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抵達阿城站時,窗外正飄著鵝毛大雪,站台的積雪沒過了腳踝,寒風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比內蒙古的冬天還要凜冽。林浩裹著兩件羽絨服,還是忍不住縮了縮脖子“這地方也太冷了,呼出的氣都能凍成冰碴子!”
老煙槍掏出酒壺猛灌了一口,哈出的白氣瞬間消散在風雪里“阿城是金朝的上京會寧府遺址,金太祖的墓藏在‘皇陵山’下,那地方比這還偏,雪更深,咱們得先找家帶暖氣的客棧,把裝備清點清楚,再找個熟悉山路的向導。”
瞎子用盲杖敲了敲站台的積雪,盲杖尖踫到地面時發出清脆的聲響“《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里提過,皇陵山是‘背山面水’的風水寶地,但山底下有‘寒脈’,常年零下五十度,普通的防寒服根本頂不住,得準備些‘暖寶寶’貼在衣服里,還要帶足高熱量的食物,比如牛肉干、巧克力,免得凍餓交加。”
我們在阿城老城區找了家老字號客棧,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東北漢子,听說我們要去皇陵山找金太祖墓,當即搖了搖頭“那地方邪性得很!前幾年有伙盜墓的進去,最後只出來一個,凍得只剩半條命,說墓里有‘冰甲尸’,刀槍不入,還會吐寒氣,一踫就凍成冰雕!”
林薇掏出古籍,翻到記載金太祖墓的那一頁“古籍里說,冰甲尸是女真族用‘寒玉’和‘活人’煉制的,身上的冰甲能抵御水火,只有用‘烈火符’才能融化。咱們得趕緊準備烈火符,再買些酒精,倒在火把上能燒得更旺,或許能對付冰甲尸。”
接下來的三天,我們一邊適應寒冷的氣候,一邊采購裝備。林浩從戶外用品店買了四套專業的極地防寒服,能抵御零下六十度的低溫;老煙槍找鐵匠鋪打了四把帶火槽的長刀,刀槽里可以灌酒精,點燃後能當火把用;林薇則跟著客棧老板學做烈火符,用朱砂、黃紙和烈酒浸泡,曬干後點燃能噴出火焰。
出發前,客棧老板給我們引薦了一個叫“老北風”的向導,他是當地的獵戶,常年在皇陵山打獵,對山里的地形了如指掌。老北風穿著一件羊皮襖,手里拿著一把獵槍“皇陵山的雪沒到腰,得用雪杖探路,不然容易掉進雪窟窿里。而且山里有‘雪狼’,晚上會圍著帳篷叫,咱們得帶些鞭炮,狼怕鞭炮聲。”
我們跟著老北風,踩著厚厚的積雪向皇陵山出發。雪地里行走格外艱難,每走一步都要費很大的力氣,走了大概四個小時,前面的山坡上出現了一片松林,松林深處隱約能看到一座石碑,石碑上刻著模糊的女真文。
“那是金太祖的‘護陵碑’,”老北風指著石碑,“碑後面就是墓道入口,被積雪埋住了,得用雪鏟挖開。”我們趕緊拿出雪鏟,開始挖掘積雪。挖了大概一個小時,一個黑漆漆的洞口露了出來,洞口的岩石上刻著女真族的圖騰——一只凶猛的雪狼。
老煙槍點燃一把烈火符,扔進洞口,火焰照亮了洞壁,里面沒有異樣。我們穿上防滑鞋,小心翼翼地走進洞口。洞口里面是一條狹窄的通道,通道兩旁的牆壁上結滿了冰,冰面上能看到模糊的人影,像是被凍住的殉葬者。
走了大概十分鐘,通道突然變寬,前面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冰室。冰室中央有一座冰棺,冰棺里躺著一具穿著金朝皇帝服飾的尸體,尸體身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冰甲,正是老北風說的冰甲尸。冰棺的旁邊放著一個金色的盒子,盒子上刻著女真文,應該就是裝金代玉璽的盒子。
“小心冰甲尸!”林薇大喊,剛說完,冰棺突然發出“ 嚓”的聲響,冰甲尸從冰棺里坐了起來,眼楮里冒著藍光,向我們撲來。老煙槍趕緊點燃帶火槽的長刀,向冰甲尸砍去。刀身砍在冰甲上,發出“鐺”的一聲響,冰甲上只留下一道淺淺的劃痕,反而讓冰甲尸變得更加憤怒。
“用烈火符!”林浩掏出烈火符,點燃後扔向冰甲尸。烈火符落在冰甲上,瞬間燃起熊熊大火,冰甲開始融化,冰甲尸發出一聲痛苦的嘶吼,向後退去。我們趁機向金色的盒子跑去,盒子上有一把銅鎖,鎖上刻著雪狼的圖案。
瞎子摸了摸銅鎖,突然發現鎖孔里有冰碴,他掏出暖寶寶,貼在鎖上,冰碴很快融化了。林薇掏出從古籍里找到的鑰匙,插進鎖孔,銅鎖“啪”的一聲開了。打開盒子,里面果然放著一枚金色的玉璽,玉璽上刻著女真文,正是金代玉璽。旁邊還有一本用金箔做的書,上面寫著女真文,正是女真文金冊。
“終于找到了!”林薇興奮地把玉璽和金冊抱在懷里,突然,冰室的牆壁開始震動,頭頂的冰錐紛紛落下。老北風大喊“不好!冰室要塌了!咱們快出去!”
我們趕緊向通道跑去,冰甲尸已經從火里爬了出來,身上的冰甲雖然融化了一部分,但依舊凶猛,擋住了我們的去路。“用琉璃盞!”我掏出琉璃盞,對準冰甲尸。盞里的深綠色液體突然噴出來,落在冰甲尸身上,冰甲尸發出一聲淒厲的嘶吼,身體開始結冰,最後變成了一座冰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我們趁機沖出通道,向洞外跑去。剛跑出洞口,身後就傳來“轟隆隆”的聲響,冰室塌了,洞口被積雪掩埋。我們癱坐在雪地上,大口喘著粗氣,身上的防寒服都被汗水浸濕了。
老北風看著我們手里的玉璽和金冊,笑著說“你們可真厲害,竟然真的拿到了!這些東西交給國家,肯定能讓更多人了解金朝的歷史。”我們點了點頭,跟著老北風向山下走去。
回到阿城後,我們把玉璽和金冊交給了當地的文物局,文物局的工作人員對我們表示了感謝,還說會在阿城建立金朝歷史博物館,專門展示這些文物。老北風也因為幫忙找到了古墓,得到了文物局的獎勵,他用這筆錢給村里修了一條路,方便了村民出行。
晚上,我們在客棧里慶祝,林薇突然拿出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古墓的入口,旁邊寫著“元太祖成吉思汗陵”。“我在古籍里看到,成吉思汗陵藏在內蒙古的‘鄂爾多斯草原’下,里面有‘蒙古帝國玉璽’和‘成吉思汗的金鞭’,據說金鞭能號令蒙古騎兵的亡靈,”林薇看著我們,眼神里充滿了期待,“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去尋找玉璽和金鞭嗎?”
我和老煙槍、瞎子對視一眼,都笑了。雖然鄂爾多斯草原的冬天同樣寒冷,成吉思汗陵里肯定還有更多的危險,但我們還是決定去。因為我們知道,只要還有文物需要保護,我們就會一直走下去。
老煙槍喝了一口酒,笑著說“走!只要有斗,咱們就去!不過這次,可得好好準備準備,鄂爾多斯草原的冬天有‘白毛風’,刮起來能把人吹走,得帶些防風帳篷。成吉思汗陵里可能有‘蒙古死士’,比女真冰甲尸還厲害,得多帶些烈火符和琉璃盞。”
林浩也興奮地說“我也去!這次我要提前查好蒙古帝國的歷史,了解成吉思汗的事跡,幫大家更好地找到古墓。”
我們舉起酒杯,踫在一起,酒杯里的酒濺了出來,在桌上結成了一層薄冰。我看著窗外的大雪,心里突然覺得很踏實——我們從黑龍江的阿城,到即將前往的鄂爾多斯草原,每一次冒險都充滿了挑戰,但我們都從未退縮,因為我們知道,這些文物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值得我們用生命去守護。
第二天一早,我們收拾好裝備,向鄂爾多斯草原出發。火車上,林薇一直在研究成吉思汗陵的資料,老煙槍在擦他的帶火長刀,瞎子在閉目養神,林浩則在看窗外的雪景。我看著他們,心里充滿了期待——我們的下一次冒險,即將在遼闊的鄂爾多斯草原上展開。
火車越往西走,雪越下越小,車窗外的雪原逐漸變成了草原,遠處的蒙古包像白色的蘑菇一樣散落在草原上。我知道,前面的路會更加艱苦,但我並不害怕,因為我知道,只要我們幾人齊心協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保護不了的文物。
鄂爾多斯草原的輪廓逐漸出現在遠處的天際線上,我知道,我們的下一場冒險,即將在這座承載著蒙古帝國輝煌歷史的草原上展開。
火車抵達鄂爾多斯站時,雪已經停了,天空湛藍得像一塊透明的寶石,遠處的草原被薄雪覆蓋,像是鋪了一層白色的地毯。林浩推開窗戶,一股凜冽的風灌了進來,他趕緊縮回頭“這風也太硬了,難怪叫白毛風,刮在臉上跟針扎似的!”
老煙槍把厚厚的羊皮襖裹緊,從包里掏出一個烤紅薯,掰了一塊遞給我們“先墊墊肚子,鄂爾多斯草原大得很,成吉思汗陵藏在‘伊金霍洛旗’的草原深處,得找個當地的牧民當向導,不然在草原上容易迷路。”
瞎子用盲杖敲了敲站台的石板,耳朵微微動了動“我听到遠處有馬蹄聲,草原上的牧民大多騎馬出行,咱們可以去附近的‘甦泊罕草原’找向導。另外,《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里說,成吉思汗陵的‘聖陵穴’在‘三河交匯處’,那里的地氣重,藏著蒙古帝國的‘龍脈’,墓里可能有‘龍脈守護獸’,是用蒙古草原的‘蒼狼’煉制的,凶猛得很。”
我們在鄂爾多斯市區租了一輛越野車,向甦泊罕草原駛去。車窗外的草原一望無際,偶爾能看到幾頭犛牛在雪地里吃草,遠處的蒙古包上飄著炊煙,像一個個白色的標點符號。走了大概兩個小時,我們抵達了甦泊罕草原,一個穿著蒙古袍的年輕人正騎著馬在草原上放牧,看到我們,他勒住馬,笑著走了過來。
年輕人叫巴特爾,是當地的牧民,听說我們要找成吉思汗陵,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後認真地說“成吉思汗陵是蒙古人的聖地,不能隨便進去,但你們要是為了保護文物,我可以帶你們去。不過,墓里的守護獸很凶,咱們得準備些‘馬奶酒’,守護獸喜歡馬奶酒的味道,能暫時穩住它。”
我們趕緊點頭,巴特爾從蒙古包里拿出幾壺馬奶酒,又牽來四匹駿馬“草原上的路不好走,騎馬比開車快,咱們現在就出發,天黑前能到三河交匯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我們騎上馬,跟著巴特爾向草原深處走去。馬蹄踩在雪地上,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草原上的風很大,吹得馬鬃亂飛。走了大概三個小時,前面出現了三條小河,河水結著冰,在陽光下泛著微光——正是三河交匯處。
巴特爾勒住馬,指著河中央的一個小島“那就是聖陵穴的入口,島上有一座敖包,敖包下面就是石門,只有在日落時分才能打開。”我們跟著巴特爾走到島上,敖包是用石頭堆成的,上面掛著許多彩色的經幡。
日落時分,夕陽的余暉灑在敖包上,經幡在風中飄動。巴特爾拿出一把銅鑰匙,插進敖包中央的石頭縫里,順時針轉了三圈,敖包突然裂開,露出一扇巨大的石門,石門上刻著蒙古的圖騰——一只蒼狼。
“快進去!石門只能打開半個時辰!”巴特爾大喊,我們趕緊跟著他走進石門。石門後面是一條通道,通道兩旁的牆壁上掛著許多蒙古刀和弓箭,像是在守護著什麼。走了大概十分鐘,我們來到一個寬敞的大廳,大廳中央有一座金色的帳篷,帳篷里放著一個金色的盒子,盒子上刻著蒙古文。
“那就是裝蒙古帝國玉璽的盒子!”林薇興奮地跑過去,剛靠近帳篷,一只巨大的蒼狼突然從帳篷里沖了出來,它的眼楮里冒著紅光,身上的毛像黑色的綢緞,正是龍脈守護獸。
“快潑馬奶酒!”巴特爾大喊,掏出一壺馬奶酒,向蒼狼潑去。馬奶酒落在蒼狼身上,蒼狼的動作果然慢了下來,開始舔舐身上的馬奶酒。我們趁機沖進帳篷,金色的盒子就在帳篷中央的桌子上,盒子上有一把銅鎖,鎖上刻著蒼狼的圖案。
林浩掏出琉璃盞,放在銅鎖旁,盞里的深綠色液體突然溢出來,順著蒼狼圖案流動,銅鎖“啪”的一聲開了。打開盒子,里面果然放著一枚金色的玉璽,玉璽上刻著蒙古文,正是蒙古帝國玉璽。旁邊還有一根金色的鞭子,鞭子上瓖嵌著許多寶石,正是成吉思汗的金鞭。
“終于找到了!”林浩激動地把玉璽和金鞭抱在懷里,突然,大廳的牆壁開始震動,頭頂的石塊不斷落下。巴特爾臉色一變“不好!聖陵要塌了!咱們快出去!”
我們趕緊向通道跑去,蒼狼已經喝完了馬奶酒,再次向我們撲來。老煙槍點燃帶火的長刀,向蒼狼砍去,刀身砍在蒼狼的身上,發出“鐺”的一聲響,蒼狼痛得嘶吼一聲,向後退去。我們趁機沖出通道,向石門跑去。
剛跑出石門,身後就傳來“轟隆隆”的聲響,聖陵穴塌了,敖包重新合攏。我們騎上馬,向草原外跑去,蒼狼在後面追了一會兒,終于停了下來,對著天空嘶吼了幾聲。
回到甦泊罕草原時,已經是深夜。巴特爾的家人給我們準備了熱騰騰的手把肉和奶茶,我們圍坐在蒙古包的火爐旁,吃著肉,喝著奶茶,身上的寒冷一掃而空。
第二天一早,我們把蒙古帝國玉璽和金鞭交給了當地的文物局,文物局的工作人員對我們表示了感謝,還說會在伊金霍洛旗建立成吉思汗陵博物館,展示這些文物,讓更多的人了解蒙古帝國的歷史。
巴特爾送我們離開草原時,把一把蒙古刀遞給我“這把刀是我爺爺傳下來的,能闢邪,你們以後去冒險,帶著它,能保平安。”我接過蒙古刀,心里暖暖的,向巴特爾鞠了一躬。
路上,林薇突然拿出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古墓的入口,旁邊寫著“明太祖朱元璋的祖陵”。“我在古籍里看到,朱元璋的祖陵藏在江甦的‘盱眙’,里面有‘明代玉璽’和‘朱元璋的龍袍’,據說龍袍上繡著‘五谷豐登’的圖案,能保佑百姓風調雨順,”林薇看著我們,眼神里充滿了期待,“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去尋找玉璽和龍袍嗎?”
我和老煙槍、瞎子對視一眼,都笑了。雖然江甦的氣候和草原截然不同,朱元璋的祖陵里肯定還有更多的危險,但我們還是決定去。因為我們知道,只要還有文物需要保護,我們就會一直走下去。
老煙槍掏出酒壺,喝了一口,笑著說“走!只要有斗,咱們就去!不過這次,可得好好準備準備,江甦的冬天雖然不如草原冷,但祖陵在地下,肯定潮濕,得多帶些防潮的裝備。朱元璋的祖陵里可能有‘明軍衛兵’的陶俑,這些陶俑被煞氣附身,會變成‘陶俑尸’,得用琉璃盞和烈火符對付它們。”
林浩也興奮地說“我也去!這次我要提前查好明代的歷史,了解朱元璋的事跡,幫大家更好地找到古墓。”
我們坐在越野車的後座上,看著窗外的草原逐漸遠去,心里充滿了期待。從西藏的念青唐古拉山,到內蒙古的鄂爾多斯草原,我們走過了雪山、沙漠、草原、深山,每一次冒險都讓我們更加堅定了保護文物的決心。
越野車向江甦的方向駛去,車窗外的風景從草原變成了平原,遠處的村莊在夕陽下顯得格外寧靜。我知道,我們的下一次冒險,即將在江甦的盱眙展開,那里有明代的歷史等待我們去探索,有珍貴的文物等待我們去守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我摸了摸懷里的蒙古刀,又看了看身邊的伙伴,心里突然覺得很踏實。不管前面的路有多麼艱難,只要我們幾人齊心協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保護不了的文物。我們的冒險,還在繼續。
越野車在公路上疾馳,車窗外的景色從草原的廣袤無垠逐漸過渡到平原的阡陌縱橫。隨著距離江甦盱眙越來越近,空氣中的寒意似乎也被江南水鄉的溫潤所取代。林浩搖下車窗,深吸一口氣“這和草原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連空氣里都帶著水汽,感覺肺里都被滋潤了。”
老煙槍把羊皮襖脫下來,換了一件厚實的夾襖,笑著說“江甦這邊氣候濕潤,明祖陵又在湖邊,地下肯定又潮又濕,咱們帶的防潮劑估計都不夠用。而且听說朱元璋的祖陵當年建造時為了防盜,機關重重,咱們得格外小心。”
瞎子輕輕敲打著盲杖,神色平靜“《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里提到,明祖陵所在之地乃是‘九龍攢珠’的風水格局,地氣極旺。但這也意味著墓里的機關受地氣滋養,威力可能超乎想象。咱們不僅要防備普通的機關陷阱,還得留意那些被地氣影響產生異變的機關。”
抵達盱眙縣城後,我們找了一家臨水的客棧安頓下來。林薇立刻開始查閱當地的縣志和關于明祖陵的資料,希望能從中找到進入祖陵的線索;林浩則出去采購了一批新的裝備,包括防水的背包、照明用的冷光棒,還有大量的防潮劑;老煙槍在客棧里擦拭著他的長刀,時不時檢查刀刃的鋒利程度,確保關鍵時刻不會掉鏈子;我則和瞎子一起,向客棧老板打听明祖陵附近的情況。
客棧老板是個土生土長的盱眙人,一提到明祖陵,他的臉上就露出敬畏的神情“那地方可邪乎著呢!以前有不少盜墓賊想去踫踫運氣,可沒一個能活著出來的。听老一輩人說,墓里有守陵的陰兵,一到晚上就出來巡邏,誰要是驚擾了他們,那可就倒大霉了!而且祖陵在洪澤湖邊,湖水漲落不定,有些地方還形成了沼澤,進去了就別想輕易出來。”
我和瞎子對視一眼,心中都明白這次的任務難度不小。回到客棧後,我們把從老板那里打听到的消息告訴了大家,林薇皺著眉頭,指著資料上的一幅地圖說“根據縣志記載,明祖陵的入口在神道的盡頭,可神道兩側有21對石刻,據說每一對石刻都暗藏玄機,可能是觸發機關的關鍵。”
經過一番討論,我們決定先去明祖陵的遺址實地勘察一番。第二天清晨,我們雇了一輛車,向明祖陵駛去。遠遠地,就能看到神道兩側高大的石刻在晨光中矗立,仿佛在訴說著幾百年前的輝煌。
我們沿著神道緩緩前行,仔細觀察著每一對石刻。麒麟、獅子、望柱、馬官……這些石刻造型逼真,栩栩如生,但我們不敢有絲毫懈怠,時刻留意著周圍的動靜。當走到一對馬官石刻前時,老煙槍突然停下腳步“你們看,這馬官的手勢好像有點不對勁。”
我們湊近一看,發現馬官的一只手微微抬起,手指彎曲,似乎在握著什麼東西。林浩試著把手伸過去,想要觸踫馬官的手,就在他的手指即將踫到馬官的瞬間,突然,馬官腳下的地面開始震動,一道暗箭從旁邊的石柱中射出,擦著林浩的手臂飛了過去。
“小心!”我大喊一聲,拉著林浩往後退。眾人迅速散開,警惕地看著四周。只見周圍的石刻開始緩緩移動,原本平整的神道上出現了一道道裂縫,裂縫中冒出陣陣煙霧。
“這是機關被觸發了!”林薇喊道,“大家小心,這些煙霧可能有毒!”我們趕緊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防毒面具戴上,老煙槍揮舞著長刀,砍向靠近的石刻,試圖阻止它們的行動。然而,石刻的力量很大,老煙槍的攻擊似乎對它們效果不大。
瞎子則閉上眼楮,側耳傾听“我听到地下有水流的聲音,可能這些機關和地下水有關。”林薇迅速翻開資料,查找相關線索“對了,縣志里提到,明祖陵的地下有一條暗河,機關可能是利用暗河的水來驅動的。”
我們一邊躲避著機關的攻擊,一邊尋找破解的方法。突然,我發現神道旁的一塊石碑上刻著一些奇怪的符號,和之前在古籍中看到的八卦符號有些相似。我連忙叫林薇過來辨認,林薇仔細看了看,興奮地說“這是破解機關的線索!按照八卦的方位,我們應該這樣……”
根據林薇的指示,我們幾人分別站到相應的位置,按照八卦的順序推動石刻。奇跡發生了,原本瘋狂移動的石刻逐漸停了下來,地面的震動也慢慢平息,煙霧也漸漸散去。
我們長舒一口氣,繼續沿著神道前行。經過一番波折,終于來到了神道的盡頭,一座巨大的石門出現在眼前。石門上刻著朱元璋的畫像,以及一些龍鳳圖案,氣勢恢宏。
老煙槍走上前去,用力推了推石門,石門卻紋絲不動。林浩繞著石門轉了一圈,發現石門的兩側有兩個凹槽,凹槽里似乎應該放置什麼東西。林薇從背包里拿出從古籍中找到的線索——一對用青銅鑄造的龍鳳令牌,小心翼翼地將令牌放入凹槽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就在令牌放入凹槽的瞬間,石門發出一陣沉悶的聲響,緩緩打開。一股潮濕的氣息撲面而來,石門後面是一條長長的通道,通道兩側的牆壁上刻滿了壁畫,描繪著朱元璋的生平事跡。
我們走進通道,腳步聲在寂靜的空間里回蕩。走了沒多久,通道突然變寬,一個寬敞的墓室出現在眼前。墓室的中央擺放著三座巨大的棺槨,棺槨上瓖嵌著各種寶石,散發著神秘的光芒。在棺槨的周圍,還擺放著一些陪葬品,有金銀器具、陶瓷器皿,還有一些書畫作品。
“這三座棺槨應該分別是朱元璋高祖、曾祖和祖父的。”林薇說道,“明代玉璽和朱元璋的龍袍說不定就在這些棺槨里。”我們正要靠近棺槨,突然,墓室的四周傳來一陣低沉的吼聲,一群身著明代盔甲的士兵從黑暗中沖了出來,他們的眼楮里閃爍著幽綠色的光芒,正是客棧老板所說的守陵陰兵。
“大家小心!”老煙槍率先沖了上去,與陰兵展開搏斗。陰兵的力量很大,而且行動敏捷,老煙槍一時之間有些難以招架。林浩和我也加入戰斗,用手中的武器抵擋陰兵的攻擊。林薇則在一旁尋找破解陰兵的方法,她從背包里拿出琉璃盞,試圖用琉璃盞的力量克制陰兵,但效果並不明顯。
瞎子則靜靜地站在一旁,傾听著陰兵的行動規律。突然,他大喊一聲“他們的弱點在頸部!攻擊他們的頸部!”我們聞言,立刻改變攻擊方式,集中力量攻擊陰兵的頸部。果然,陰兵的動作明顯遲緩下來,不一會兒,就有幾個陰兵倒在地上,化作一團煙霧消失不見。
解決了陰兵,我們終于來到了棺槨前。我們小心翼翼地打開第一座棺槨,里面除了一些陪葬品外,並沒有我們要找的明代玉璽和龍袍。接著,我們又打開了第二座棺槨,同樣沒有收獲。當我們打開第三座棺槨時,里面的景象讓我們眼前一亮。
只見棺槨的中央放置著一個金色的盒子,盒子上刻著龍鳳圖案,正是我們要找的裝明代玉璽的盒子。盒子的旁邊,還擺放著一件華麗的龍袍,龍袍上繡著精致的圖案,栩栩如生,正是朱元璋的龍袍。
林浩激動地伸手去拿盒子和龍袍,就在他的手觸踫到盒子的瞬間,墓室的頂部突然開始坍塌,巨大的石塊紛紛落下。“不好,墓室要塌了!”老煙槍大喊一聲,我們迅速拿起盒子和龍袍,向通道外跑去。
在石塊的不斷墜落中,我們拼命奔跑,終于在墓室完全坍塌之前沖出了通道。我們剛跑出石門,身後就傳來一陣巨響,石門被坍塌的墓室掩埋。
我們癱坐在地上,大口喘著粗氣,心中既興奮又後怕。這次的冒險雖然驚險萬分,但我們終于找到了明代玉璽和朱元璋的龍袍,完成了任務。
休息了一會兒,我們帶著明代玉璽和龍袍回到了盱眙縣城,將它們交給了當地的文物部門。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對我們表示了感謝,並高度贊揚了我們保護文物的行為。
晚上,我們在客棧里慶祝這次冒險的成功。林薇又拿出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古墓的入口,旁邊寫著“唐乾陵”。“我在古籍里看到,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的陵墓,里面有無數的奇珍異寶,還有失傳已久的《蘭亭集序》真跡,”林薇看著我們,眼神里充滿了期待,“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去尋找《蘭亭集序》嗎?”
我和老煙槍、瞎子對視一眼,都笑了。雖然我們知道唐乾陵的尋找之旅將會更加艱難,里面可能隱藏著更多未知的危險,但我們沒有絲毫猶豫,堅定地點了點頭。因為我們明白,保護文物的道路沒有盡頭,每一次的冒險都是對歷史的尊重和傳承,無論前方等待我們的是什麼,我們都將勇往直前。
老煙槍舉起酒杯,笑著說“走!只要有值得守護的文物,咱們就接著去!不過這次,可得好好研究研究唐代的風水和墓葬文化,乾陵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合葬墓,規格極高,機關肯定也更復雜,咱們得做好萬全的準備。听說乾陵周圍還有不少陪葬墓,說不定能從那里找到進入主墓的線索。”
林浩也興奮地說“我已經迫不及待了!這次我要深入了解唐代的歷史和文化,說不定能在古籍里找到破解乾陵機關的關鍵。”
我們踫杯,酒水在杯中蕩漾,就像我們即將展開的新冒險一樣,充滿了未知與期待。離開盱眙的日子越來越近,我們一邊整理著這次冒險的收獲,一邊為前往唐乾陵做著準備。每一次冒險都像是一場與歷史的對話,我們在保護文物的同時,也在不斷探尋著那些被歲月掩埋的故事。而這一次,我們將把目光投向唐朝,那個輝煌燦爛的時代,期待在乾陵的深處,揭開更多歷史的真相。
從盱眙離開時,江甦的春雨正淅淅瀝瀝地下著,車窗上蒙著一層薄霧,將遠處的稻田暈成一片朦朧的綠。林浩趴在窗邊,看著窗外掠過的水牛和石橋,突然感嘆“從草原到江南,再到接下來的陝西,咱們這一路跨越的風景也太多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老煙槍把明代玉璽的照片夾進隨身的筆記本里,笑著說“乾陵在陝西乾縣的梁山上,那地方是黃土高原,和江南的濕潤完全不一樣,風沙大,晝夜溫差也大,得提前準備些防風沙的頭巾和薄外套。而且武則天的墓可不是那麼好進的,歷史上多少盜墓賊都栽在那兒了,里面的機關肯定比明祖陵還復雜。”
瞎子指尖摩挲著盲杖上的紋路,輕聲道“《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里說,梁山是‘北高南低,三峰聳立’的格局,乾陵就藏在北峰的半山腰,正好卡在‘龍脈’的節點上。這種格局下的古墓,不僅機關多,還容易有‘地脈煞氣’,普通人進去容易心神不寧,得帶些‘定神符’,再把之前的和田玉貼身戴著。”
我們先乘火車到西安,再轉汽車前往乾縣。剛到乾縣,就感受到了黃土高原的粗獷——風里裹著沙粒,吹在臉上有些發疼,遠處的梁山光禿禿的,只有零星的酸棗樹扎根在黃土里。我們在縣城找了家客棧,客棧老板听說我們要去乾陵,壓低聲音說“梁山上有巡邏的,而且山腳下的村子里有不少老人都知道些‘規矩’,比如不能在傍晚靠近北峰,說那時候會听到古墓里傳來的鐘聲。”
林薇當天就帶著古籍去了乾縣文物局,想找更多關于乾陵的資料。回來時,她手里多了一張復印件,上面是清代的《乾陵圖》“文物局的專家說,乾陵的墓道在‘無字碑’以北的地方,當年考古隊探測過,墓道用‘石條封門’,石條之間還灌了鐵水,根本打不開。但古籍里說,有一條‘秘道’能通到墓室,入口在梁山南峰的‘雀台’下面。”
我們花了兩天時間準備老煙槍買了兩把帶鋸齒的鋼鏟,說用來挖石條縫隙;林浩網購了幾瓶“解膠劑”,說萬一遇到鐵水凝固的石條,或許能軟化;我和瞎子則去山腳下的村子找向導,最後找到了一個叫“老陝”的老人,他年輕時在梁山上放過羊,熟悉山里的每一條小路。
老陝穿著打補丁的藍布衫,手里拿著一根放羊鞭“雀台那地方早被風沙埋得差不多了,而且下面有‘流沙陷阱’,一腳踩錯就會掉下去,被沙子活活埋了。我只能帶你們到雀台附近,剩下的路得你們自己走。”
出發那天,天還沒亮,我們就背著裝備跟著老陝往梁山走。山路崎嶇,全是黃土,走一步滑半步,老煙槍用鋼鏟在前面挖台階,我們才勉強跟上。走了大概三個小時,前面出現了一片坍塌的土台——正是雀台的遺址。
老陝指著土台中央的一個土堆“秘道的入口就在那下面,你們挖的時候小心點,別踫旁邊的石頭,那是流沙陷阱的機關。”我們謝過老陝,看著他拄著放羊鞭慢慢下山,才開始用鋼鏟挖掘土堆。
挖了大概一個小時,一塊青石板露了出來,石板上刻著唐代的卷草紋。林浩用解膠劑涂在石板縫隙里,我們幾人一起用力,青石板“吱呀”一聲被掀開,下面是一個黑漆漆的洞口,一股帶著霉味的風從里面吹出來。
我掏出冷光棒扔進去,冷光棒照亮了洞口里的台階,台階上積滿了灰塵,看起來很久沒人走過了。我們戴上防風沙頭巾,小心翼翼地走進洞口。通道很窄,只能容一個人側身通過,牆壁上刻著唐代的壁畫,畫的是宮女捧著貢品的場景,但大部分壁畫都已經脫落,只剩下殘缺的色塊。
走了大概十分鐘,通道突然變寬,前面出現了一扇石門,石門上刻著一對朱雀,朱雀的眼楮里瓖嵌著兩顆紅寶石。林薇掏出古籍,對照著上面的記載“要打開這扇門,得轉動朱雀的眼楮,讓紅寶石對準太陽的方向。”
我們輪流用力轉動紅寶石,當兩顆紅寶石都對準洞口的方向時,石門發出“轟隆”的聲響,緩緩打開。石門後面是一個寬敞的大廳,大廳中央有一座石棺,石棺上刻著武則天的畫像,畫像周圍瓖嵌著珍珠和瑪瑙。石棺的旁邊,放著一個金色的盒子,盒子上刻著“蘭亭集序”四個字——正是我們要找的《蘭亭集序》真跡!
“終于找到了!”林浩興奮地跑過去,剛靠近石棺,腳下突然傳來“ 嚓”一聲,他的身體開始向下陷——是流沙陷阱!
“快抓住我的手!”我大喊著伸手抓住林浩的胳膊,老煙槍和林薇也趕緊過來幫忙,我們三人一起用力,才把林浩從流沙里拉出來。林浩的褲腿里全是沙子,臉色蒼白“好險,差點就成了乾陵的陪葬品。”
我們小心翼翼地繞過流沙陷阱,來到金色的盒子旁。盒子上有一把銅鎖,鎖上刻著唐代的篆書。瞎子摸了摸鎖,突然說“這鎖是‘子母鎖’,得先打開母鎖,再打開子鎖,順序不能錯。”
林薇按照古籍里的方法,先用一根細鐵絲打開母鎖,再用銅鑰匙打開子鎖。銅鎖“啪”的一聲開了,我們屏住呼吸,慢慢打開盒子——里面果然放著一卷泛黃的絹布,絹布上是王羲之的字跡,“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每一個字都飄逸灑脫,正是《蘭亭集序》的真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太好了!”林薇激動地把絹布卷起來,放進防水袋里,突然,大廳的牆壁開始震動,頭頂的黃土紛紛落下。老煙槍大喊“不好!墓室要塌了!咱們快出去!”
我們趕緊向通道跑去,剛跑到石門處,石棺突然“吱呀”一聲打開,一具穿著唐代皇後服飾的尸體從石棺里坐了起來,她的皮膚是黑色的,眼楮里冒著綠光——是“地脈煞氣”形成的“皇後尸”!
皇後尸向我們撲來,她的指甲又長又尖,能輕易劃破衣服。老煙槍掏出長刀,向皇後尸砍去,刀身砍在她的身上,發出“鐺”的一聲響,皇後尸卻紋絲不動。“用琉璃盞!”我掏出琉璃盞,對準皇後尸,盞里的深綠色液體噴出來,落在皇後尸身上,她發出一聲淒厲的嘶吼,身體開始冒煙,慢慢倒在地上。
我們趁機沖出通道,向洞口跑去。剛跑出洞口,身後就傳來“轟隆隆”的聲響,秘道塌了,青石板被黃土掩埋。我們癱坐在地上,大口喘著粗氣,身上全是黃土和汗水。
回到乾縣後,我們把《蘭亭集序》真跡交給了當地的文物局。文物局的專家看到真跡時,激動得手都在抖,說這是“國寶中的國寶”,會立刻送到西安碑林博物館保存,讓更多人看到王羲之的真跡。
晚上,我們在客棧里慶祝,林薇突然拿出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古墓的入口,旁邊寫著“清東陵慈禧墓”。“我在古籍里看到,慈禧墓里有‘翡翠西瓜’和‘夜明珠’,還有無數的金銀珠寶,這些都是國家的文物,不能落在盜墓賊手里,”林薇看著我們,眼神里充滿了期待,“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去保護這些文物嗎?”
我和老煙槍、瞎子對視一眼,都笑了。雖然清東陵在河北遵化,距離這里很遠,而且慈禧墓里的機關肯定比乾陵還復雜,但我們還是決定去。因為我們知道,只要還有文物需要保護,我們就會一直走下去。
老煙槍喝了一口酒,笑著說“走!只要有文物,咱們就去!不過這次,可得好好準備準備,清東陵里有‘防盜牆’和‘積水坑’,得帶些抽水機和破牆的工具。而且慈禧墓里的陪葬品多,說不定還有盜墓賊留下的痕跡,咱們得小心點。”
林浩也興奮地說“我也去!這次我要提前查好清代的墓葬制度,了解慈禧墓的結構,幫大家更好地找到文物。”
我們舉起酒杯,踫在一起,酒杯里的酒濺了出來,落在滿是黃土的桌子上。我看著窗外的梁山,心里突然覺得很踏實——我們從江甦的盱眙,到陝西的乾縣,每一次冒險都充滿了危險,但我們都齊心協力,保護了珍貴的文物。
第二天一早,我們收拾好裝備,向河北遵化出發。火車上,林薇一直在研究慈禧墓的資料,老煙槍在擦他的長刀,瞎子在閉目養神,林浩則在看窗外的黃土高原。我看著他們,心里充滿了期待——我們的下一次冒險,即將在河北的清東陵展開。
火車越往東走,黃土高原逐漸變成了華北平原,遠處的農田里,農民正在播種。我知道,前面的路會更加艱苦,但我並不害怕,因為我知道,只要我們幾人齊心協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保護不了的文物。
清東陵的輪廓逐漸出現在遠處的天際線上,我知道,我們的下一場冒險,即將在這座清代的皇家陵園里展開。
喜歡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