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

第2228章 尸易無限(133)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姒洛天 本章︰第2228章 尸易無限(133)

    火車駛入巴林左旗站時,塞外的寒風正裹挾著雪粒呼嘯而過,站台上的積雪沒過腳踝,遠處的大興安嶺像一條銀白色的巨龍,橫臥在草原盡頭。林浩剛下車就裹緊了兩件羽絨服,連打了三個噴嚏“這地方也太冷了!零下三十度真不是說著玩的,呼出的氣都能凍成霜,咱們的凍瘡膏可得隨時揣著。”

    老煙槍把煙鍋揣進懷里,又摸了摸口袋里的暖寶寶,指尖凍得發僵“草原上的白毛風說刮就刮,咱們得買些防風帳篷和加厚睡袋,晚上扎營時把帳篷固定好,用繩索拴在石頭上。耶律阿保機的祖州城遺址在‘石房子’附近,遺址里的陷馬坑凍得比石頭還硬,探桿得用實心鋼的,不然戳不動。另外,墓里的毒箭是狼毒泡的,狼毒汁凍在箭頭上,一踫到體溫就會化,解毒藥得放在貼身的口袋里,隨時能拿到。”

    瞎子用盲杖敲了敲站台的凍雪,听著雪粒撞擊杖頭的聲響“我听到草原上的風聲里混著馬嘶,石房子附近有牧民的馬群。《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里說,祖州城是‘契丹龍脈’的核心,地宮卡在‘龍首’的位置,地氣純但‘陰煞’重,是遼代的金銀器和獸骨生出來的,得帶些朱砂和艾草繩,朱砂驅邪,艾草能鎮煞。而且地宮的‘石門’是遼代的‘狼牙鎖’,鎖上有十二個狼牙扣,得按‘子丑寅卯’的順序按下,錯一個就會射出毒箭。”

    我們在巴林左旗城區找了家靠近遼上京博物館的客棧,客棧老板是個蒙古族大叔,叫帖木爾,听說我們要找耶律阿保機墓,立刻端來熱氣騰騰的奶茶和手把肉“祖州城遺址離這兒有五十里,騎馬去最快,我讓我兒子巴特爾當向導,他從小在遺址附近放馬,知道陷馬坑的位置。你們再買些羊肉干和奶豆腐,草原上餓了能充饑,遇到狼群扔點羊肉干,能把它們引開。”

    第二天一早,帖木爾牽著五匹駿馬過來,巴特爾跟在後面,手里拿著一把蒙古刀,腰間掛著皮囊“石房子的後面有個‘黑風口’,白毛風最厲害,刮起來能把馬吹倒,你們得用繩索把自己綁在馬背上。而且耶律阿保機墓的入口被‘夯土台’蓋住了,夯土凍得比鐵還硬,得用鎬頭刨開,再用鐵鏟清理。”

    我們把裝備綁在馬背上,跟著巴特爾向祖州城遺址出發。草原上的雪很深,馬在雪地里艱難地行走,雪粒打在臉上像針扎一樣,我們裹緊了圍巾,帽子壓得很低,只露出兩只眼楮。走了大概三個小時,遠處出現了一座石砌的房子,正是石房子,石房子的後面就是黑風口,風從山口吹過,發出“嗚嗚”的聲響,像鬼哭一樣。

    “快把繩索綁好!”巴特爾說著,率先把自己綁在馬背上,我們也跟著綁好。剛走進黑風口,一陣白毛風突然刮來,馬被吹得東倒西歪,我們死死抓住韁繩,身體貼在馬背上,好不容易才沖出黑風口。

    到了祖州城遺址,巴特爾指著一個巨大的夯土台“那就是墓的入口,下面就是地宮。”我們跳下馬,拿出鎬頭,開始刨夯土。夯土凍得很硬,鎬頭砸上去只留下一個小坑,火星四濺,我們輪流用力,刨了兩個多小時,才刨開一個小洞,洞口里飄出一股冰冷的霉味,夾雜著淡淡的金器味。

    “快把防毒面具戴上!”林薇說著,率先戴上面具,我們也跟著戴上,然後點燃艾草繩,扔進洞口。艾草繩在洞里燃燒著,沒有熄滅,說明里面有空氣,我們順著洞口的斜坡往下爬。

    地宮的通道里全是凍土,牆壁上結著厚厚的白霜,走了大概十分鐘,前面出現了一扇石門,石門上刻著遼代的狼紋,十二個狼牙扣排列在門的兩側,正是瞎子說的狼牙鎖。

    “快按子丑寅卯的順序按!”瞎子說著,報出順序,林浩按照順序,依次按下狼牙扣。當按下最後一個“卯”位的狼牙扣時,石門發出“轟隆”的聲響,緩緩打開,一股更冷的風從里面吹出來,帶著淡淡的銀器味。

    石門後面是一個寬敞的地宮,地宮中央有一座石棺,石棺上刻著耶律阿保機的畫像,畫像周圍瓖嵌著東珠和瑪瑙。石棺的旁邊,放著一個金色的盒子,盒子上刻著契丹文,應該就是裝遼代金冠的盒子。盒子旁邊還放著一塊銀牌,銀牌上刻著契丹大字,正是我們要找的契丹文銀牌。

    “終于找到了!”林浩興奮地跑過去,剛靠近石棺,腳下突然傳來“ 嚓”的聲響,凍土裂開一道縫,下面露出一個陷馬坑,坑底全是鋒利的尖刺!我趕緊拉住林浩,老煙槍則用木板鋪在陷馬坑上“快踩在木板上!陷馬坑凍裂了,再踩錯一步就掉下去了!”

    我們踩著木板,慢慢走到金色的盒子旁。盒子上有一把銅鎖,鎖上刻著遼代的花紋。老煙槍用鐵絲打開銅鎖,我們打開盒子,里面果然放著一頂金色的王冠,王冠上瓖嵌著東珠和寶石,正是遼代金冠!旁邊的契丹文銀牌完好無損,銀牌上的契丹大字清晰可見,是研究契丹文的重要資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太好了!這兩件都是國寶!”我激動地把金冠和銀牌放進防水袋里,突然,地宮的牆壁開始震動,頭頂的凍土紛紛落下,石棺的蓋子“吱呀”一聲向上抬起,一股黑色的霧氣從石棺里飄出來——是陰煞!

    “快撒朱砂!”巴特爾大喊,我們趕緊掏出朱砂,向黑色霧氣撒去。朱砂一踫到霧氣,霧氣就迅速消散,但石棺的蓋子已經完全打開,里面躺著一具穿著遼代龍袍的尸體,正是耶律阿保機的遺骸,他的手上還戴著一枚玉扳指,腰間掛著一把青銅劍。

    “別踫遺骸!”林薇趕緊攔住想靠近的林浩,“文物局有規定,不能破壞古代遺骸,咱們只拿金冠和銀牌。”我們剛把防水袋背在身上,突然,地宮的地面開始劇烈震動,陷馬坑的木板被震碎,凍土裂開更大的縫,遠處傳來白毛風的呼嘯聲——地宮要塌了!

    “快出去!”老煙槍大喊,我們趕緊向通道跑去,剛跑到石門處,就看到大量的凍土從上面掉下來,擋住了去路。巴特爾掏出蒙古刀,和老煙槍一起用力砍凍土,凍土雖然硬,但在蒙古刀和鎬頭的合力下,終于砍出一個缺口。我們趁機沖出去,向洞口跑去。

    剛跑出洞口,身後就傳來“轟隆隆”的聲響,地宮塌了,洞口被凍土掩埋。我們跳上馬,巴特爾大喊“白毛風來了!快往回跑!”我們趕緊夾緊馬腹,馬在雪地里狂奔,白毛風在身後追著,雪粒打在身上生疼,直到跑出黑風口,我們才放慢速度,大口喘著粗氣。

    回到巴林左旗後,我們把遼代金冠和契丹文銀牌交給了遼上京博物館。博物館的專家看到文物時,激動得熱淚盈眶,說這兩件文物能還原遼代的歷史和契丹文的演變,金冠上的東珠還能研究遼代與女真族的貿易,會立刻送到內蒙古博物院保存,還會組織專家對契丹文銀牌進行解讀,爭取早日公布研究成果。帖木爾和巴特爾也因為幫忙找到了文物,得到了博物館的獎勵,他們用這筆錢給村里的學校買了新的取暖設備。

    晚上,我們在客棧里慶祝,帖木爾殺了一只羊,做了烤全羊和手把肉,還拿出自家釀的馬奶酒。林薇喝了一口馬奶酒,突然拿出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古墓的入口,旁邊寫著“西夏王陵——李元昊墓”。“我在古籍里看到,李元昊墓藏在寧夏的‘銀川’,里面有‘西夏金印’和‘琉璃鴟吻’,金印是李元昊的西夏國印,上面刻著西夏文,琉璃鴟吻是西夏王陵的建築構件,釉色鮮艷,全世界只有幾件,”林薇看著我們,眼神里充滿了期待,“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去銀川嗎?”

    我和老煙槍、瞎子、林浩、阿古拉、巴特爾對視一眼,都笑了。寧夏的銀川離這里千里之外,而且西夏王陵在賀蘭山腳下,冬天的賀蘭山會下雪,山路滑,還有很多岩羊出沒,墓里可能有“流沙陷阱”和“毒煙”,危險重重,但我們還是決定去。因為我們知道,只要還有文物需要保護,再遠再險的路,我們都願意走。

    老煙槍點燃煙鍋,深吸一口,煙圈在燈光下慢慢散開“走!西夏的寶貝咱也得護著!不過這次,可得帶夠防沙裝備,賀蘭山腳下的沙子細,容易進裝備里,得用防塵罩把背包蓋好。而且李元昊墓的‘地宮’在‘三號陵’的下面,地宮的‘防盜牆’是用夯土和石子做的,得用破牆錘砸開,再用鐵鏟清理。另外,墓里的毒煙是用‘麻黃’和‘附子’做的,這兩種藥都有毒,防毒面具得選能防生物堿的,再帶些解毒藥,萬一中毒能應急。”

    林浩已經開始收拾背包,把西夏的地圖塞進包里“我查了,西夏王陵在銀川的‘西夏王陵景區’,里面有很多專家,咱們可以找他們了解李元昊墓的情況。而且景區附近有個村子,村里的人熟悉賀蘭山的地形,能當向導,還能給咱們找些抗寒的衣物,銀川的冬天雖然沒巴林左旗冷,但風也很大。”

    巴特爾也笑著說“我還沒見過西夏的琉璃,正好去看看,草原上的馬我騎得好,賀蘭山的山路我也能走,還能幫你們扛裝備,遇到岩羊也不怕,我能用蒙古刀趕走它們。”

    我們舉起酒杯,酒杯里的馬奶酒泛著淡淡的乳白色,踫在一起發出清脆的聲響。窗外的巴林左旗夜景漸漸安靜下來,遠處的草原在夜色里只剩下模糊的輪廓,大興安嶺的積雪在月光下泛著銀光。我知道,明天一早,我們又要踏上新的旅程,從內蒙古的巴林左旗,到寧夏的銀川,去尋找那些被歲月掩埋的國寶。

    火車在第二天清晨出發,車輪滾滾,載著我們向西行駛。窗外的景色不斷變化,從內蒙古的草原,到寧夏的戈壁,再到銀川的平原。賀蘭山的輪廓越來越清晰,山上的積雪在陽光下泛著白色的光,像一道天然的屏障。

    我摸了摸懷里的防水袋,里面裝著我們這次冒險的收獲,又看了看身邊熟睡的伙伴,心里充滿了期待——我們的下一場冒險,即將在寧夏的銀川展開,在那座神秘的西夏王陵里,又有多少歷史的秘密在等著我們去揭開,又有多少珍貴的文物在等著我們去守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火車駛入銀川站時,塞上的寒風正卷著細沙掠過站台,遠處的賀蘭山像一道青灰色的屏障,山頂的積雪在陽光下泛著冷光,山腳下的戈壁灘上,稀疏的芨芨草在風里搖晃。林浩剛下車就裹緊了羽絨服,還不忘拉上帽子的拉鏈“這地方風里帶沙,吹得人眼楮都睜不開,賀蘭山的山路肯定全是碎石,咱們的鞋子得穿厚點,別被硌破腳。”

    老煙槍把煙鍋揣進懷里,又掏出防塵罩檢查了一遍“西夏王陵的三號陵在賀蘭山的‘滾鐘口’附近,地宮的防盜牆是夯土混石子做的,破牆錘得選最重的,不然砸不動。而且墓里的毒煙是麻黃和附子混的,這兩種藥的生物堿厲害,防毒面具的濾毒盒得換專門防生物堿的,再帶些甘草片,含著能緩解喉嚨不適。另外,墓道里有‘流沙陷阱’,沙子細得像面粉,踩上去就會陷,防沙網得鋪密些,再備些木板,壓在沙網上能穩當點。”

    瞎子用盲杖敲了敲站台的水泥地,側耳听著遠處的風聲“我听到賀蘭山方向有岩羊的叫聲,滾鐘口的岩羊多,晚上別驚動它們,岩羊受驚了會撞人。《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里說,李元昊墓是‘背山面河’的格局,地宮卡在‘陰脈’上,地氣雜,有‘沙煞’和‘陰煞’,沙煞是戈壁的沙子生的,陰煞是陪葬的器物生的,得帶些艾草繩和朱砂,艾草能鎮沙煞,朱砂能驅陰煞。而且地宮的‘石門’是西夏的‘梵文鎖’,鎖孔藏在門旁邊的‘西夏文’石刻里,得找到石刻上的‘王’字,按下去才能露出鎖孔。”

    我們在西夏王陵景區附近找了家客棧,客棧老板是個回族大叔,姓馬,對西夏歷史很有研究“三號陵現在只開放了地面遺址,地宮還沒挖掘,入口在‘獻殿’的遺址下面,有塊地磚上刻著西夏文的‘陵’字,掀開地磚就能看到墓道。不過墓道里的流沙層有兩米厚,你們得小心,去年有個探險隊進去,差點陷在里面。”

    馬老板還給我們看了一張他收藏的老地圖“這是民國時期的賀蘭山地圖,上面標著滾鐘口的水源,你們去的時候得帶夠水,戈壁上缺水,萬一被困了麻煩。而且晚上的賀蘭山很冷,得多帶些暖寶寶,睡袋也得選加厚的。”

    接下來的三天,我們忙著準備裝備林薇從戶外用品店買了四副防生物堿的防毒面具和幾包甘草片,還買了一大壺礦泉水,裝在保溫壺里防止結冰;林浩網購了一把重型破牆錘和幾卷高密度防沙網,又買了幾雙防硌的登山鞋;老煙槍則把探桿的頂端換成了鋼頭,還在探桿上刻了刻度,能測量流沙的深度;我和瞎子、阿古拉、巴特爾去滾鐘口踩點,找到了獻殿遺址的位置,還標記了附近的水源,巴特爾還用蒙古刀在旁邊的石頭上刻了記號,方便回來時辨認。

    出發那天,天剛黑,我們背著裝備向滾鐘口出發。戈壁上的風很大,沙粒打在臉上生疼,我們戴上防塵口罩,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巴特爾在前面開路,用探桿探著地面,防止踩進流沙陷阱;阿古拉則背著保溫壺,時不時給我們遞水喝。走了大概一個半小時,我們終于到了獻殿遺址,遺址上只剩下幾根殘破的石柱,在月光下像沉默的巨人。

    林浩很快就找到了刻著西夏文“陵”字的地磚,我們掏出工兵鏟,小心翼翼地掀開地磚,下面露出一個黑漆漆的洞口,洞口里飄出一股刺鼻的氣味——是麻黃和附子混合的毒煙!

    “快把防毒面具戴上!”林薇說著,率先戴上面具,我們也跟著戴上,然後點燃艾草繩,扔進洞口。艾草繩在洞里燃燒著,沒有熄滅,說明里面有空氣,我們順著洞口的梯子往下爬。

    墓道里很窄,牆壁上刻著西夏的梵文,地面上覆蓋著一層細沙,踩上去軟軟的。老煙槍用探桿探了探沙層的深度,大概有半米深“快鋪防沙網!”我們趕緊把防沙網鋪在沙地上,再鋪上木板,踩著木板慢慢往前走。

    走了大概十分鐘,前面出現了一道防盜牆,牆是用夯土和石子做的,堅硬得像石頭。老煙槍和巴特爾一起舉起破牆錘,用力向牆上砸去,“咚”的一聲,牆上只留下一個小坑。我們輪流用力,砸了半個多小時,才在牆上砸出一個能容人通過的洞。

    鑽過防盜牆,前面出現了一扇石門,石門上刻著西夏文和梵文,門旁邊的石刻上果然有個“王”字。林浩按照瞎子說的,用力按了按“王”字,石刻發出“ 嚓”的聲響,露出一個小小的鎖孔。老煙槍掏出鐵絲,小心翼翼地插進鎖孔里,慢慢轉動,過了一會兒,石門發出“轟隆”的聲響,緩緩打開。

    石門後面是一個寬敞的地宮,地宮中央有一座石棺,石棺上刻著李元昊的畫像,畫像周圍瓖嵌著琉璃和瑪瑙。石棺的旁邊,放著一個金色的盒子,盒子上刻著西夏文,應該就是裝西夏金印的盒子;盒子旁邊還放著一個琉璃構件,釉色鮮紅,正是我們要找的琉璃鴟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終于找到了!”林浩興奮地跑過去,剛靠近石棺,腳下的木板突然“ 嚓”一聲斷了,他的腳陷進了流沙里!我和阿古拉趕緊拉住他,老煙槍則用探桿插進流沙里,支撐住林浩的身體“別亂動!流沙會越陷越深!”我們趕緊把另一塊木板鋪在流沙上,林浩踩著木板,慢慢爬了上來,褲腿里全是細沙,臉色蒼白。

    我們繞開流沙區,走到金色的盒子旁。盒子上有一把銅鎖,鎖上刻著西夏的花紋。瞎子摸了摸鎖,突然說“這是‘雙開鎖’,得用兩根鐵絲同時轉動,才能打開。”林薇和老煙槍一起掏出鐵絲,插進鎖孔里,慢慢轉動,銅鎖“啪”的一聲開了。

    打開盒子,里面果然放著一枚金色的印章,印章上刻著西夏文,正是西夏金印!旁邊的琉璃鴟吻完好無損,釉色鮮艷,造型是一只展翅的鴟吻,栩栩如生。

    我們把金印和琉璃鴟吻放進防水袋里,剛想離開,突然,地宮的牆壁開始震動,頭頂的石塊紛紛落下,地面上的流沙像潮水一樣涌來——地宮要塌了!“快出去!”老煙槍大喊。

    我們趕緊向墓道跑去,剛跑到防盜牆的洞口,就看到大量的流沙從後面涌來,像一條黃色的河流。阿古拉趕緊把木板擋在洞口,暫時擋住了流沙“快爬出去!木板撐不了多久!”我們趕緊順著梯子往上爬,剛爬出洞口,身後就傳來“轟隆隆”的聲響,地宮塌了,洞口被流沙掩埋。

    我們癱坐在獻殿遺址上,大口喘著粗氣,身上全是沙子和汗水,但手里的防水袋卻緊緊攥著,生怕掉在地上。遠處的賀蘭山在月光下泛著冷光,岩羊的叫聲偶爾傳來,打破了戈壁的寂靜。

    回到客棧後,我們把西夏金印和琉璃鴟吻交給了西夏王陵景區的文物管理處。管理處的張主任看到文物時,激動得手都在抖,說這兩件文物能填補西夏歷史的很多空白,金印上的西夏文還能糾正之前對西夏國印的錯誤認知,會立刻送到寧夏博物館保存,還會組織專家對琉璃鴟吻進行修復,爭取早日展出。馬老板听說我們找到了文物,特意做了一桌回族菜,有手抓羊肉、燴小吃、油香,還有一壺熱氣騰騰的八寶茶,吃得我們渾身暖和。

    晚上,我們在客棧里烤火,爐火“ 啪”作響,映得每個人的臉上都暖洋洋的。林薇突然拿出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古墓的入口,旁邊寫著“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墓——上京會寧府”。“我在古籍里看到,完顏阿骨打墓藏在黑龍江的‘阿城’,里面有‘金代金腰帶’和‘女真文石碑’,金腰帶是完顏阿骨打當年戴的,上面瓖嵌著海東青紋的金飾,女真文石碑上刻著女真大字,是研究女真族歷史的重要文物,”林薇看著我們,眼神里充滿了期待,“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去阿城嗎?”

    我和老煙槍、瞎子、林浩、阿古拉、巴特爾對視一眼,都笑了。黑龍江的阿城離這里千里之外,而且完顏阿骨打墓在長白山余脈的深處,冬天的氣溫能到零下四十度,還有“暴雪”,山路會被大雪掩埋,危險重重,但我們還是決定去。因為我們知道,只要還有文物需要保護,再遠再險的路,我們都願意走。

    老煙槍點燃煙鍋,深吸一口,煙圈在爐火旁慢慢散開“走!金代的寶貝咱也得護著!不過這次,可得帶夠抗寒裝備,零下四十度能凍掉耳朵,羽絨服得選充絨量高的,再帶些耳罩和手套,都得是加絨的。而且完顏阿骨打墓的‘地宮’在‘白城遺址’下面,遺址里有很多‘凍土層’,挖起來費勁,得用破冰鎬,再帶些融雪劑,能融化地面的凍雪。另外,墓里的‘毒煙’是用‘附子’和‘烏頭’做的,這兩種藥都有劇毒,防毒面具得選最好的,再帶些強心針,萬一中毒能急救。”

    林浩已經開始收拾背包,把金代的地圖塞進包里“我查了,阿城有個‘金上京歷史博物館’,里面有很多專家,咱們可以找他們了解完顏阿骨打墓的情況。而且白城遺址附近有個村子,村里的人熟悉山里的地形,能當向導,還能給咱們找些取暖的柴火,冬天在山里沒柴火可不行。”

    巴特爾听到要去那麼冷的地方,眼楮里反而滿是期待“我還沒見過零下四十度的天氣,正好去試試!草原上的冬天也冷,但肯定沒黑龍江冷,我能幫你們扛裝備,還能教你們怎麼在雪地里生火,保證凍不著。”

    阿古拉也笑著點頭“我在草原上跟著阿爸學過辨方向,雪地里就算沒有太陽,我也能找到路,咱們肯定不會迷路。”

    我們舉起酒杯,酒杯里的八寶茶冒著熱氣,踫在一起發出清脆的聲響。窗外的銀川夜景漸漸安靜下來,遠處的賀蘭山在夜色里只剩下模糊的輪廓,黃河的水波在燈光下泛著銀光。我知道,明天一早,我們又要踏上新的旅程,從寧夏的銀川,到黑龍江的阿城,去尋找那些被歲月掩埋的國寶。

    火車在第二天清晨出發,車輪滾滾,載著我們向東行駛。窗外的景色不斷變化,從寧夏的戈壁,到陝西的黃土高原,再到黑龍江的雪原。阿城的輪廓越來越清晰,遠處的長白山余脈在陽光下泛著白色的光,像一道天然的屏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我摸了摸懷里的防水袋,里面裝著我們這次冒險的收獲,又看了看身邊熟睡的伙伴,心里充滿了期待——我們的下一場冒險,即將在黑龍江的雪原上展開,在那座神秘的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墓里,又有多少歷史的秘密在等著我們去揭開,又有多少珍貴的文物在等著我們去守護。

    火車駛入阿城站時,東北的暴雪正漫天飛舞,站台上的積雪沒過膝蓋,寒風卷著雪粒打在臉上,像無數根細針在扎。林浩剛下車就把耳罩拉得緊緊的,連呼吸都不敢太用力“這零下四十度真不是開玩笑的!哈口氣都能凍成冰碴,咱們的羽絨服可得拉緊拉鏈,別讓冷風灌進去。”

    老煙槍把煙鍋揣進懷里,又摸了摸貼身口袋里的強心針,指尖凍得發麻“白城遺址在長白山余脈的‘松峰山’腳下,遺址里的凍土層有一米多厚,破冰鎬得選帶鋸齒的,不然刨不動。而且完顏阿骨打墓的地宮有‘冰陷阱’,是凍土層融化後又結冰形成的,冰面下面是空的,踩上去就會掉下去,得用探桿探清冰面厚度,再鋪防滑墊。另外,墓里的毒煙是附子和烏頭混的,這兩種藥的毒性烈,防毒面具的濾毒盒得每小時換一次,再帶些紅糖姜茶,喝了能驅寒,防止凍僵。”

    瞎子用盲杖敲了敲站台的凍雪,听著雪粒撞擊杖頭的“咯吱”聲“我听到松峰山方向有松濤聲,山里的松樹多,積雪壓在樹枝上,隨時可能斷,走的時候得離樹干遠點。《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里說,白城遺址是‘女真龍脈’的,地宮卡在‘陰脈’和‘陽脈’之間,地氣純但‘寒煞’重,是凍土層和陪葬的金屬器生出來的,得帶些朱砂和艾草繩,朱砂驅寒煞,艾草能鎮邪。而且地宮的‘石門’是金代的‘海東青鎖’,鎖孔藏在門旁邊的‘海東青’石刻里,得按動海東青的眼楮,才能露出鎖孔。”

    我們在阿城城區找了家靠近金上京歷史博物館的客棧,客棧老板是個東北大哥,姓張,听說我們要找完顏阿骨打墓,立刻端來一盆熱乎的酸菜炖粉條“松峰山的路不好走,暴雪天容易迷路,我讓我佷子小楊當向導,他是林場的護林員,熟悉山里的地形,還會用雪鏟開路。你們再買些凍梨和凍柿子,餓了能啃兩口,補充體力,東北的凍水果抗餓。”

    第二天一早,小楊帶著五副雪地靴和幾把雪鏟過來,他穿著厚厚的沖鋒衣,臉上凍得通紅“松峰山的‘黑松林’有‘雪窩子’,看起來是平地,下面全是松軟的積雪,掉進去能埋到胸口,你們得跟著我走,我知道哪條路安全。而且完顏阿骨打墓的入口被‘雪堆’蓋住了,得用雪鏟清理,再用探桿找地宮的位置。”

    我們把裝備綁在雪橇上,跟著小楊向松峰山出發。小楊在前面用雪鏟開路,雪鏟在雪地里劃出一道深溝,我們跟在後面,踩著他的腳印走,雪地靴陷在積雪里,每走一步都很費力。走了大概三個小時,我們到了黑松林,樹枝上的積雪時不時掉下來,砸在頭上,冰涼刺骨。

    “小心雪窩子!”小楊突然停下,用雪鏟挖開前面的積雪,下面果然是松軟的雪層,“這種地方得用木板鋪著走。”我們趕緊拿出木板,鋪在雪地上,踩著木板慢慢往前走,走了大概一個小時,終于到了白城遺址。

    遺址上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小楊指著一個凸起的雪堆“那下面就是地宮的入口,我爺爺當年跟著考古隊來過,說入口的地磚上刻著‘金’字。”我們拿出雪鏟,開始清理積雪,雪下得很大,剛清理完一片,又被新的積雪蓋住,我們輪流用力,清理了兩個多小時,才露出一塊刻著“金”字的地磚。

    老煙槍用破冰鎬敲了敲地磚,地磚發出“咚咚”的聲響,很結實“快用撬棍!”林浩說著,掏出撬棍,插進地磚縫里,我們一起用力,地磚“吱呀”一聲被撬開,露出一個黑漆漆的洞口,洞口里飄出一股刺鼻的氣味——是附子和烏頭混合的毒煙!

    “快把防毒面具戴上!”林薇說著,率先戴上面具,我們也跟著戴上,然後點燃艾草繩,扔進洞口。艾草繩在洞里燃燒著,沒有熄滅,說明里面有空氣,我們順著洞口的梯子往下爬。

    地宮的通道里全是冰,牆壁上結著厚厚的冰稜,像無數把尖刀,地面滑得厲害,我們鋪上防滑墊,慢慢往前走。走了大概十分鐘,前面出現了一扇石門,石門上刻著金代的海東青圖案,海東青的眼楮是用瑪瑙做的,正是瞎子說的海東青鎖。

    林浩按照瞎子說的,用力按了按海東青的眼楮,石刻發出“ 嚓”的聲響,露出一個小小的鎖孔。老煙槍掏出鐵絲,小心翼翼地插進鎖孔里,慢慢轉動,過了一會兒,石門發出“轟隆”的聲響,緩緩打開,一股更冷的風從里面吹出來,帶著淡淡的金器味。

    石門後面是一個寬敞的地宮,地宮中央有一座石棺,石棺上刻著完顏阿骨打的畫像,畫像周圍瓖嵌著東珠和寶石。石棺的旁邊,放著一個金色的盒子,盒子上刻著女真文,應該就是裝金代金腰帶的盒子;盒子旁邊還放著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女真大字,正是我們要找的女真文石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終于找到了!”林浩興奮地跑過去,剛靠近石棺,腳下突然傳來“ 嚓”的聲響,冰面裂開一道縫,下面是空的——是冰陷阱!我趕緊拉住林浩,巴特爾則用木板鋪在冰面上“快踩在木板上!冰面太薄,承受不住重量!”

    我們踩著木板,慢慢走到金色的盒子旁。盒子上有一把銅鎖,鎖上刻著金代的花紋。瞎子摸了摸鎖,突然說“這是‘雙環鎖’,得同時轉動兩個鎖環,才能打開。”林薇和老煙槍一起掏出鐵絲,插進鎖孔里,慢慢轉動,銅鎖“啪”的一聲開了。

    打開盒子,里面果然放著一條金色的腰帶,腰帶上瓖嵌著海東青紋的金飾,正是金代金腰帶!旁邊的女真文石碑完好無損,石碑上的女真大字清晰可見,是研究女真族歷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把金腰帶和女真文石碑放進防水袋里,剛想離開,突然,地宮的牆壁開始震動,頭頂的冰稜紛紛落下,地面上的冰面全部裂開,一股黑色的霧氣從石棺里飄出來——是寒煞!

    “快撒朱砂!”小楊大喊,我們趕緊掏出朱砂,向黑色霧氣撒去。朱砂一踫到霧氣,霧氣就迅速消散,但石棺的蓋子已經完全打開,里面躺著一具穿著金代龍袍的尸體,正是完顏阿骨打的遺骸,他的手上還戴著一枚玉扳指,腰間掛著一把青銅劍。

    “別踫遺骸!”林薇趕緊攔住想靠近的林浩,“文物局有規定,不能破壞古代遺骸,咱們只拿金腰帶和石碑。”我們剛把防水袋背在身上,突然,地宮的地面開始劇烈震動,冰陷阱全部塌陷,遠處傳來松樹枝斷裂的聲響——地宮要塌了!

    “快出去!”老煙槍大喊,我們趕緊向通道跑去,剛跑到石門處,就看到大量的冰稜從上面掉下來,擋住了去路。小楊掏出雪鏟,和阿古拉一起用力鏟冰稜,冰稜雖然硬,但在雪鏟和蒙古刀的合力下,終于鏟出一個缺口。我們趁機沖出去,向洞口跑去。

    剛跑出洞口,身後就傳來“轟隆隆”的聲響,地宮塌了,洞口被冰雪掩埋。我們跳上雪橇,小楊大喊“暴雪要來了!快往回跑!”我們趕緊拉住雪橇繩,小楊在前面帶路,雪橇在雪地里飛馳,暴雪在身後追著,雪粒打在身上生疼,直到跑出黑松林,我們才放慢速度,大口喘著粗氣。

    回到阿城後,我們把金代金腰帶和女真文石碑交給了金上京歷史博物館。博物館的專家看到文物時,激動得熱淚盈眶,說這兩件文物能填補金代早期歷史的空白,金腰帶上的海東青紋還能研究女真族的圖騰文化,會立刻送到黑龍江省博物館保存,還會組織專家對女真文石碑進行解讀,爭取早日公布研究成果。張老板和小楊也因為幫忙找到了文物,得到了博物館的獎勵,他們用這筆錢給林場的護林員買了新的防寒裝備。

    晚上,我們在客棧里慶祝,張老板做了一桌東北菜,有鍋包肉、地三鮮、小雞炖蘑菇,還有一壺熱乎的高粱酒。林薇喝了一口高粱酒,突然拿出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古墓的入口,旁邊寫著“元太祖成吉思汗陵——伊金霍洛旗”。“我在古籍里看到,成吉思汗陵的‘秘葬地’藏在內蒙古的‘伊金霍洛旗’,里面有‘蒙古金冠’和‘八白室’的遺物,金冠是成吉思汗當年戴的,上面瓖嵌著藍寶石,八白室的遺物是成吉思汗的馬鞭和弓箭,是蒙古族的聖物,”林薇看著我們,眼神里充滿了期待,“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去伊金霍洛旗嗎?”

    我和老煙槍、瞎子、林浩、阿古拉、巴特爾、小楊對視一眼,都笑了。內蒙古的伊金霍洛旗離這里千里之外,而且成吉思汗陵的秘葬地在草原深處,冬天的“白毛風”能把人吹走,還有狼群出沒,墓里可能有“流沙陷阱”和“毒箭”,危險重重,但我們還是決定去。因為我們知道,只要還有文物需要保護,再遠再險的路,我們都願意走。

    老煙槍點燃煙鍋,深吸一口,煙圈在燈光下慢慢散開“走!元代的寶貝咱也得護著!不過這次,可得帶夠防沙裝備,伊金霍洛旗的草原冬天會起沙暴,得用防塵罩把全身裹住,再帶些防風鏡,防止沙子進眼楮。而且成吉思汗陵的秘葬地有‘蒙古包陷阱’,是用氈子蓋住的深坑,里面全是流沙,得用探桿探路,別掉進去。另外,墓里的毒箭是用‘烏頭’泡過的,毒性烈,得帶些解毒藥和盾牌,擋住毒箭。”

    林浩已經開始收拾背包,把元代的地圖塞進包里“我查了,伊金霍洛旗有個‘成吉思汗陵旅游區’,里面有很多蒙古族的專家,咱們可以找他們了解秘葬地的情況。而且旅游區附近有個牧民村,村里的人熟悉草原的地形,能當向導,還能給咱們找馬,草原上騎馬比走路快,還能躲避狼群。”

    小楊听到要去草原,眼楮里滿是期待“我還沒見過草原,正好去看看!我會用雪鏟開路,草原上的路我也能走,還能幫你們扛裝備,遇到流沙陷阱,我也能幫忙鋪木板。”

    我們舉起酒杯,酒杯里的高粱酒泛著淡淡的光,踫在一起發出清脆的聲響。窗外的阿城夜景漸漸安靜下來,遠處的長白山余脈在夜色里只剩下模糊的輪廓,松花江的冰層在月光下泛著銀光。我知道,明天一早,我們又要踏上新的旅程,從黑龍江的阿城,到內蒙古的伊金霍洛旗,去尋找那些被歲月掩埋的國寶。

    火車在第二天清晨出發,車輪滾滾,載著我們向西行駛。窗外的景色不斷變化,從黑龍江的雪原,到內蒙古的草原,再到伊金霍洛旗的荒漠草原。遠處的鄂爾多斯高原在陽光下泛著黃色的光,像一道天然的屏障。

    我摸了摸懷里的防水袋,里面裝著我們這次冒險的收獲,又看了看身邊熟睡的伙伴,心里充滿了期待——我們的下一場冒險,即將在內蒙古的草原上展開,在那座神秘的成吉思汗陵秘葬地里,又有多少歷史的秘密在等著我們去揭開,又有多少珍貴的文物在等著我們去守護。

    喜歡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方便以後閱讀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第2228章 尸易無限(13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第2228章 尸易無限(133)並對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