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虛構,歷史架空,都是白話文,腦子寄存處)
當林北緩緩地坐在那張象征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椅上時,他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威嚴和莊重。在他的面前,朝臣們整齊地排列著,齊聲高呼“萬歲!”這聲音如雷貫耳,響徹整個朝堂。
林北心中明白,這不僅僅是對他個人的歡呼,更是對皇權的敬畏和尊重。每一聲“萬歲”都像是一道枷鎖,將他與權力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權利,這個令人向往的東西,對于林北來說,既有著無盡的誘惑,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他深知,若想要保住這皇位,就必須在權力的漩渦中不斷掙扎,與各方勢力周旋。
如今的朝堂,已經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一方是閹黨,他們深得皇帝的信任,勢力逐漸膨脹;另一方是西涼派系,雖然勢力稍弱,但也不容小覷;還有一方則是黃巾派系,曾經一度獨霸朝堂,如今雖受到閹黨的制衡,但依然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為了維持這種微妙的平衡,林北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和犧牲。他的後宮之中,除了正宮皇後張寧外,還必須將董白納入其中。盡管他與董白之間並沒有太多的感情,但這就是政治聯姻,是權力游戲中的一部分。
在這個三角形的權力結構中,每一方都相互制約,誰也無法單獨掌控局面。林北明白,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皇權的穩固,避免任何一方勢力過于強大而威脅到他的統治。
然而,這種政治聯姻也讓林北感到無奈和悲哀。他知道,董白進入後宮並非出于真心,而是為了各自背後的勢力。他們之間的關系,不過是一種利益的交換,沒有愛情,只有權力的制衡。
但這就是政治的殘酷現實,沒有對錯,只有利益的權衡。林北只能在這權力的舞台上,繼續扮演著他的角色,用他的智慧和手段,去應對各種復雜的局面。
只要董白能夠順利誕下男丁,那麼西涼派系必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擴張,其實力甚至可能與黃巾派系相抗衡。
然而,皇宮雖然表面上是權力的象征,但實際上卻宛如一座囚籠。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能力,恐怕一輩子都難以踏出這座皇宮。
每天,各種繁瑣的奏折如潮水般源源不斷地涌來,堆積如山,讓人應接不暇。這些奏折涵蓋了國家的方方面面,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便是各地的糧食短缺。如今,糧草的匱乏已經成為了太平天國內部唯一的重大難題。
說是缺少糧草,實際上並非整個國家都缺糧,而是各地的郡縣和村莊內的糧倉出現了嚴重的缺口。長時間的征戰使得糧草的消耗量達到了一個驚人的天文數字。不僅是人需要食物來維持生命,馬匹同樣也需要大量的糧草供給,而且馬匹所消耗的糧草質量要求更高。
盡管在太平天國內,大多數家庭都還有余糧,但經過長時間的戰爭消耗,現有的糧食儲備已經無法再承受另一場對外戰爭的消耗。糧食的供應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這個問題,太平天國恐怕將會面臨巨大的危機。
在這個時代,人們的餐桌上並沒有番薯和土豆這樣的食物,甚至連玉米都要等到明朝時才會從遙遠的美洲傳入中原地區。土豆和番薯這兩種作物,都是在明朝時期才被引入到中原大地的。
如今,南方主要種植水稻,而北方則以小麥為主。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北方逐漸出現了缺糧的情況,這一問題在各個諸侯之間日益凸顯。由于戰事頻繁,人口基數不斷增加,那些不從事生產的人也隨著地盤的擴張而增多,糧食供應變得越來越緊張,成為了各個諸侯最為頭疼的難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林北和袁紹都在焦急地等待著下一輪秋收的到來。他們都明白,只有等到秋收時節,才能緩解糧食短缺的壓力,確保自己的軍隊和百姓有足夠的食物。
林北稱帝的消息猶如一陣狂風,迅速席卷了整個諸侯的圈子。這個驚人的消息像野火一樣蔓延開來,引起了軒然大波。
尤其是那些漢室宗親們,他們對林北的稱帝行為最為憤慨。他們認為,大漢的江山仍然有他們在支撐,怎麼能容忍其他人染指皇位呢?大漢尚未滅亡,竟然就出現了兩個皇帝,這簡直是豈有此理!
然而,事實上漢室宗親的勢力已經所剩無幾。如今僅剩下三個主要的勢力劉焉、劉表和劉備。劉焉佔據著益州,劉表則掌控著荊州,而劉備則在四處漂泊,尚未有穩定的根據地。
值得一提的是,劉繇在與孫策爭奪江東歸屬權的過程中,不幸被孫策擊敗。這意味著劉繇這一支漢室宗親的勢力從此一蹶不振,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
而當袁術稱帝時,孫策毫不猶豫地展現出了他的反骨精神。他立刻站出來,公開聲明要脫離袁術的掌控,並表示將要討伐這個自封皇帝的叛逆者。
袁術得知孫策的舉動後,心中的怒火瞬間被點燃,他對孫策的背叛感到無比憤怒,誓言要與孫策決一死戰,不死不休。于是,袁胤奉命率領大軍,帶著雷薄和陳蘭等大將,與孫策的軍隊形成對峙之勢。
孫策雖然兵力較少,但他手下的將領眾多,個個英勇善戰。相比之下,袁胤雖然將領較少,但他的兵力卻佔據優勢。面對這樣的局勢,孫策深知不能貿然進攻,只能依靠長江的天險以及城池的堅固來與對方周旋。
孫策心中明白,他現在所佔據的江東地區,名義上並不屬于他。他之所以能夠暫時掌控江東,主要是因為袁家四世三公的地位讓那些江東世家對他有所忌憚。然而,這些世家並非真心臣服于孫策,他們只是迫于形勢而已。
盡管這些江東世家並不認可袁術稱帝,但他們也絕對不會輕易與孫策站在同一戰線。因為在他們眼中,孫策的地位並不穩固,他的統治缺乏合法性。只有當袁術的勢力被徹底剿滅,孫策才能真正將江東地區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因此,孫策選擇按兵不動,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他在等待那個敢于率先討伐袁術的人出現,一旦有人挑起這場戰爭,孫策便可以趁機而動,利用各方勢力之間的矛盾,坐收漁翁之利。
喜歡漢末黃巾霸業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漢末黃巾霸業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