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虛構,歷史架空,都是白話文,腦子寄存處)
一場激烈的戰斗中,戚元麾下的士卒在關羽所率領的精銳部隊面前簡直不堪一擊。敵不過只能四散而逃去,關羽也無心去追逐,帶著自己的親衛就將戚元圍了起來。
這些精銳士卒們個個身強力壯,手持長柄武器,每一次揮舞都蘊含著巨大的力量。他們如同鬼魅一般在戚元的周圍縱馬游走,盤旋著,給戚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戚元被困在這群虎狼之師中間,他只能騎著戰馬,焦急地來回觀察著這些想要襲擊自己的敵人。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戚元的神經也越來越緊繃。
突然,人群中一名士卒如閃電般猛然縱馬沖出,他手中的長槍如同一條毒蛇,直直地朝著戚元刺去。這一槍速度極快,威力驚人,顯然是這名士卒的全力一擊。
然而,戚元的實力也絕非泛泛之輩。他能夠成為百夫長,甚至統領兩百人的部隊,自然有其過人之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戚元迅速做出反應,他側身一閃,巧妙地避開了長槍的鋒芒。
要知道,在軍隊中,能夠成為百夫長的人,其實力都是相當不錯的。而且,像戚元這樣有著一定地位的人,是可以享受到一些特殊待遇的,比如能夠吃到肉食。當然,這里的肉食並不是什麼山珍海味,而是一些味同嚼蠟的肉干罷了。
盡管如此,這也足以證明戚元的實力不容小覷。他在戰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經歷過無數次生死考驗,對于戰斗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
只可惜戚元的所有防御在關羽面前都如同紙糊一般,不堪一擊。關羽一步步地逼近戚元,每一步都仿佛踩在戚元的心上,讓他的心跳愈發急促。
終于,關羽走到了戚元的面前,他的身影高大而威猛,如同一座不可撼動的山岳。周邊的親衛們見狀,立刻讓出一條道路,仿佛是在迎接關羽這位戰神的到來。
關羽緩緩走進這條道路,他的步伐穩健而有力,每一步都帶著一種無與倫比的氣勢。隨著他的進入,周邊的親衛們全都停止了一切舉動,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落在了關羽的身上,仿佛被他的威嚴所震懾。
關羽的丹鳳眼凝視著戚元,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深的不屑。他從戚元和自己親衛的戰斗中,已經看出了戚元的實力不過如此。當然,這只是相對于關羽自己而言。如果將戚元的實力放在眾多武將之中,以武力百分制來衡量的話,戚元的武力大約在 70 左右,而關羽的武力則高達 95 上下,兩者之間的差距可謂天壤之別。
戚元的心中充滿了淒涼和絕望。他原本以為自己還有一線生機,畢竟張飛雖然勇猛,但他或許還能找到機會偷襲得手。然而,現在關羽的出現卻讓他的希望徹底破滅。再加上那個豹頭環眼、滿臉黑炭的張飛,戚元深知今日自己恐怕是在劫難逃了。
想要投降的念頭在戚元的心中如閃電般劃過,然而,對袁術的忠誠卻像一座沉重的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深知,即使自己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也必須為君主盡忠到底。
周圍的士卒們宛如雕塑一般,靜靜地佇立在原地,他們的身影在風中若隱若現,仿佛形成了一個簡陋的角斗場。而張飛,不知何時已經悄然站在一旁,為關羽掠陣助威。
關羽並沒有急于催動戰馬,他穩穩地坐在馬背上,手中緊握著那柄威名赫赫的青龍偃月刀。他微微眯起雙眼,凝視著戚元,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容,緩聲道“能夠死在我的手中,是你的榮幸。”
這句話如同驚雷一般在戚元耳邊炸響,他的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了一下。然而,面對關羽的挑釁,他無法退縮,只能咬緊牙關,舞動著長槍,直直地向著關羽刺去。
長槍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帶著凌厲的氣勢,直取關羽的咽喉。然而,關羽的動作卻比他更快,只見他輕輕一抖手腕,青龍偃月刀如同一道閃電般迅速挑開了戚元的長槍。
戚元只覺得一股巨大的力量傳來,手中的長槍險些脫手而出。他還來不及調整姿勢,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已經如餓虎撲食一般,徑直朝著他的頭顱劈來。
就在那一瞬間,青龍偃月刀如閃電般疾馳而下,毫不費力地將戚元的頭顱斬落。可憐的戚元,甚至來不及發出最後一聲呼喊,就這麼慘死當場,命喪黃泉。這便是實力的懸殊,如此巨大的差距,讓人不禁感嘆。
張飛見狀,縱馬疾馳而來,滿臉欣喜地對著關羽喊道“二哥,真是厲害啊!如此輕易就將敵將斬殺,而且看起來二哥最近的武藝似乎又有所精進呢!”
關羽微微一笑,心中涌起一股傲然之氣,他氣定神閑地回答道“二弟,你也不必太過夸贊。只要你勤加練習,假以時日,定能超越為兄。”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然而,張飛並未忘記正事,他連忙吩咐關羽的親衛們去收攏那些馬匹。這些可都是上好的戰馬,是他們此次戰斗的戰利品,豈能棄之不顧?
待一切都收拾妥當後,張飛和關羽率領著士卒和戰馬,浩浩蕩蕩地朝著小沛進發。他們深知,劉備此刻正在小沛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歸來。畢竟,關羽率領部隊出征,劉備肯定會收到下屬的詳細匯報,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所以,他們必須盡快趕回小沛,向劉備復命。
有了這些戰馬,劉備肯定會欣喜若狂!畢竟,戰馬對于軍隊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資源,它們不僅可以提高行軍速度,還能增強部隊的戰斗力。有了這些精良的戰馬,劉備的部隊整體實力必然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而且,憑借著劉關張三人之間深厚的關系,他們之間的默契和信任是其他人無法比擬的。所以,即使沒有正式的命令,他們也可以毫不猶豫地帶領部隊外出行動。這種情況在劉備的軍隊中應該是相當常見的,畢竟他們彼此之間的信任已經達到了一種非常高的程度。
而對于劉備麾下的糜竺、孫乾和簡雍這三位謀士來說,他們肯定也不會對此有太多的異議。因為他們都深知劉關張三人的能力和忠誠,相信他們的決策都是出于對軍隊和劉備的利益考慮。所以,即使沒有明確的命令,他們也會選擇支持劉關張的行動。
喜歡漢末黃巾霸業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漢末黃巾霸業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