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物理老師說光速飛船可以穿越時間,你回來的時候,難道比我還年輕?你會掉進黑洞里面去嗎?我要不要準備一間書房?”
“昨天陪宋琦去看公園的金魚了,她好厲害的樣子,感覺比物理老師知道的都多,她說33是無限的魔鬼,除不盡,你可能再也回不來了?!”
章廖東按壓的手指停住,凝望顯示屏上的文字發呆。
愣了片刻,才意識到黑洞和自己有什麼關系。
他肯定看了和平時代的那部經典電影,以為自己乘坐的飛船,也可以穿越時間。
想通後,章廖東不由苦笑了下。
繼續翻譯後續內容,有來自同事、局長的信息,以及藍星觀測到的,關于風箏號的運動參數等。
第二階段任務到目前為止都非常順利。
閱讀完所有內容,章廖東返回第一頁,繼續盯著兒子的兩段話,思考如何回復。
想了幾分鐘,他震動面前的火種,問道
“我可以看一部電影嗎?”
李前的時間相當寶貴。
火種平靜了一秒,重新開始震動,傳遞來簡短信息
“你有175分鐘。”
章廖東打開數據庫,檢索到那部電影。
鏡頭在玉米田中快速推進,玉米葉在風中搖曳,揚起的沙塵中遠方的天空只有淺淺的藍。
交織的冷淡光影,填充進章廖東的瞳孔。
169分鐘後,陽光透過圓筒狀建築一端,照進太空城。
‘沒有人相信我。’
‘但我知道你會回來的。’
‘怎麼知道的?’
‘因為爸爸曾經向我承諾過。’
章廖東喚出火種,震動隱秘之弦,將自己的話語傳遞出去
“33不是無限,請你像去年那樣支持爸爸,爸爸一定會回去的。”
信息發送完畢後,章廖東附上結束碼。
但隔了幾秒火種又開始震動
“你的情緒有些低落,這不利于度過接下來的時間,建議你進行一次較長時間的虛擬之旅。”
“這才是第一年,我很好,請所有人放心。”
結束通訊後,章廖東依舊進行例行的工作與學習。
他已經完全習慣飛船內的生活,不斷的學習。
現在他學會了操控飛船上的光學望遠鏡,采集天象b,或者其他恆星,分析光譜數據,從而得知恆星的基本特征。
過去的一年中,哨騎兵探測器組與風箏號,和藍星漸行漸遠。
但依然不間斷傳回信息。
前方無探查發現。
人類還沒有觀測到共享者文明存在的痕跡。
基本可以確定,共享者文明應該是艦隊文明,沒有小行星之類的平台。
這也符合人類的基本判斷。
共享者文明也是流浪文明,還在霧氣空間留下痕跡,且經過了天象a星雲站點。
他們絕對沒有掌握能讓星球擺脫重力井的方法。
因此其是舍棄了原本母星,組成了艦隊文明。
最快的探測器,距離33光年的目標點,還有29光年。
風箏號起航第534天。
章廖東算出了30光年內,第三顆恆星的質量,核心溫度,壽命等參數。
他將這些數據和結果通過無線電發送向藍星。
實際的意義,大概是通過這些,讓人類知道過去的一百多天中,他都做了些什麼。
由于人類有意隱藏,屏蔽向p目標方向的電磁波信號,從未提及藍星、人類相關的信息。
並且火種傳遞信息,傳輸速度較慢,內容較少,李前時間更緊張。
因此章廖東得不到太多的反饋,不知道藍星目前的發展,或者有些什麼變化。
但無非還是在做戰爭準備。
再有不到兩年,p點的共享者文明就該發現藍星的存在了。
第四次虛擬世界休息,章廖東選擇低擬真度,但較長時間的模式。
這種模式章廖東的自我認知(清醒程度)較低,且更多依靠飛船計算機模擬,而非驅動大腦神經元,因此身體和大腦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設定模擬時長30天。預計虛擬世界時長210天。這是一場漫長的旅途,請您再次確認。”
虛擬世界中,認知暫時還清醒的章廖東意念確認。
“模擬開始,倒數十秒,你的主觀意識將遭遇屏蔽。唯有模擬時長結束,或火種才能喚醒。”
“10”
“9”
“8”
“……”
章廖東確定自己的情緒受到一定影響,比較低落,這可能是長時間大腦神經元沒有得到充分休息的緣故。
肉體是精神的載體。
意志再怎麼堅定,充滿韌性,可身體的疲憊始終影響著精神。
即便依靠身體激素,能夠短暫的克服,然而風箏計劃跨度相當漫長。
章廖東昏昏沉沉,主觀意識越來越模糊,迅速進入到將睡未睡,將醒未醒的狀態。
模模糊糊間,他似乎听到了什麼奇怪聲音,遠遠近近,繚繞在耳邊。
章廖東不確定那是英語,還是漢語,又或者北聯邦語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但他能听清楚,並且听懂。
“他來了?”
“來了!”
“好像是……不太確定,但肯定有關系。”
“這是我們最後的機會,不能再錯過了!”
“哎,真是沒想到,我們的選擇最終是錯誤的……”
“……”
一陣沉默,而後又有較為清晰的對話響起。
“是啊,不應該讓他自己下去的。”
“再怎麼天才,也還是個年輕人,經驗不足……”
“要是當時去的是我就好了,一把年紀了,沒什麼好活,南山這樣的天才居然因為我的失職……”
“教授,這不是你的錯,南山性格就是那樣,就算你不讓他去,也肯定賴著一起下去。”
“……”教授沉默。
“教授,回去基地吧,那邊的工作還需要您指揮,我們檢查了所有構件,僅是一根粒子傳輸管道爆炸,對整個系統影響不大,7個月內就可以維修完畢!”
“哎……走吧。”
教授深深凝望病床上躺著的人兩秒,重重嘆氣,跟隨年輕女性嗓音的助理離開房間。
房間迅速陷入安靜之中。
唯有生命監護儀的‘嘀嘀’的聲音不絕于耳,連綿不斷。
期間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撥人進入房間,將床上的南山翻來覆去整理一遍。
“咦?愈合的效果不錯啊,這,這里,這些組織居然都已經黏在一起了!”
一名中年人興奮的聲音響起。
旁邊的人頓時一陣竊竊私語,似乎每個人都驚奇,發自內心的高興,交頭接耳。
“老師,那還需要涂抹膠水嗎?”
“要,當然要了!”
醫生道,
“他的身體組織正在愈合,這是個奇跡,但膠水還是要涂,萬一不小心脫落一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