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目前在太空,除開衛星、探測器之類的設備,大型航天構件有兩個。
華國主力發射組裝的天宮3號空間站。
主要任務是科學研究與空間探測。
另一個則是聯盟號空港,類似于超級空間站,兼具港口、維修、組裝和生產功能,
以及小部分需要大空間才能進行的外太空科學研究。
安妮下了冰車,有專人引導普通人進行登機前的各項檢查。
安妮是超進化人類,曾是空天軍預備役。
各項數據可查,因而只是簡單驗血,拍個ct就結束。
現在的時間是上午10點左右,距離登機一兩個小時,等待其他人體檢。
安妮離開檢查站,到發射基地其他區域觀光。
這地方安妮不是第一次來,之前訓練的時候,也有太空活動,也是在清泉發射基地升空。
目前全世界運轉的航天基地一共四個。
清泉基地、櫻花基地、鷹蛇國基地以及土豆國基地。
清泉基地由華國獨立建造。
櫻花國基地是北聯邦和華國主力開發。
鷹蛇國基地與土豆國的基地則是聯盟建造。
四座基地向太空供給物資,聯盟號空港建設速度很快。
四座基地中,清泉基地建設最早,設備最全,承擔最多發射任務。
基地內共三套發射方式。
其一是滑躍式入軌,即航天飛機通過二十公里跑道滑躍進入重力井,再到外太空。
第二種是傳統運載火箭,一次性運輸大量物資。
第三種是通過鴻鵠航天飛機正常入軌。
相對而言,第三種最適合普通人。
早先安妮進入太空,是第一種方式,也只有超進化人類可以承受那樣的壓力和快速變軌。
這次則乘坐航天飛機。
安妮溜達一圈,回到候機廳。
巨大空間中,等待登機的人不是很多,約莫二三十個,還有十幾個觀光旅客。
幾個記者在拍照、采訪。
安妮遠遠坐著。
候機廳入口上方掛著大屏幕,輪番展示聯盟空港建成後的完整形態。
像糖葫蘆。
一根筆直的主軸,上面套著三個大小不同的圓環,以天橋與主軸相連,圓環不斷旋轉,宇航員和飛船在上面起落。
空港主軸約270米長,9米粗,分為十多節,不同功能室,最重要的核心是聚變室。
藍星距離太陽實在太遠,太陽能板明顯不適用,也只有將核聚變搬上太空。
主軸上端分為三部分。
分別是三個圓環,最大的一個直徑將近七百米,最小一個四百多米,從大到小的順序。
從演示圖看,三個圓環擔任建造、接駁任務。
一艘艘鴻鵠飛船倒掛,有的在維修,有的拼裝到一半。
另外還有體態肥胖,比鴻鵠號大上整圈,且不長翅膀的空空飛船鯤鵬號。
鴻鵠號往返空地之間。
鯤鵬號則完全在外太空航行。
最引人矚目是空港燈火通明的主軸尾部,掛著一艘造型類似于空港的放大版結構。
其主軸長近600米,也是三道圓環,但是均等大小。
可見許多鯤鵬飛船環繞周圍。
旁邊刷新出說明性文字。
這個是人類設計的——傳薪號縮小版)。
人類遷移計劃不是什麼秘密,早在聯盟建立之初便告知大眾。
傳薪號,是可以恆星級遠航的無人飛船。
其能搭載大概3000種動植物受精卵,各類微生物樣本,70萬份人類受精卵。
此外還有人類發展至今的各種知識、科技。
反應堆、燃料,初級到高級一整套工業母機及其備份。
另攜帶少量必須的工業原材料、機械工具,以便新文明在陌生星球迅速穩住腳跟。
三道圓環,既是倉庫,也具備循環系統,可以供人類活動。
傳薪號到達預定星球,不可能降落,人類需要在飛船中培育出來,適應環境,然後開發星球,建立基地,最後才能大規模登陸。
不過現在空港演示圖上的傳薪號,只是真正傳薪號的縮小版。
人類練練手,這艘建成後留給太陽系新文明。
兩個小時一晃而過。
安妮跟隨工作人員,和其他觀光旅客離開候機廳,進入機庫。
鴻鵠2號空天飛機,比1號大很多,機體縴長優美,純白,兩片狹窄後掠翅膀。
火箭啟動,明亮尾焰映射跑道上的雪白機體。
安妮感受到推背感,不算很重,普通人可以輕易承受。
鴻鵠2號通過只有14度的滑躍台,騰空而起,進入重力井。
機身忽地一輕,急速升空,又忽地一沉,脫離重力井,朝遠方飛去。
第三種起飛方式,不會長時間停留重力井,和傳統飛機類似,環繞星球爬升高度並加速。
鴻鵠2號的軌道特殊,從清泉基地出發,飛往櫻花基地,從那邊的高空重力井爬升向外太空,過程不用太長時間。
機艙中傳出幾聲驚呼,有人的隨身物品,手機等飄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安妮的頭發散開,飄在周圍,像個大號的炸毛刺蝟。
她看向窗外,沒見著空港,卻瞧見星球輪廓。
遠方的太陽化作明亮一點,光芒落在藍星,好像沒地面看著的黑,隱隱約約深藍光澤,地平線上浮著一層較為明亮些得光芒。
那是大氣層反光,
還有引力透鏡效應的緣故。
安妮身體忽又慢慢前傾,被安全帶拉拽著,她沒有掙扎。
鴻鵠2號機體緩慢旋轉,繼而一抹閃爍藍光映入眼中。
是電焊的閃光!
“哇!”
“空港!”
機艙中其他乘客驚嘆。
窗外恆星光芒照亮一棟科技造物,外殼灰白,圓柱體。
看起來非常粗,因為有人趴在上面作業,背後連著機械臂,身體正面不間斷閃爍藍色火光。
迸濺的藍色火星仿佛太空幽靈,游動s形曲線,有的一兩秒才熄滅。
鴻鵠號半轉身體,靠向空港第一環臂。
這個過程中,整個空港都在乘客們面前的窗戶劃過。
它看起來非常巨大,如同一棟樓,但結構明顯不完整。
傳薪號只是概念宣傳就不說了。
空港主軸也只有不到一百米的樣子,由多個圓柱體結構拼接而成,上面還能看到部分管線掉在外面。
能源室肯定沒聚變堆,依靠傳統能源,以及從地面運送電池上太空。
一些工人,或機械臂對外殼進行焊接。
那邊應該是要連接什麼外置設備。
三道環臂,也只有最靠中間的小型環臂開始建造,完成約莫一半的結構。
環臂由十幾節圓筒狀空間艙體拼接,外部向各個方向長出圓形閘門,就像章魚觸角上面的圓形吸盤。
其中幾個吸盤上,掛著兩架鴻鵠號。
看涂裝是鷹蛇國基地和土豆國基地的飛船。
安妮乘坐的鴻鵠號調整姿態,腹部對接口打開,緩緩平移向環臂上某一接口。
毫無意外,伴隨機體輕輕震顫,接口穩定。
第三架鴻鵠號掛在了環臂之上。
“大家現在可以解開安全帶,然後將手機等隨身物品裝進這個密封袋中,跟隨我離開機艙,進入第一環臂……”
藍色制服的工作人員出現,是一位亞裔,說華語和英語兩種語言,從一端飄來,將一個個帶安全繩的密封袋發放到乘客手中。
此刻就可見誰是空港工人,誰是觀光客。
那些手忙腳亂,控制不住自己身體的就是觀光旅客。
一些個不用廢話,啪啪解扣,站起,熟練往對接口游去的就是收假回港的工人。
安妮動作熟練,跟著工作人員前往空港環臂。
經過某個座位窗戶時,眼角忽然捕捉到一抹短促而明亮的閃光。
光芒是那樣刺眼,好似夜空煙花。
安妮渾身寒毛瞬間炸起,四肢僵硬,轉頭朝窗外望去。
從這個角度看,看不到藍星,也看不到空港設施。
外面是一片漆黑,隱約一些星點,因為機艙中燈光比較明亮。
但是剛才的閃光,就是在那個方向……
可那里一無所有……
“女士,你怎麼樣,需要休息嗎?”
輕聲的問候將安妮拉回現實。
“你剛才有沒有注意到窗外的閃光?”
安妮抓住工作人員的袖子,引導他看向窗外。
“閃光?”
工作人員困惑看去,
“那邊什麼都沒有,沒有人造物,不可能出現閃光。女士你出現了幻覺,這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怎麼可能是幻覺。”
安妮呢喃自語。
觀光旅客中的記者注意到這邊,停在旁邊努力固定身體,歪斜著舉起攝像頭。
“普通人進入失重環境,身體緊張,精神亢奮,大腦分泌更多多巴胺,從而引發幻覺。
除了閃光之外,還可能出現上下顛倒、手腳不知去向,分頭行動的錯覺。”
工作人員微笑,注視攝像頭說道。
然後輕聲安撫安妮,引導她調整呼吸,慢慢適應失重環境,非常專業。
喜歡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請大家收藏︰()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