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黃巾霸業

第477章 鮮于紀和鮮于銀的抉擇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房東家的大鳥 本章︰第477章 鮮于紀和鮮于銀的抉擇

    純屬虛構,歷史架空,都是白話文,腦子寄存處)

    張濟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地率領著西涼鐵騎如同一股洶涌的洪流一般,徑直朝著烏桓輕騎疾馳而去。西涼鐵騎的速度極快,馬蹄聲響徹雲霄,仿佛大地都在為之顫抖。

    眨眼間,烏桓輕騎們便進入了西涼鐵騎的射程範圍,只見西涼鐵騎們迅速張弓搭箭,數輪箭雨如蝗蟲過境般激射而出。這些箭矢帶著西涼鐵騎對烏桓輕騎的“最真摯問候”,鋪天蓋地地朝烏桓輕騎飛去。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箭雨,鮮于紀和鮮于銀二人心中叫苦不迭。他們麾下的烏桓輕騎雖然訓練有素,但在如此密集的箭雨面前,也只能被動挨打。烏桓輕騎們就像一群待宰的羔羊,毫無還手之力,被箭矢射中後紛紛慘叫著墜落馬下。

    然而,更慘的還在後頭。那些失去主人的戰馬以及有著主人的戰馬並未停止奔跑,它們的馬蹄無情地踐踏在那些倒地的烏桓人身上,將他們的身體踩得血肉模糊。生死之間,全看這些烏桓人是否命大了。

    看著眼前這慘烈的一幕,鮮于紀和鮮于銀二人心如刀絞。但他們此刻也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士兵不斷倒下。

    隨著雙方距離的不斷拉近,烏桓輕騎終于意識到了西涼鐵騎的沖鋒意圖。他們雖然有所防備,甚至臨時改變了移動方向,但西涼鐵騎的沖鋒勢頭實在太猛,根本無法阻擋。

    轉眼間,西涼鐵騎便與烏桓輕騎短兵相接。中部和尾部的烏桓輕騎被西涼鐵騎死死纏住,想要脫身簡直比登天還難。無法撤離的烏桓輕騎爆發著心中的憤慨,一場血腥的廝殺就此展開,雙方短兵相接,刀光劍影交錯,喊殺聲震耳欲聾。

    鮮于紀和鮮于銀的心情異常復雜,各種滋味涌上心頭。盡管他們仍然可以按照原來的計劃行事,逃離這個充滿是非的地方,但他們在心中仔細估算後發現,撤離此地雖然看似可行,但這樣做的後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會讓大量的烏桓輕騎遭受損失。

    這些烏桓輕騎對于鮮于紀和鮮于銀來說至關重要,他們是兩人手中唯一可以利用的籌碼。一旦失去了這些輕騎,他們將變得一無所有,即使成功逃回薊縣,也難以逃脫一死的命運。

    歷史上的馬謖,大家都耳熟能詳。他的死因真的只是因為立下了軍令狀嗎?其實不然,蜀漢歷史上立下軍令狀卻未能完成任務的人不在少數,可馬謖卻是第一個被斬首的。真正的原因在于,馬謖失去了兵權,他拋棄了自己的袍澤,獨自一人逃離了戰場。

    一個人帶著親衛逃跑,這與帶領大軍即使有所損失但成功撤離戰場有著本質的區別。如果馬謖是率領大軍撤離街亭,即使有一些折損,那也不能稱之為逃跑,而是合理的戰略撤退。

    若是出現這樣的結果,即便馬謖率領大軍撤離違背了他在諸葛亮面前立下的軍令狀,但那些幸存下來的袍澤將領們自然會為了馬謖而據理力爭。

    畢竟,失去了大軍的兵權,馬謖就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毫無還手之力,又兼顧拋下大軍而逃。此時斬殺馬謖,不僅能夠為死去的將士們報仇雪恨,更能重振軍心,激勵士氣。

    然而,如果馬謖手中仍然掌握著大軍的兵權,那麼想要動他可就沒那麼容易了。因為那些跟隨馬謖撤退而得以幸存的士卒們,心中難免會對這一舉動產生不滿。畢竟,他們能夠保住性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馬謖的決策。

    鮮于銀和鮮于紀二人便陷入了類似于馬謖那種進退兩難的困境。究竟是選擇撤退,還是留下來英勇就義,成為了他們心中難以決斷的問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鮮于紀和鮮于銀二人終于想通了其中的利害關系,做出了他們的選擇。

    他們深知,自己身為漢將,豈能因為畏懼生死而臨陣脫逃?這種行為不僅有辱使命,更會讓世人恥笑。于是,他們毅然決然地決定留下來,與敵人決一死戰,以𥕜衛自己的榮譽和尊嚴。

    即使鮮于紀和鮮于銀二人帶領著所剩無幾的烏桓輕騎逃往代郡逐鹿,最終也不過是徒勞無功罷了。世家之間的爭斗向來都是異常慘烈的,而此時此刻的劉虞正被重重圍困在薊縣,其整個勢力內部已然人心惶惶、動蕩不安,各個郡縣的官員們更是立場搖擺不定,難以捉摸。

    在這種情況下,鮮于紀和鮮于銀二人失去了烏桓輕騎大軍這一有力的支撐,即便他們能夠成功抵達代郡逐鹿,也注定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畢竟,在林北政權對入侵幽州的西部展開猛烈打擊之際,大部分世家都選擇了袖手旁觀,持觀望態度。

    許多官員也都遵循著兩不相幫的原則,就如同後世常說的那句話︰“做得越多,錯得越多;什麼都不做,那就不會犯錯。”

    正是基于這樣的心態,所有世家以及官員們都在靜觀其變,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以便能夠在這場權力的博弈中獲得最大的利益。劉虞麾下的世家原本就人心惶惶,難以穩定,以前劉虞身為漢室宗親,眾人還會看在皇親國戚的面子上稍加收斂。然而如今的大漢早已風雲突變,諸侯割據,天下大亂。

    誰強就效忠于誰,這就是世家經久不衰的原因。沒有千年的王朝,但是有百年的世家。

    有了烏桓輕騎這一支大軍作為借口,大部分的世家都會迫于“無奈”選擇給予支援,若是只有少量的烏桓輕騎,那麼再去幫助鮮于紀和鮮于銀二人,就有了站對立場的嫌疑。

    要是劉虞勝利了還好,要是劉虞沒有勝利,那麼面對給予幫助的這一些人而言,就是來自于林北政權的憤怒。

    雖然說“風浪越大魚越貴”,但明保哲身才是世家經久不衰的根本所在。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黃巾霸業》,方便以後閱讀漢末黃巾霸業第477章 鮮于紀和鮮于銀的抉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黃巾霸業第477章 鮮于紀和鮮于銀的抉擇並對漢末黃巾霸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