差不多三百二十塊錢。
玻璃、水泥、磚、瓦是大頭,還有家具、大門也不便宜。
多虧她建的圍牆都是靠自己撿的石頭,不然還得花不少錢。
生產力不足啊。
對于外牆顧七七很滿意,足足建了二米三高,還用水泥給石牆勾了縫,結實的很,頂端還插滿了碎瓷片,很安全。
第二天一大早顧七七就提著空間里的十斤散裝白酒、一斤散裝糖果、一包老紅糖,一包桃酥,去了村長家。
“李叔,謝謝你幫著我忙活這麼久,一點心意可不許拒絕,不然,下次有事可不敢麻煩您老了。”
李叔看著十斤裝的大白桶一下就猜到了是酒,真是送到他心坎上了。
于是,笑得滿臉褶子直接接過。
“謝謝七七,以後有事再來找叔,千萬別外道 。”
送禮送到人家心坎上,顧七七也開心,轉頭又看向李嬸︰“李嬸,這些糖果、點心拿著給孩子們甜甜嘴。”
李嬸也笑呵呵的接過了。
這一大包硬糖都是顧七七一顆顆剝好糖紙,然後用油紙包好的。
桃酥和紅糖也換了包裝。
還沒等顧七七再說什麼,門外響起了車鈴聲。
李叔忙著把酒放屋里藏好,又蹬蹬跑出來。
“是小張嗎?又來送信了?”郵遞員的車鈴聲他可熟悉的很。
到了此時,小張才歪下車身,腳踩著地停下來。
“村長,是我,你家有一封信。”
李叔跑到門口接過信,一看,嗯,是他在外當兵的兒子來的信。
拿著信急急拆開,仔細看過後,立馬綻放出一個大大的笑容。
轉頭沖向李嬸喊︰“老婆子,是小光來的信,說又得了一個閨女。”
李嬸听了也高興,接過信也看不懂,就是翻來翻去的笑著感慨︰“小光沒事就好,生閨女好。”
小張也看見了顧七七︰“小顧,也有你的一封信,你直接領了吧。”
顧七七簽了字也接了信直接拆開。
片刻後。
“李叔,陳端要回來探親了。”
“是嗎?那可太好了,大半年沒回來了吧?辛苦你了,做軍嫂不容易。”
村長兒子軍餃也高,兒媳婦隨軍了,可顧七七這不還在村子里嗎?
能不了解難處。
按說陳端的軍餃足夠隨軍了。
可邊境條件差,真不現實。
顧七七不在意的直擺手︰“不辛苦,再辛苦能有陳端辛苦,當兵守邊才不容易呢,我們可要守好大後方。”
李叔很欣慰︰“七七真有覺悟,是個好孩子,快回家準備準備吧。”
顧七七也不扭捏,直接回家了。
到了家,顧七七又把體重器拿了出來。
呦呵!現在只有120斤了。
好在,這小一個月都是在大家眼皮子底下變瘦的。
大家只以為她要照顧孩子,又要操心蓋房子,哪件都是大事,肯定累瘦了。
喜歡快穿之顧七七搜刮物資她上癮請大家收藏︰()快穿之顧七七搜刮物資她上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