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

第734章 第二文明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妖嬈的蒲公英 本章︰第734章 第二文明

    一天後,探測器采集到足夠精準的數據,經過計算,廣播信號發射源在藍星航向正前方,大約3.3光年處。

    知道了距離,以及廣播信號的強度,就可以大致反推出共享者文明大體的艦隊規模。

    再加上共享者文明技術資源包,側面透露出的科技水準,人類大概判斷出,雙方其實也就半斤八兩。

    對事物的理解程度,理論體系,還在同一層次。

    只是共享者文明成長的時間夠久,理論技術應用到現實的更多。

    假如共享者文明足夠強大,比如更強的能源獲取方式,又或者更好的太空航行技術,就不會停在3.3光年外。

    而是直接駐扎17光年外的天象b。

    一個星系,資源肯定足夠豐富,適合文明的發展。

    “戰略上,我們可以松口氣,共享者文明並非高級文明,但戰術上絕對不能松懈。”

    領導發話。

    原因非常簡單,共享者文明正在藍星正前方3.3光年處。

    三年後,對方就能直接看到藍星。

    按照經典物理學方式計算,藍星將在約13.4年後與共享者文明相遇。

    當然,這是不考慮藍星加速的情況。

    到了24.6的光速,加速度已經變得極其微小,忽略不計。

    但是按照廣義相對論,時間膨脹理論,計算上洛倫茲因子,實際時間約為13年。

    “共享者文明為何等在航道正前方?”

    一位科學家提出疑惑。

    “方便與流浪文明交流,進行人口轉移?”

    “不,不太現實,我們的速度太高了,根本就辦不到,即使我們現在就發射一艘殖民飛船,沒有李前的幫助,減速到低于1光速,需要幾十年甚至更久。”

    “李前肯定是超常規的,別的流浪文明必定沒這種便利。”

    科學家有著一些疑慮,卻不太能解釋清楚。

    因而軍方難就此做一些推測。

    “三年後共享者才會看到了,其實我們現在就可以發送信息,嘗試與對方溝通。

    我們的信息會和我們的影像差不多時間到達。”

    “可以發送探測器,提前偵查共享者文明,他們絕對想不到,以我們的科技水平,藍星的速度,還能加速向前發送質量。”

    又有一名科學家腦洞大開,加以改進︰

    “我們發射探測器,通信方式已然是電磁波,有被截獲發現的可能,並且電磁波傳遞需要時間。

    但是李前的永恆之樹,配合隱秘之弦的信息傳遞是即時的!”

    對于超凡,永恆之樹這種顛覆廣義相對論、物體體系的非常規玩意兒,科學家們抓破頭皮也弄不明白。

    信息超光速了啊!

    因果、邏輯都可能會被顛覆。

    然而,黑箱是黑箱,神秘歸神秘,該用還得用。

    科學家短暫討論,基本確定這一方案的可行性,唯一難點在于李前的時間安排。

    根據中心的說法,李前正在霧氣空間進行非常重要的嘗試,輕易不能脫離。

    “這件事情可以現在就準備,建造飛船,人員篩選,以及最後如何將該宇航員回收,最好做到萬無一失。

    李前那邊的時間,中心會去溝通,必要時刻這不失為殺手 。

    提前高效的掌握對方動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大會上,最終拍板。

    有人駕駛探測飛船可以搞,風險比較高,比如李前加速時,宇航員需要承受較大的加速度。

    任務期間也有可能被發現。

    任務所需要的雷達、望遠鏡觀測設備,更會佔據飛船僅有的載重,導致減速、機動燃料減少,回收是個難題。

    當然,這些難題都是對于一般文明而言。

    人類有著數目眾多,上限極高的超進化者,生命力強悍。

    足以較長時間不吃不喝,更多的攜帶燃料。

    其次,即使最後飛船航線與藍星偏移,只要不是非常離譜,甦想或者李前都能將之撈回。

    除此之外,這也是個實驗,探究宇宙奧秘的好機會。

    須知,藍星已經受到廣義相對論的時間膨脹效應影響。

    一個以極高速度遠離藍星的目標,可以作為參考系,收集基礎理論相關的數據。

    基礎理論的進步與完善,才是科技發展,文明繁榮的根本,是通往高等文明的基石。

    早年間,就有人提出,利用李前的永恆之樹相關特性,進行試驗。

    那還是在天象事件之前。

    天象事件後藍星速度暴增,且社會資源重心開始偏向幻象空間。

    李前的時間根本不夠分配。

    人類如火如荼的準備著。

    結束高維航行的第七天,一道強勁的電磁波風暴突如其來,橫掃藍星,地表近半的,缺少電磁防護手段的網絡、電路癱瘓。

    如果在北半球,用專業的設備觀察,可以觀測到不算明亮的閃光。

    “是一種編譯信號,這也是來自共享者文明的信號?”

    “具體含義是什麼?可以解讀為攻擊手段嗎?發射源距離我們多遠?”

    電磁風暴來到藍星的幾分鐘內,全球高度緊張,尤其是太空中的艦隊。

    “不,應該……似乎也是廣播……但……”

    科學家正在全力破解,緊盯屏幕,不斷敲擊鍵盤。

    全球網絡受損,智輔能調用的算力大減,輔助能力大減。

    好在這些科學家足夠熟練,很快有了眉目,繼而額頭滑落冷汗。

    因為,這第二種狂暴的電磁風暴,確實存在著非常明顯的編譯痕跡,但解碼方式和共享者文明不同。

    這說明什麼?

    除開共享者文明,這里還有第二個文明?

    “信號源距離我們非常近,在危險範圍內,只有五百多個天文單位,多顆觀測衛星看到相應閃光!”

    一些數據投射到大屏幕上。

    “我們判斷,在當前航道危險範圍內,存在著另外一個文明的探測器。

    它檢測到藍星的出現,觸發程序,釋放了相當強勁的能量,進行了一次廣播。”

    “該發射源與藍星的距離,正好是光往返14天的距離。”

    空天軍將軍若有所思,道︰

    “也就是說,某個文明在航道危險範圍內,安置了一個探測器。

    其在檢測到新的流浪星球到來時,自動觸發,釋放了電磁信號。”

    “是的,這類似于共享者文明的廣播信號,攜帶的信息量巨大,超過3t,短時間難以破解。”

    “距離不算遠……我們可以探測該設備,或者回收?”

    將軍盯著星圖上標紅的點問道。

    科學家答道︰

    “以我們觀察到的閃光看,完成廣播時,該設施爆發相當強烈的能量反應,大概率爆炸了。”

    “自毀?”將軍挑眉。

    “可能是。”

    “確定存在第二文明?”

    “兩種編譯方式完全不同,不存在相似點。”

    也就是說,共享者文明造假的可能性都不大。

    “如果存在第二文明,安置這樣一個廣播裝置,完成任務立即自毀,目的是什麼?”

    “威脅,警告?還是說,該文明只是向我們共享了某些信息資料?”

    “盡快破解這份信息!”

    全球進入緊張狀態,空天軍將軍立即獲得極大指揮與決策權,他繼續下令,

    “開啟信息管制,隱瞞第二文明相關信息,加強網絡安全防護,準備防御第二次,乃至更多次信息風暴。”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方便以後閱讀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第734章 第二文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第734章 第二文明並對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