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月過去了,神橋對岸依然沒有浮動出來人影。
神橋每次開啟,內外時間流速都有些差異。
要是里頭如果是宗門開啟的什麼秘境之類的話,一個月時間那就太過短暫。
但問題在于里頭那個地方,進入的是道宗寶庫,寶庫在的地方那就是遍地都是寶物,想要什麼就通過那件寶物的考驗就行了,也不會耽誤什麼時間,就算一個不成還有下一個呢。
雖說次數不多,可他想到了之前幾百年前還有三千年前進去的人影,都是幾天時間就出來了。
後面,他們確實成長為了同首座一樣的層次,不過可惜啊……
不知因為是想到一些往事,雷龍碩大眼瞳深處有一絲惋惜嘆氣出現。
過剛易折,妖孽折損仙途大道上很常見。
只是若是能留到今時今日,只怕如今的玄天道宗又能到了更高的地步。
雷龍這會兒內心百般心念出,卻也沒有去控制去煉化,它已是不入冥海的殘魂,大道斷裂,若是再度刻意控制心念,終究也會 變成枯木死水一樣。
那樣可不好。
同一時候。
無垠虛空中,道宗首座這些神念留在這里,過去一個月時間對他們來說並無感覺。
但認真算了一算時日,卻也知道這有些不同尋常。
“道兄,你那位徒兒真有可能獲得氣數承認啊。”
魚有術說道。
他們口中說的話,也是圍繞著宗門氣數出現。
背負宗門至寶氣數,也算是某種層面上,至少是氣數上面的玄天道子。
道宗行走,其實並不一定是一人。
數千年前,道宗就出現過三位道子的前例。
三人分別得了玄天鐘,玄天鏡,玄天劍的不同氣數垂落。
李洛陽點了點頭,他神情一向冷漠,“得氣數未必是好事。”
只是淡淡一句話,卻是點明了其中的未知坎坷風險。
宗門氣數垂于一人之身,簡直就是明晃晃的台前天驕人物。
乃至其他勢力,仙道自身內部,都別有一番心思出現。
其他仙道道統彼此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互相合作聯絡同一陣線可以,但九天太廣,修界太大,諸多波瀾風起雲涌時,也會影響著每個道統的彼此走向。
如此六道齊出,各自都有自身的打算,但毫無疑問,仙道這邊是他們抗衡的第一目標。
仙道地盤太大,氣數影響之廣之深,遠超世人想象。
爭氣數,于這些道統而言,從來沒有什麼落下帷幕一說,不過是一場棋局的結束,又到了另外一場棋局的開端。
張青雲︰“師兄,你先前收下這名弟子,可是出于哪里的緣法?”
他有一絲奇色問了出來,其他幾尊雲台身影也是視線同樣如此。
畢竟自己門下的門人,當真不爭氣。
緣法如此,未免也忽略掉了其他一些方面。
這也是為何最近宗門動靜頗多,這些首座卻難得一致,都做無言修行的做派,就連最親世家方面的江無涯,任天時同樣如此,便是因為同為門人弟子,劍脈的門人整體上還要高過他們一截。
“昔日我去外門,並無什麼緣法,只是留下一言,若合入金丹,便拜入劍脈。”
李洛陽神情淡淡,但周圍幾尊人影眼瞳瞬間出現一絲復雜。
“師兄啊,你這話……”
張青雲忍不住捋了捋自己一角袖袍, 免得自身養氣功夫不到家。
原來並沒有專門的緣法啊,他還以為是師兄專門蒙蔽了天機。
魚有術周身陣法道韻輕輕如水波動,輕頷首道︰“這道緣法,不奇,但天生一道天機,能把握住,也是本領。”
這種緣法是人定之緣,如同流水,流過自身手掌,有人能意識到,有人卻無動于衷,也有人所做修行到最後卻是南轅北轍……
能把握住,本身就是自身過關。
否則,為何世人緣法千千萬萬,人定之緣同樣都有,為何如今走到這里的,會是這個弟子。
魚有術對陸清的陣道是真的心有所動,但如今他也多少明悟過來,這位弟子的心性也是極為不差的。
雖他們彼此契性大相徑庭,可能夠把握這一道機緣,從外門尋常弟子,進入內門成為首座弟子,又到了如今,這不是一句運道好能囊括的事。
“他出來了。”
任天時開口。
陸清待在道宗寶庫只是停留在第一層,第一層就能見到至寶真身,陸清都不敢想,往後過去的天地又會是何等驚心動魄。
不過他心境一向修行得很好,在收獲了前輩心意之後,也是並不貪戀。
“也算是一種欣賞吧。”
陸清知曉自己表露出來的潛力,讓他們看到了許多未來天機,不過潛力還是潛力,明虛之後還有洞真。
他沒有忘記修行為主,若是迷失在這些夸贊欣賞當中,後果比道心墜落還要可怕。
因為性情大變,那可不是一個很好的詞。
陸清出來沒多久。
他身上的氣息便帶著一點玄奧,同一時間,神橋居然緩緩綻放出來一道道金光。
雷龍器靈原先還在自己這片星辰空間等待著。
見到這幕,頓時目瞪口呆,前輩的威儀都下意識拋之腦後。
“神橋渡光,這這這……”
它揉了揉自己一雙豎瞳,沒有看到有至寶氣數出現啊。
可為何……
不同于雷龍,陸清出現第一時間。
上空諸多視線已經匯聚這里,頃刻之間便已洞悉了玄妙。
“此子,此子……舍下了那通天氣數,這種決斷不是心性果斷,就是另有想法啊。”
“神橋浮光,看來,是心性方面了。”
“看來他有自身想法,師兄倒是不用擔心了。”
孫奇道微微笑道。
他很看好陸清,對方不是那等無情無欲之人,清靜非無情,以他的角度來看,這場考驗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見到了答案。
誰又能明言,只有在道宗行走位置上才算是為宗門做事,依照他看法,對方過往的那些做法也能看出心是向玄天,這就足矣。
修行路上,需懂得事事莫求太圓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