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風青青,草色青青,這個世界正是春日時節。
假如有春夏秋冬變化的話。
林宇身穿金銀甲冑,頭冠之上長須飄然,手中長矛紅纓與兩岸山間紅的、粉的、白的各色花朵交相呼應。
“真是,山花爛漫時啊。”
失鄉號進入河道,山峰夾道,河床變窄,水流自然加速,大蜘蛛在搖槳,緩緩前進。
林宇站在船頭,觀兩岸山峰,樹木、花草、鳥叫,偶爾還傳出幾聲嘹亮嚎叫,不知道是什麼發出。
這里和藍星真的很像,比那座荒島更像。
林宇雖在賞景,卻開著通天祗,眼觀六路,警惕任何動靜。
失鄉號在寬闊水域,林宇不怕什麼,掉頭容易,加速也容易,敵人也不容易靠近。
群山間就不同,如果有人站在兩邊山上射箭,射火箭,帆船可扛不住。
林宇對火箭的運用可謂熟悉,深諳其道,自然警惕相同的招數。
故而方塊就放在身後,隨時可以呼風喚雨。
不過群山間還是非常平靜,兩岸的山體陡峭,充滿原始氣息。
不像藍星上的山林,多有人類活動,沿河道開鑿道路,橫跨山谷的高壓電塔、橋梁,甚至過往時光,封建朝代開墾痕跡。
林宇以前在關中秦嶺那邊徒步過,群山間的森林看似原始,樹木高大,但真走進去,也確實樹木茂密,無比原始。
然而仔細觀察,還可見古人活動痕跡。
比如山林間橫向的道道石坎,明顯有人開墾種地,後來荒廢,恢復成森林。
林宇的目光,在兩岸山林逡巡,尋找類似的痕跡。
這個世界的草木、動物、泥土與河流之中,存在大量鐵砂鐵元素。
一是,這個世界比較特殊,鐵元素充沛,一年年的進化,動物植物適應鐵元素。
林宇卻還有不同猜測。
有沒有一種可能,這個世界曾存在非常先進的文明,至少是那種近現代的文明。
大量鐵礦石等,被這個文明開發,搬運到陸地表面使用。
若干年後,文明銷聲匿跡,他們留下的各類物品風化腐朽,融入大自然,造就老鐵超標的生物圈。
林宇懂得的知識不多,很多事情依靠通天祗頓悟。
荒島之上存在土著文明,宇航員教授他們煉鐵,但島上沒有鐵礦,或者有,在大地深處,土著人開采不出來。
從壁畫上看,土著人文明很漫長的時間,都處在原始農耕狀態,社會人口、生產力有限。
那麼環島高牆是誰修建的呢?
林宇思索很久,最後的結論傾向于,在土著人文明之前,那座島上還有更為先進、強大些的文明。
所以眼下這個豐饒的世界,很可能也出現過高等智慧文明。
林宇以前從沒關注過星空,外星人什麼的,也只在科幻片、游戲里看到過,不以為意。
宇宙之大,動輒光年記,人類連太陽系都鬧不明白,還研究宇宙,簡直天方夜譚。
尤其是可以預見的未來中,他林宇不可能接觸到外星人,或者去外太空旅游,探索外星球。
但是,當一切不可思議發生,林宇來到一座陌生荒島。
面對陌生的植物、動物,整個人都懵了。
外星人,確實存在。
而且還是碳基生物,並且很多結構,和藍星生物相似。
他們也有內髒、腦子、骨骼、肌肉,也有蛋白質、脂肪等等,人類可以正常食用。
這讓林宇一度以為自己還在藍星。
或者說,陷入虛擬世界,比如輪船上出事,自己搶救不回來,最後只能把意識上傳到虛擬世界存活。
自己的父母,有一定權勢,有可能做到這樣的事情。
說不定國家就有某些秘密研究室在研究虛擬世界什麼的。
二十幾年時光,這樣的想法漸漸消散,他在大海上見到許多奇異生物,它們或長相怪異,身體奇特。
但解剖研究一番,可以確定是自然演化出來的生物,或生活在淺水區,或者深水區,需要適應環境。
又因為天敵,需要偽裝,長得嚇人,恐嚇對手之類。
不像人類憑空臆造。
宇宙中存在外星生命,它們可能和藍星上的物種存在很多相似之處。
宇宙規律,在廣大空間尺度上,是不差的。
準確說是不變的。
那麼,太陽、行星這些構成,也是差不多的。
假如宇宙的某個角落,存在一顆年輕的恆星,它的身邊,也環繞著八顆行星。
其中一顆的距離、光照、物質構成,都和藍星非常相似。
那麼漫長時光中,這顆星球的原始海洋中,也可能誕生生命,慢慢演化,出現和藍星類似的生態圈。
亦或者完全不同,但同樣依靠基因傳承的生命體。
那麼其他的星球,差不多的原始海洋環境,酸堿度、溫度,相似元素構成,也會出現原始的氨基酸等物質,慢慢變成一個細胞,並依靠堿基對這種東西傳遞生長信息。
一代又一代,最終進化成碳基生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然,不同的環境,可能也有 基、硫基等。
林宇思考的還很多,孤獨漫長的旅行,總是容易胡思亂想。
基因的傳承,需要穩定與突變,才能不斷適應變化的環境,延續至今。
基因自我復制,無性生殖,當然足夠穩定,不容易出現差錯。
可星球氣候變化,比如冰河時代,氣溫驟降,基因穩定的生物就不容易存活。
故而,需要基因突變,帶來進化,出現適合低溫的個體,延續種族。
更多的毛發,更厚的脂肪,冬眠習性等等。
多性繁殖就很重要了。
多個母體或父體各貢獻一部分遺傳基因,再結合的過程中,有概率基因突變,每個個體,也可能基因突變,遺傳給下一代。
大自然中絕大多數的基因突變是惡性的,不良的,不利于生物個體生存。
但大的時間尺度下,龐大基數中,總有更適應環境的變化個體出現。
其基因流傳,就能延續種族。
然而有性繁殖卻也存在缺陷。
藍星上,多見的繁殖方式是兩性。
不是超過兩性的不存在,而是多性別,比如三性別參與的繁殖方式,在大自然中不容易湊出來。
一公一母兩個猴子在森林里湊在一起不難,但要三只猴子湊一起,難度明顯加大。
當環境變得惡劣,種群數量下降,兩只猴子湊一起就能造娃,和三只猴子湊一起才能嘿嘿的優勢就體現出來。
所以,這個世界如果存在智慧生物,估計也是兩性繁殖。
而從竹排分析,這個智慧種族可能還是人形態。
木排上,存在比較清晰的腳印踩踏痕跡。
承重也差不多。
林宇站在船頭,警戒四周,通天祗狀態下,不可避免胡思亂想。
荒島上,土著人是人形生物,後來遇到的那個長翅膀怪物,也算人形生物。
人形生物,說不定真是宇宙中廣泛存在的形態。
林宇目光閃動,下意識瞄向旁邊的箱子,縫隙中可見幾根銀色發絲溢出,如同關不住的月光。
所以,這世界可能也有美麗雌性……
喜歡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請大家收藏︰()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