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虛構,歷史架空,都是白話文,腦子寄存處)
時間的流逝總是如此悄無聲息,仿佛它是一個無聲的小偷,偷走了人們的歲月。在這短暫的休息時光里,烏桓人們盡情享受著舒適和安逸。他們感受著久違的寧靜,仿佛整個世界都在這一刻靜止了。
然而,這份寧靜並沒有持續太久。劉虞帶著他的親衛隊突然介入,打破了這片寧靜。烏桓人們的心情瞬間變得緊張起來,他們不知道劉虞的到來意味著什麼。
在重新準備好一切之後,劉虞做出了一個決定。他命令鮮于紀和鮮于銀兩兄弟帶領這一批烏桓輕騎出城,去騷擾城外正在制造攻城器械的張牛角的閹奴部隊。這個命令對于鮮于紀和鮮于銀來說,實在是有些措手不及。
他們心中不禁涌起一絲埋怨︰“為什麼不讓張瓚和張逸兩兄弟去呢?”畢竟,張瓚和張逸二人與他們實力相當,而且他們還是實打實的漢人。相比之下,鮮于紀和鮮于銀身上的漢人血統並不純正,這讓他們感到有些不公平。
然而,正如那句老話所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盡管心中有些不滿,但鮮于紀和鮮于銀也只能無奈地接受劉虞的命令。畢竟,在這個權力至上的世界里,他們的抱怨並不會改變什麼。
鮮于銀和鮮于紀二人無奈之下,只得領著烏桓輕騎踏上了風餐露宿的艱難征程。畢竟,薊縣的城門可不是那麼容易打開的,尤其是在這戰爭時期,更是難上加難。
他們的補給完全依賴于城內的士卒,所以每次獲取補給都需要經歷一番繁瑣的程序。首先,他們要將輜重推到城門口,然後城牆上的守軍會仔細觀察四周,確保沒有敵人的蹤跡。只有在確定安全之後,城牆上的守軍才會下達命令,讓下方的守軍打開城門。
接著,由士卒推著板車將輜重推出城門。然而,這並不是結束,他們還需要舍棄板車,迅速將城門關閉,以防止敵人趁機突襲。等到鮮于銀和鮮于紀二人取走補給後,留下的就只有空蕩蕩的板車。
守軍會再次確認周圍環境安全無虞後,才會重新打開城門,將在城門後嚴陣以待的士卒放出來。這些士卒會迅速將板車推入城內,完成整個補給流程。
雖然這樣的補給方式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證安全,但確實給鮮于銀和鮮于紀帶來了諸多不便。為了那一口吃的,他們也只能無奈地依附于薊縣的補給,默默忍受這種不便。
因為劉虞深知,鮮于紀和鮮于銀二人對他忠心耿耿,這種忠誠度是其他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只有通過這樣的節制手段,才能確保二人麾下的士卒不會叛變,從而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
不僅如此,有了鮮于紀和鮮于銀二人在,就相當于給劉虞上了雙重保險。這意味著無論遇到什麼情況,他都能有一定的保障和支持。
然而,如果讓張瓚和張逸二人去統領烏桓輕騎進行游擊作戰,那麼情況可能會截然不同。這其中存在著一半的概率,即二人可能會投降于張牛角,背叛劉虞;而另一半的概率則是他們仍然會效忠于劉虞,但這種可能性相對較小。
畢竟,漢人心中的不屈精神是根深蒂固的,難以輕易消除。盡管他們可能表面上服從命令,但內心深處的反抗情緒依然存在,只是被隱藏在骨子里罷了。
相比之下,鮮于紀和鮮于銀則是劉虞的家僕。他們從小就被劉虞所收養,劉虞見他們可憐,又考慮到他們異族的身份,心生憐憫之情,于是讓管家將他們贖買回家。這種特殊的關系使得鮮于紀和鮮于銀對劉虞充滿了感激之情,並且願意為他效犬馬之勞。
這才是導致鮮于銀和鮮于紀二人即便在大雨傾盆的惡劣天氣下,也依然堅定不移地陪伴著劉虞進行急行軍的根本原因所在。
此時此刻,鮮于紀和鮮于銀所率領的烏桓輕騎,正風馳電掣般地馳騁在廣陽薊縣之外。這一幕場景,讓柏燕和子鳴二人的內心頓時如同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一般,熱血澎湃起來。
要知道,他們之所以投身軍旅,無非就是為了能夠立下赫赫戰功,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和價值。然而,由于劉虞一直龜縮在廣陽薊縣城內,使得柏燕和子鳴二人根本沒有機會與敵人正面交鋒,殺敵立功。他們只能帶著騎兵在城外不停地來回游走,一方面查探敵情,另一方面則負責監管那些閹奴。
這樣的日子,對于渴望在戰場上一展身手的柏燕和子鳴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折磨,讓他們感到無聊至極。
如今,鮮于銀和鮮于紀二人的突然出現,就如同黑暗中的一束曙光,讓子鳴和柏燕二人瞬間眼前一亮。不過,他們並沒有立刻沖動地出兵去狙擊鮮于紀和鮮于銀的部隊。畢竟,他們還需要等待一個最佳的時機。只有當鮮于紀和鮮于銀的部隊完全離開廣陽薊縣之後,他們才能夠毫無顧忌地出兵,伺機而動,從而給予對方致命一擊。
否則,如果子鳴和柏燕貿然帶著部隊出現在鮮于紀和鮮于銀的面前,萬一對方選擇撤退回廣陽薊縣,那他們豈不是會陷入被動的局面?所以,在沒有廣陽薊縣城門關閉之前,他們必須沉住氣,耐心等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鮮于紀和鮮于銀率領著他們的部隊,離開了廣陽薊縣,他們必須謹慎地選擇一個既安全又距離較近的區域,作為他們的臨時落腳點。
首先,安全是至關重要的。張牛角的騎兵是他們最大的威脅,如果不能有效地防備他們的襲擊,那麼整個部隊都可能陷入險境。所以,這個區域必須具備良好的防御條件,能夠抵御敵人的進攻。
其次,距離也是一個關鍵因素。他們需要能夠及時接收劉虞的軍令,以便更好地執行任務。如果距離太遠,信息傳遞可能會出現延誤,從而影響整個戰局。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鮮于紀和鮮于銀最終決定選擇一個位于廣陽薊縣附近的山谷作為他們的臨時營地。這個山谷地勢險要,四周環繞著高山,只有一條狹窄的通道可以進入。這樣的地形使得敵人很難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而他們則可以利用山谷的地形進行有效的防御。
此外,這個山谷距離廣陽薊縣並不遠,大約只有幾十里的路程。這樣一來,他們既能夠及時接收劉虞的軍令,又不會因為距離過遠而影響到與主力部隊的聯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鮮于紀和鮮于銀所帶領的部隊人數並不多,總共只有兩千人。其中,鮮于紀和鮮于銀各統御一千人。這樣的人數安排並非是為了沖鋒陷陣,而是為了奇襲。人數過多反而會引起敵人的警覺,不利于奇襲的成功。而且,人數少也能讓張牛角一方誤認為這只是一支派遣出去的救援隊伍,從而降低他們的警惕性。
打個比方︰誰家求援的隊伍是一萬騎兵?
喜歡漢末黃巾霸業請大家收藏︰()漢末黃巾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